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如果企業需要大批量部署用戶端作業系統,實作的方法很多,從最早的RIS(遠端安裝服務)到我們現在的WDS(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均可實作。但究竟我們使用WDS來部署用戶端有哪些優越性呢?我們又怎麼使用windows 2008中的WDS來完成winxp的統一部署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摘抄了一些有關WDS和RIS等的對比内容,請各位仔細讀一讀:
(一)與RIS的差別
1.能夠部署 Windows Vista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2.可以使用Windows PE 來引導系統
3.基于鏡像的安裝,使用最新的Windows鏡像格式 (.wim)
4.可以使用多點傳播來傳輸資料和鏡像功能
5.可以在一台獨立的伺服器上使用多點傳播來傳輸資料和鏡像功能。(當安裝了Transport Server角色後)
6.一個可擴充和高性能的PXE伺服器元件
7.提供給使用者一個新的圖形界面接口,可以輕松選擇鏡像檔案
8.WDS使用最新的MMC3.0管理控制台來管理所有的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 功能
(二)與Windows Server 2003中WDS的差別
1.可以使用多點傳播來傳輸資料和鏡像功能
2.可以在一台獨立的伺服器上使用多點傳播來傳輸資料和鏡像功能(當安裝了Transport Server角色後)
3.不支援RISETUP鏡像或OSChooser screens
4.增強了的 TFTP 伺服器
5.支援基于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EFI)的64位計算機網絡啟動
6.安裝狀态報告
(三)WDS的優勢
1.降低手動安裝部署作業系統的成本和複雜性
2.允許從網絡來部署Windows作業系統,包括Windows Vista和Windows Server 2008
3.脫離作業系統來部署Windows鏡像
4.支援混合環境,包括Windows Vista, Windows Server 2008, Microsoft Windows XP, and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5.提供點到點的Windows作業系統到用戶端電腦和伺服器的解決方案
6.使用标準的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裝技術,包括Windows PE,.wim 格式鏡像,以及基于鏡像的安裝
接下來,我們就準備今天的内容了。
首先:我們必須明确,要實作WDS,應該具備的網絡環境如下:
1.AD DS(Active Directory Domain Services,活動目錄域服務)
2.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動态主機配置協定)
3.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
4.基于NTFS格式的檔案系統
根據如上分析,我們的實驗環境:(需要四台計算機)
DC/DNS/DHCP一台,WDS一台,winxp的基準計算機一台,待安裝OS的裸機一台。但為了節省資源,我這裡把DC/DNS/DHCP和WDS四個服務合為一台。
分析:
由于WDS使用.wim格式,是以我們必須全新制作winxp的wim格式鏡像。在這裡我們先裝好一台基準計算機,并且在該計算機上安裝相應的軟體,然後通過sysprep.exe把該計算機封裝并關機。然後通過winpe盤引導利用wdscapture指令把C槽抓取成wim檔案,并儲存到WDS伺服器上。制作完winxp的wim檔案後,把待安裝OS的裸機開機并從PXE網卡引導,獲得IP位址等資訊,從WDS上下載下傳并安裝winxp.wim檔案。
但我們在制作winxp.wim檔案的時候,需要一個winpeCD光牒,為了簡單,我們可以在一台計算機上安裝“Windows Vista SP1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的自動安裝工具包 (AIK) ”後,在program files\windows AIK\tools\PETools\x86下有個winpe.wim檔案,可以直接加載到WDS的“啟動映像”中,用來引導“winxp的基準計算機”,進而抓取wim鏡像。
具體的WAIK的下載下傳路徑:
此外,我們還需要一個boot.wim檔案,用來引導裸機進入winpe的安裝環境,再利用winxp.wim安裝。這個檔案我們可以直接從vista或win2008的安裝CD光牒的目錄下去取。位置:CD光牒:\sources下boot.wim。
具體的操作如下:
1. 準備XP的wim映像檔案前的工作
2. 準備WDS伺服器
3. 配置WDS伺服器
4. 重新啟動基準計算機,制作并上傳Winxp.wim
5. 批量部署winxp
一、準備XP的wim映像檔案前的工作
a) 在WDS伺服器上安裝WAIK,并提取winPE.wim檔案
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按提示一路裝下來,以下圖示是安裝路徑:
最後安裝成功:
打開開始菜單,能看到所安裝的WAIK,利用裡面的“windows系統映像管理器”可以編輯并生成unattend.xml檔案,并能實作無人值守的windows的安裝。
在這裡,你可以把winpe.wim檔案拷出備用。如下圖位置:
b) 重新封裝一台WINXP的機器,做為基準計算機。
裝好一台winxp的計算機,并安裝好相應的軟體,把安裝CD光牒中的兩個檔案sysprep.exe和setupcl.exe複制到桌面,并輕按兩下sysprep.exe,進行封裝并關機,如下圖所示:
安裝檔案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二、準備WDS伺服器
注意:這台WDS已經事先安裝上了AD,并配置了DNS。這個過程就免了吧,各位可以自行在這台計算機上運作dcpromo完成AD和DNS的配置工作。順便說一下,域名是contoso.com,IP位址是10.1.1.5。
a) 在WDS伺服器安裝DHCP服務。
b) 安裝WDS元件。
安裝過程如下圖所示,沒有圖示的過程采取預設,最後安裝結束,這樣DHCP/WDS就裝完了。
如上圖,單擊完成,最後結束整個安裝過程!
三、配置WDS伺服器
a) 初始配置WDS:
整個過程如下圖所示:
下圖是選擇映像檔案在WDS上的存儲位置,将來這是一個共享路徑,供安裝用戶端使用。
下圖是個關鍵點,如果DHCP和WDS在一起,請選擇這兩項。
下圖是響應所有的用戶端請求。
b) 添加啟動映像(兩個:winpe.wim、boot.wim)
i. 其中winpe.wim,用于引導基準計算機,來制作winxp.wim的。
ii. Boot.wim,用于引導用戶端安裝winxp的。
如下圖所示:
如下圖,找到winpe.wim的位置。
添加完winpe.wim的啟動映像後,我們再用類似的辦法來添加boot.wim,這個檔案在vista的安裝CD光牒的sources目錄下,自行拷貝出來使用即可。添加過程同于上,但在下面這個位置可以改一下名字,如圖所示:
最後兩個啟動映像都添加完了,如下圖所示:
c) 建立安裝鏡像組:如winxpgroup
圖示過程:
單擊确定,完成winxpgroup映像組的添加,用類似的辦法添加一個vista映像組(以備用),最後,如下圖所示:
四、重新啟動基準計算機,制作并上傳Winxp.wim
思路:
打開基準計算機,進入BIOS後,調整從PXE網卡啟動,然後重新開機計算機,當獲得IP等資訊後,按F12。選擇winpe啟動後,在指令下運作wdscapture,抓取鏡像,并儲存到WDS伺服器上。
具體的操作圖示如下:
如下圖,進行入BIOS調整啟動順序,從PXE啟動。
在獲得TCP/IP等相關資訊後,按F12:
在下圖選擇第二項,進入winpe: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生成wim映像的過程:
下圖,把winxp.wim檔案上傳到WDS伺服器的winxpgroup組,注意此時會提示輸入WDS管理者使用者資訊。
最後上傳成功,可以關掉基準計算機,打開WDS控制台重新整理後,如上圖所示,已經成功把winxp.wim檔案添加到了“安裝映像”的winxpgroup組中。
五、批量部署winxp
所有其它用戶端上設定從PXE網卡啟動,并按F12,從WDS部署OS。
此過程前期和基準計算機的前期引導類似,就圖略了,但在如下圖位置,選擇第一項:
在這裡選擇我們要安裝的winxp.wim。(上面的vista是我準備部署vista用的wim檔案,有關vista或win7的批量部署我會在後面給各位講解)。
磁盤劃分情況,各位自行解決!
下面是檔案複制過程,等複制完了,重新啟動,最後是一些使用者資訊等的輸入過程,就不再給各位示範了。整個過程結束。
在這裡我們最終使用手動參與的winxp的安裝,後面我們還可以生成unattend.xml檔案,完成自應答xp或vista的安裝。這是後話,今天我們就先講這些。
小結:
批量部署winxp的關鍵是生成winxp.wim檔案,生成方式有多種,在這裡我是利用winpe引導,再利用WDS來直接上傳的。各位也可以利用imagex的方式來生成。如果你批量部署vista或win7,可以直接從vista或win7CD光牒的sources目錄下找到install.wim檔案,直接添加到“安裝映像”,當然“啟用映像”可以添加sources目錄下的boot.wim檔案就可了。
當然如果實作真正的無人值守安裝,就要借助于“windows系統映像管理器”來編輯生成unattend.xml檔案。有關該檔案的定制,有機會再向各位講一講!
本文轉自 jary3000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jary3000/188982,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