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B Insights釋出影響2018年科技發展的15大趨勢

共享汽車走進人們的生活,AI晶片之戰拉響,通過藥品跟蹤診療效果,無人商店的興起,智能養狗的風靡……在技術的發展和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最近,CB Insights通過對過去一年的研究簡報、資料處理和報告的分析,總結了2018年将會興起并重塑科技行業的15大趨勢。

以下科技行者做了簡單總結:

-1- 汽車成為一種“訂閱”商品,不用買車也有車開

為應對Uber、滴滴主導的共享乘車模式的威脅,許多傳統汽車公司及初創公司開始将“訂閱”(subscription)作為一種汽車擁有的新模式。(類似于目前國内市場上的共享汽車)

舉個例子。2017年9月成立的公司Fair(該公司由上市汽車購買平台TrueCar的前創始人Scott Paintor,以及曾在特斯拉、寶馬和奔馳公司擔任進階财務主管Georg Bauer共同創辦),其主要業務是按月向客戶收取費用,提供從當地任意經銷商處進行租車還車的服務。通過該平台,你還可以輕松實作“以舊換新”。目前,Fair已經和100家經銷商實作了合作。

此外,許多大型的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在加入了這場“訂閱”遊戲,包括沃爾沃、林肯、保時捷在内,都推出了自己的“訂閱”服務,包括相關的保險政策、道路援助、車輛清潔保養等。

我們發現,很多消費者并不在乎是否擁有一輛車,而是對車的使用權,然後讓别人來處理那些令人頭疼的保養和維護問題。CB Insights認為,對于這一商業模式,成敗就在2018年。

-2- AI晶片之戰拉響

從視訊中的人臉識别到醫療影像中的疾病檢測,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而所有的這些程序都要運作在AI晶片上。對此,依托于強大的計算力,英偉達的晶片在行業中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從初創企業到諸如百度和谷歌之類的大企業都使用它的GPU。

而目前,中國和美國已經在這一領域展開角逐。無論是中國的創業企業(如寒武紀),還是美國科技巨頭(如谷歌),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成為“下一個英偉達(NVIDIA)”。

2017年7月,中國釋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報告提出到2020年在人工智能方面要追趕上美國,到2030年成為該領域的上司者。據了解,一個由政府支援的項目,計劃将要創造一個在性能和能源效率方面是英偉達GPU二十倍的晶片。

此外,寒武紀也在不斷發力。除了正在開發的專門用于深度學習的晶片,還提出要在未來三年内生産10億級處理單元。

而作為晶片領域的“老霸主”,英特爾目前也在不斷追趕。2015年,英特爾以16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全球第二大FPGA制造商Altera。此後,還陸續收購了Saffron、Nervana、Movidius和Mobileye等初創公司。

與此同時,包括谷歌和蘋果在内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已經按耐不住。目前,谷歌已經釋出了兩代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旨在與其TensorFlow開源庫內建。在一項戰略舉措中,谷歌還允許人們在其他晶片或GPU(如英特爾的Skylake或英偉達的Volta)上進行構模組化型,然後轉移到谷歌的TPU上。

而最近,蘋果公司也釋出了第一款針對機器學習優化的A11 Bionic晶片,采用了蘋果設計的GPU核心,以在最新的iPhone中實作AR和面部識别。

-3- 吞下一個智能藥片就能進行診斷和治療

2017年11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準許了第一個智能藥片——Abilify MyCite。

該産品本質上是日本制藥商大冢制藥(Otsuka Pharmaceutical)現有的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藥物Abilify的傳感器版本。通過與加利福尼亞州數字醫療公司Proteus的合作,原始的藥片将增加傳感器,以跟蹤給藥方案是否有效。

藥片在被服下後,會發出信号,然後皮膚貼片會擷取這些信号并将它們轉化為資料。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這些資料會送出到病人的手機應用程式中,或者直接被發送給醫生及其他的看護人員。

雖然Proteus已經清理了銷售數字藥片和貼片的道路,但這是FDA首次準許藥物使用這種技術。Abilify是美國最暢銷的藥物之一,年銷售額一度超過70億美元。

除此之外,許多帶有攝像頭的智能藥片最近也在其他國家接受了測試。

智能藥片之是以很有吸引力是由于幾個原因:它們比傳統程式侵襲性小,易于擴充,而且不需要不同醫療提供者持續在身邊。監管機構準許這些藥片的速度很慢,但CBInsights預計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智能藥片出現。

-4- 智能養狗的風靡

2015年,三星夢幻狗舍(Samsung Dream Doghouse)釋出,它配備了自動犬類喂食器、一個三星平闆電腦,同時還帶有假草皮的跑步機和一個水療池。

無獨有偶,KickStarter支援的ZenCrate是另一款“智慧狗窩”。它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播放音樂讓小狗保持冷靜,同時還配備了一個運動控制的風扇,并且可以通過Wi-Fi收集和傳輸資料。

香港的Tesla Technology則更進一步。它推出了兩個産品——T-Pai和Dog PC。 T-Pai是一個雙層狗屋,配備了自動沖水馬桶,可以自動喂食,不斷調節溫度并遊戲。Dog PC是一款迷你電腦,配有一個小螢幕、高清攝像頭、揚聲器和一個食物盒。它可以提供能夠幫助緩解負面情緒——例如憂慮、恐懼、焦慮和無聊——的應用程式,解決狗的分離焦慮問題。它甚至還有一種針對狗的學習模式,可以讓狗從教育項目中學習。

此外,還有的創業公司則“另辟蹊徑”,Embark公司通過在狗的臉頰上抹過的棉簽,對其進行分析,以确定狗的譜系、地理血統以及與基因有關的疾病的可能性。

-5- 實體零售進入新的領域:無人商店的興起

購物正在變得越來越分散,其中大部分都已經轉移到了線上。而現如今,實體零售正在變得分散,從傳統的商場或大型購物中心向新的細分市場轉變,如在聯合辦公空間中,在你的打車APP裡,在無人商店和自動售貨機裡……

2017年11月,沃爾瑪釋出了一項專利,通過端到端的系統在家中(最大可能是一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内)在無人值守的店面提供商品。而貨物将通過專利“無人駕駛機動運輸單元(unmanned motorized transport unit)”(可能是無人駕駛飛機)配送到特定的“庫存裝載門戶”。同時,傳感器會對購買行為進行跟蹤,檢測商品何時從商店中被拿走,并對取走商品的顧客收費。

與之類似,酒店也在嘗試配置自動售貨亭。智能商店售貨亭裡可能會擺滿了各種商品,并且被安置在建築物或者聯合工作空間之中。攝像頭監測誰在使用自動售貨機。一旦輸入了密碼,客戶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然後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會被收取相應的費用。

在國内,阿裡巴巴和京東都已經進入這個領域。

-6- 全息圖像與增強現實(VR)

自從《星球大戰》中萊娅公主第一次向盧克展示一輛馬車的全息圖像以來,這一技術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如何檢視全息圖?——是通過裝置還是完全用眼?全息圖投影在什麼樣的界面上?這些全息圖的實際應用是什麼?

對此,AR給出了答案。

2012年,蘋果公司送出了全息投影專利,在這項專利中,該公司較長的描述了一個系統,在該系統中,圖像可以投射到半空中,并且可以在不使用任何穿戴裝置的情況下觀看這些圖像。這種類型的增強現實減少了對笨重的頭戴式或眼鏡式裝置的需求。

同時,蘋果最新的作業系統——iOS 11還包含了一個讓開發者為iPhone和iPad建立增強現實應用程式的架構ARKit。借此,加利福尼亞的一家公司8i已經開發出了将視訊中的人變成全息圖的技術。

雖然該應用程式并不真正地投射全息圖,但是當iPad或iPhone播放一個場景時,它就可以将人的圖像變成螢幕内的全息圖,進而看起來好像人的全息圖出現在了現實生活中。

當然,還有更多的應用領域。如Zebra Imaging公司建立了一個全息可視化工具,以幫助教育訓練軍事和情報專業人員。同時還使用其3D全息地圖來協調災難後的救援工作。而蘇格蘭的Holoxica則從醫療掃描器建立3D全彩色全息圖像,用于教育和教育訓練。

-7- 3D列印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工具

借助于3D列印,可以幫助工業領域降低勞動力成本、消除人為的錯誤、減少浪費并消除運輸成本——例如燃料成本。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迪達斯,它在2017年4月份宣布與3D列印公司Carbon合作使用光敏聚合物樹脂來列印鞋子,并推出了“Futurecraft 4D鞋”。據報道,Carbon現在列印鞋底的時間已經從1.5小時下降到了20分鐘。

此外,通用電氣公司也組建了自己專門的3D列印部門——GE Additive。在2017年11月,通用電氣公司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屬3D列印機,可以列印直徑高達1米的零件。據了解,通用電氣生産的先進渦輪螺旋槳飛機(第一款商用飛機發動機),其大部分零部件由“增材制造方法”制成,包括3D列印。而GE Additive目前已經在為其噴氣發動機列印噴油嘴。

CB Insight認為,未來,3D列印将進一步成為主流。

-8- 通過技術改善養老品質

技術的發展正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比如,許多公司已經推出了陪伴機器人。孩之寶(Hasbro)的歡樂伴侶寵物(Joy For All Companion Pets)是一種逼真的機器寵物,具有逼真的皮毛,并在與之互動時發出“寵物般的聲音”。

日本的PARO則推出了一款覆寫了毛絨的格陵蘭海豹,不僅可以記憶聲音、響應觸摸、光線、音頻和溫度傳感器,還會随着太陽的升起“起床”。

機器人也可以作為一種家庭健康助手。荷蘭的Tinybots創造了Tessa,這是一種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機器人,可以同步任務和提醒。對于老年人來說,它可以通知下次體檢或複診預約的時間,提醒何時應該吃藥,以及其他需要注意時間點。

雖然這些機器人可以提供感情和有用的提醒,卻不能了解行為的異常——一個人多長時間吃一次飯或者去一次衛生間?這些行為的變化意味着什麼?

這就是監視技術發揮作用的地方。Sensara安裝了一套智能傳感器,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進行歸類和分析,幫助他們和他們的照顧者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

其他的智能裝置還包括HERO——它可根據時間表存儲、配置設定和管理藥物。它連接配接到一個電話應用程式,當藥丸被取用的時候,就會發送一個推送消息。

一些公司還會将裝置與個性化的看護人員連接配接。加利福尼亞州的Honor Technology已經從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在内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6,210萬美元,該公司篩選看護人員,然後與老年人比對。家庭成員能夠通過這裡監視看護人員的活動以及他們在家中度過的時間。

-9- 按秒計費的雲計算服務模式出現

幾個月前,亞馬遜對其AWS中幾個關鍵的服務引入了按秒計費的模式。這意味着這些雲計算服務的使用者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使用特定的工具。

此舉在雲計算行業掀起了波瀾。谷歌迅速跟進,在其甚至數量更多的雲服務上引入了同樣的模式。而專注雲端的資料倉庫的創業公司Snowflake Computing,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

這一做法無疑開創了一個先河:雲計算公司試圖讓自己的産品能夠服務于那些不願意支付太多費用的客戶。這将使得雲計算的伸縮計算能力、資料存儲和處理能力變得更加“平民化”。

對于小公司來說,利用這些工具,也可以輕松獲得功能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或海量資料集或量子計算能力,一種使用量子實體學并大大超越傳統超級計算機的超級計算機,并且是按秒收費的。

CB Insights預計,在2018年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會有更加廣泛、更為靈活的應用。

-10- 把網絡安全掌握在個人手中

随着移動裝置的普及,每個人的資訊安全都在受到威脅。于是,我們開始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網絡安全始于個人。

對此,已經籌集了2330萬美元資金的Appthority正在基于雲計算平台,對移動應用程式的風險行為進行分級。手機使用者也可以将其安裝在手機上,并在安裝或打開應用程式之前進行掃描。

此外,使用者對浏覽器的通路也存在着巨大的風險。有些公司正在為那些需要進行資訊保密的人員建立特定的浏覽器,如Brave開源Web浏覽器,能夠封鎖網站追蹤器,并删除侵入性廣告。

對于企業而言,最薄弱的環節普遍被認為是“員工個人”。是以,許多企業正在通過教育訓練項目、分析員工在手機上的行為等方式改善這一局面。

總的來說,對于網絡安全的而言,最簡單的slogan就是——改變從你開始。

-11- 健身不一定要在健身房

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行為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健身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首先,是聯網裝置的使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Peloton公司推出的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自行車,車上配備了健身跟蹤器。這些自行車還配備了平闆電腦,能夠連接配接該公司的流媒體,按照需要進行訓練。(國内也有很多運動品牌商推出了諸如智能跑鞋、智能球拍等産品)

從這個意義上說,Peloton也創造了第二個趨勢:直播。馬裡蘭州的BurnAlong,它可以讓使用者直播他們的鍛煉或選擇指導老師。總部位于紐約的Forte允許使用者将精品工作室的直播課程直接傳送到裝置,并将應用程式與智能手表同步。

第三個趨勢是旅遊和健身的融合。去年,美國健身公司Equinox開設了一家健身房品牌的酒店,并将其宣傳為在旅行途中保持健身的一種方式。此外,而加利福尼亞州的Handstand也允許使用者按照自己的需求預訂私人教練的小時課程。

-12- 大規模同步線上社群(MSOC)的興起

視訊直播已經非常流行了,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互動——除非你覺得Facebook的表情符号也算是互動。

對此,HQ Trivia最近推出了另一種模式——每天線上播放兩次視訊直播(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并要求觀衆同時登入并答題。直播中,主持人會迅速提出十幾個小知識問題,内容包括科技、體育、流行文化等等。觀衆答題時間為10秒鐘,如果全部答對,就可參與當次直播的獎金池分成。(其實國内目前也已經有很多視訊直播平台)

目前,該APP隻有IOS版本, Android版本将于2018年釋出。與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不同的是,HQ Trivia是同步的,打開了共享網絡空間同步體驗的大門。雖然這些東西很快就失寵了,但是這個概念的興起對于行業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13- 美國新稅收計劃對大型科技公司帶來的影響

特朗普剛簽署的美國新稅收計劃将使得美國公司能夠以15.5%的稅率從海外市場傳回(美國)國内。這對于像蘋果公司、Oracle、Alphabet和微軟這樣手握大把現金流的公司來說,此舉意味着能夠從國外回流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尤其是蘋果公司,其在海外擁有2520億美元的利潤尚未在美國繳納稅款)

這些公司将會怎麼處理這一大筆現金?從股票回購到并購,從對于資本的支出再投資到投資創業公司?這對于在2017年已經被壟斷的科技闆塊來說,無疑一劑興奮劑。

-14- 跨境并購和合作受限

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政府選擇封鎖跨境交易,如阻止了中國企業收購萊迪思半導體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這些舉措可能将蔓延到其他領域,其中之一就是醫療保健資料。由于中國和美國都在尋求提高個性化醫療水準,是以需要大量多樣化的基因型和表型資料集。雖然這催生了對更多跨境交易的需求,但美國政府已經表達了對基因組資料應該有更強控制的擔憂。例如,如果這些資料落到心懷叵測的人手中,就有可能會被用來制造更多危險的生物武器。

另一個受到影響的領域是網絡安全。2017年9月,美國國土安全部(US Homeland Security)對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釋出禁令。它要求美國政府機構的電腦删除該公司所有的軟體,包括其流行的防病毒産品。

-15- 科技巨頭進軍房地産

房價的高漲現在看來,不僅僅是中國老百姓頭疼的問題了。在美國的許多地方,房價也在不斷攀升。對此,有很多科技巨頭開始為員工提供住房作為額外福利。

2017年7月,谷歌花費了大約3000萬美元為其員工購買了300套預制房屋,并計劃在山景城進行建造。在同一個月,Facebook也透露了計劃對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的企業園區進行擴張的計劃。它就位于該公司總部的街對面,将有大約1500個機關的住房。這個“混合用途村莊”将有交通和諸如雜貨店和藥店之類的設施。雖然大部分住房都是為Facebook員工服務的,但也會有一部分對外開放。而其價格将低于市場價格。

當然,房地産不僅僅是住房。以聚焦設計而聞名的蘋果公司也開始涉足房地産業——但似乎純粹隻考慮了美學。蘋果樂園(Apple Park)于2017年4月面向員工開放,與蘋果公司其他的産品一樣,建築的核心是設計而不僅僅是純粹的實用性。這裡有咖啡館、康體中心、交通樞紐和禮堂,一切都非常華美,被認為是另一款美麗的蘋果産品。目前,這一樂園仍在建設之中。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