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彥(讀史專欄作者)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漢朝前後曆經四百年,從第一位皇後呂雉開始,重用外戚也成為漢朝一個重要的傳統,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
說到漢朝曆史上最有名的的外戚,恐怕很多人都認為是皇後衛子夫、大将軍衛青以及他們的外甥霍去病組成的衛-霍家族。這個家族曾在短時間内受到漢武帝重用,一時風光無兩。那時候衛子夫獨寵後宮,衛青和霍去病又分别是受漢武帝最受信賴的将軍。但之後衛霍家族卻又相繼衰落,衛青的幾個兒子被削去侯爵,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死後也被滅族,衛霍家族在短短幾十年内便消失在曆史的舞台上。
不過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個家族,不僅在功績上絲毫不遜色上邊說的衛霍家族,而且其持續時間之長,在中國曆史上都是罕見的,甚至直到漢王朝終結的時候還出現它的身影。這就是漢朝持續時間最長的外戚家族-窦氏。
窦氏這個家族原本隻是河北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使它開始活躍在漢朝的曆史上,而且綿延數百年而不衰落,這個人就是窦漪房。
作為窦氏家族的第一代掌權者,窦漪房原來隻是一個農家女,被人送到宮裡伺候呂後。本來窦漪房可能也就一輩子這樣埋沒在宮裡了,不過之後她受诏去代國做宮女,這也成為了她命運的轉折點。代王劉恒對她一見鐘情,窦漪房深受劉恒寵幸,而且這個劉恒最後還當了皇帝。
不僅如此,更巧的是劉恒的原配夫人生了四個兒子都相繼夭折,窦漪房所生的劉啟,也就是日後的漢景帝成為長子,她憑借母以子貴的優勢,成為了大漢皇後。
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窦漪房跨曆三朝,輔佐了文帝、景帝以及少年劉徹登基之初的困難六年。作為漢初最傑出的女政治家,她為穩定漢武帝初年的局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說完了窦太後,再說她的侄子窦嬰。
由于窦太後的兄弟窦長君和窦廣國都未能顯示出大才,窦太後最後向漢景帝推薦了她的堂侄窦嬰,事實也證明她沒有看錯。窦嬰這個人不僅有經國之才,而且還有大将之風,曾經在吳楚七國之亂時立下大功。後被景帝任命為大将軍,封魏其候,在武帝初年成為丞相。然而,在與武帝的舅舅田蚡鬥法中慘敗,被漢武帝以矯诏罪族滅。
如果到這裡你就認為窦氏家族沒有後繼之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窦嬰這一支雖然被族滅,但是窦太後之弟窦廣國的後代卻一直沒有中斷。雖然在窦漪房和窦嬰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顯赫的窦氏家族仿佛一場熱鬧的宴會,曲終人散,慚趨沉寂。然而,當曆史的車輪滾滾行進到東漢,窦氏家族再次奇迹般地興盛起來。
窦氏家族的這次崛起,與一個叫窦融的人有關。
窦融是窦廣國的七世孫。這個窦融也是個厲害人物,他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天下大亂之時,南征北戰,割據一方,後來歸附光武帝劉秀,成為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将之一,封安豐侯,官拜大司空。
自窦融之後,窦家一門,一公,兩侯,三驸馬,四個二千石,窦氏家族再次活躍起來,其中一個驸馬叫窦固。
窦固是窦融的侄子,在漢明帝時以奉車都尉率兵西擊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盡服胡虜。他在對匈奴作戰中大放異彩,為打通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作出卓越貢獻。漢章帝時,征召窦固為大鴻胪,曆任光祿勳、衛尉等職,受到漢章帝的格外尊重。
不僅窦固擔任要職,就連漢章帝劉炟的皇後、章德窦皇後也是窦家的人,她是窦融的曾孫女。公元88年,漢章帝崩後,窦氏為皇太後,以和帝年幼,窦太後遂臨朝稱制。從此以後,東漢就再也沒有成年皇帝了。其娘家兄弟一門四侯,窦家權傾朝野。
而章德窦皇後其中的一個哥哥叫窦憲,這又是窦氏家族的一個重要人物,因為窦憲所建的功績足以和霍去病相提并論。
公元89年,窦憲率軍出擊北匈奴,深入瀚海沙漠三千裡,大敗北匈奴于稽洛山,之後在班師途中于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兩年後,窦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裡進攻金微山,就是今天的新疆阿爾泰山,再度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還把單于的皇太後給俘虜了。
窦憲大破北匈奴,威震塞外,被漢和帝拜為大将軍,位居三公,他的妹妹又是皇太後。此時,勢力膨脹的窦憲竟然圖謀篡漢,後被13歲的漢和帝察覺,漢和帝聯合宦官勢力鏟除窦憲,并在公元92年将他賜死。
窦憲死後,到了漢桓帝時期,窦家再度出了一位皇後——窦妙。
窦妙是窦融的玄孫女。公元167年,漢桓帝駕崩,窦妙以太後身份臨朝稱制。這是窦家的第三個皇太後,也是窦家第三個把持朝政的女人。之後,其父窦武被拜為大将軍,她的兄弟也官至侍中,窦家勢力再度達到高潮。
公元168年,在大将軍窦武剪除宦官失敗被殺後,窦家從此失勢。而窦家最後一個出現在曆史書中的人物是窦輔,他是窦武的孫子,在劉表處舉孝廉,之後進入曹操的丞相府任職,于公元212年死去,而此時距離漢朝滅亡隻有八年了。
在四百年的大漢王朝中,窦家從窦漪房開始,經曆了漢高祖劉邦後期呂後專權的混亂黑暗,經曆了文景之治的忍辱蟄伏,經曆了武帝抗擊匈奴的熱血激昂,經曆了西漢到東漢的時代變革,經曆了勒石燕然的曆史瞬間,經曆了東漢末年與宦官之間的權力鬥争,直到漢朝沒落,并最終伴随着這個王朝一起消失在曆史的滔滔長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