天天看點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5 在VMware Workstation 6.5的詳細安裝過程(2)

      我們接上一篇繼續完成Red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5 在VMware Workstation 6.5的安裝。

 第四步:安裝Red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5 的過程

          1、進入linux 的安裝界面,這時提示你選擇安裝模式,第一選項是安裝圖形界面模式,直接按enterEnter鍵進入安裝(一般新手和喜歡友好人機界面的朋友建議安裝圖形界面模式);第二選項是安裝文本模式,在boot提示符下輸入linux text進入安裝(對linux指令熟悉的朋友一般都喜歡這種模式,因為這種情況下,GCC編譯器編譯程式或linux核心的效率比較高,這是個人體會),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0.JPG。

          2、經過啟動過程,這時系統提示檢測安裝盤,選擇OK回車,則進行檢測;選擇Skip,則跳過檢測,直接繼續安裝(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1.JPG);

          3、進入Red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5的歡迎界面,點選next正式安裝系統(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2.JPG);

          4、選擇系統語言,選擇簡體中文還是英文看個人愛好,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3.JPG);

          5、選擇鍵盤配置,一般選擇U.S. English,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4.JPG);

          6、輸入破解系列号,号碼選擇見上篇介紹,也可以選擇“跳過系列号”進行安裝,但是出現什麼後果本人沒有去研究,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5.JPG);

          7、磁盤分區,上一步完成後會提示是否進行磁盤分區操作,選擇YES((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6.JPG);

          8、分區選項: 

       ---删除系統内所有的 Linux 分區 — 選擇該選項來隻删除 Linux 分區(在從前安裝 Linux 時建立的分區)。這将不會影響你的硬碟驅動器上可能會有的其它分區(例如:VFAT 或 FAT32 分區)。 

       ----删除系統内的所有分區 — 選擇這一選項來删除你的硬碟驅動器上的所有分區(這包括由其它作業系統建立的分區如 Windows 所建立的分區或 NTFS 分區)。 

       ----儲存所有的分區,使用現有的空閑空間— 選擇這一選項來保留你目前的資料和分區,假設你的硬碟驅動器上有足夠的可用空閑空間的話。 

       ----自定義分區:如果你對在系統上分區信心不足,建議你不要選擇手工分區,而是讓安裝程式自動為你分區。 要手工分區,選擇 Disk Druid分區工具。

       自定義分區說明

RHEL 5.0安裝程式使用的分區工具是 Disk Druid。 Disk Druid 提供了對你的硬碟的圖形化表示。 單擊滑鼠來突出顯示圖形化表示中的某一字段。輕按兩下來編輯某個現存的分區或從現存空閑空間中建立分區。 在顯示之上,你會看到「Drive」名稱(如 /dev/hda),「Geom」(顯示了硬碟的幾何屬性,包括了三個數字分别代表硬碟彙報的柱面、磁頭和扇區數量),以及被安裝程式檢測到的硬碟驅動器「Model」。 Disk Druid 的按鈕: 

• 「建立」:用來請求一個新分區。當選擇後,一個對話框就會出現,其中包括的字段(如挂載點和大小)都必須被填充。 

• 「編輯」:用來修改目前在「分區」部分中標明分區的屬性。選擇「編輯」打開一個對話框。部分或全部字段可被編輯,這要依據分區資訊是否已被寫入磁盤而定。你還可以編輯圖形化顯示所表示的空閑空間,進而在那個空間内建立一個新分區。你既可以突出顯示空閑空間,然後選擇「編輯」按鈕,也可以輕按兩下空閑空間來編輯它。 

• 要制作一個 RAID 裝置,你必須首先建立(或重新利用現有的)軟體 RAID 分區。一旦你已建立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軟體 RAID 分區,選擇「RAID」來把軟體 RAID 分區連接配接為一個 RAID 裝置。 

• 「删除」:用來删除目前在「目前磁盤分區」部分中突出顯示的分區。你會被要求确認對任何分區的删除。 

• 「重設」:用來把 Disk Druid 恢複到它最初的狀态。如果你「重設」分區,你所做的所有改變将會丢失。 

• 「RAID」:用來給部分或全部磁盤分區提供備援性。 

要制作一個 RAID 裝置,你必須首先建立軟體 RAID 分區。一旦你已建立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軟體 RAID 分區,選擇「RAID」來把軟體 RAID 分區連接配接為一個RAID 裝置。 

• 「LVM」:允許你建立一個 LVM 邏輯卷。LVM(邏輯卷管理器)的目的是用來表現基本實體貯存空間如硬碟的簡單邏輯視圖。LVM 管理單個實體磁盤 — 或者更确切地說,磁盤上的單個分區。它隻有在你有使用 LVM 的經驗時才應使用 。要建立 LVM 邏輯卷,你必須首先建立類型為實體卷(LVM)的分區。一旦你已建立了一個或多個實體卷(LVM)分區,選擇「LVM」來建立 LVM 邏輯卷。 

在分區層次之上的資訊是代表你正建立的分區的标簽。這些标簽定義如下: 

• 「裝置」:該字段顯示分區的裝置名。 

• 「挂載點/RAID/Volume」:挂載點是檔案卷在目錄層次記憶體在的位置;檔案卷在該位置上被“挂載”。該字段标明分區将被挂載的位置。如果某個分區存在,但還沒有設立,那麼你需要為其定義挂載點。輕按兩下分區或點選「編輯」按鈕來為其定義挂載點。 

• 「類型」:該字段顯示了分區的類型(例如,ext2、ext3、或 vfat)。 

• 「格式化」:該字段顯示了正建立的分區是否會被格式化。 

• 「大小 (MB)」:該字段顯示了分區的大小(MB)。 

• 「開始」:該字段顯示了分區在你的硬碟上開始的柱面。 

• 「結束」:該字段顯示了分區在你的硬碟上結束的柱面。 

• 「隐藏 RAID 裝置/LVM 卷組成員」:如果你不想看到建立的 RAID 裝置或 LVM 卷組成員,選擇該選項。

       新手建議不要選擇手工分區,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7.JPG);

    9、因為上步選擇預設分區,到這裡系統提示你是否允許系統開始删除Linux 分區資料,選擇YES,(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8.JPG);

    10、進入網絡配置界面,如果使用DHCP模式,則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29.JPG);

    11、如果要使用Static,自己輸入IP位址等資訊,則按附件setup30.JPG标紅圈的提示去配置,在setup31.JPG的界面去完成其他配置資訊的輸入;

    12、時區選擇,中原標準時間選擇Asia/Shanghai,其他預設,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2.JPG);

    11、輸入超級使用者(管理者)root賬号的密碼,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3.JPG);

    12、定制軟體包,有軟體開發包,虛拟化,網絡伺服器WEB Server,作為開發人員,一般全選。注意,如果需要自己定制軟體包,比如有些朋友喜歡KDE,而不喜歡GNOME等,下面的軟體包安裝模式一定要選擇Customize now,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4.JPG);

    13、自己好好選軟體包,要不然裝好系統後,你再使用rpm完善吧。選完後,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5.JPG);

    14、開始安裝LINUX系統,點選next(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6.JPG);

    15、系統提示你要準備5張盤,就是5個*.ISO檔案,選擇continue,(見第一篇的附件setup37.JPG),點選next,進入setup38.JPG,喝杯咖啡或茶也不錯;

    16、系統提示插入disc 2,這時先釋放滑鼠,回到windows,輕按兩下VMware Workstation右下角的CD光牒符号,見圖setup39.JPG的紅圈;

    17、在“Use ISO image file”裡選擇disc 2的ISO檔案,見setup40.JPG;

    18、然後再Device Status處把Connected選上,點選OK,則繼續安裝,見setup41.JPG。同樣,系統提示其他盤的安裝方法同上。

    19、安裝結束。

(在Linux的Gnome檔案浏覽器中檢視的方式是 <b>smb://</b><b>域名或</b><b>ip</b><b>位址</b><b>/</b><b>共享目錄名</b>)

本文轉自 zjb_integrated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jbintsystem/22142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