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裸考—歪理邪說通過系統分析師考試之一(分析2010上半年系統分析師上午試題1-5題)

裸考—歪理邪說通過系統分析師考試之一

分析2010上半年系統分析師上午試題1-5題

本文僅僅适合

1.報考了系統分析師,但是因為工作太忙,或者因為忙着耍女朋友,或者記憶力不太好,專業書籍太枯燥,或者對中國的應試教育,不屑一顧;

2.複習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知識點,搞不清楚,一頭霧水,無法區分計算機專業的術語、概念、定義的差別、練習以及作用等;

要是作者歪理邪說的好,就不忘了拍磚、扔臭雞蛋、送鮮花、寫評論、頂!!!!

關于用例和類,錯誤的說法是 

(1) 

(1)A.兩者都屬于模型圖的構成元素

B.存在抽象用例和抽象類

C.類圖描述系統的部分靜态視圖,用例圖描述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視圖

D.兩者都可以用來描述系統的内部結構

 【歪理邪說】

題目要求選擇“錯誤的說法”。

原則:

1.技術都是相通的,原理都一樣的,你有的,我也要有的;

學過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如C++、Java)的童靴,都知道類是抽象類的;

同理:也應該有抽象類。

哦!想起來,有幾個詞,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O(∩_∩)O~

2.針對“錯誤的說法”,不要選句子長的;

為什麼:

句子寫的長長的,把問題描述清楚、範圍限制清楚,也就是不要被人抓住了小辮子,被人說“說話不嚴謹”。

你放心,計算機專業水準與資格考試,尤其是這種代表國家最高水準的考試,都不會婆婆媽媽,都會惜字如金的。

備注:

UML就是統一模組化語言,模組化是整個自然科學界差別其他行為科學的重要的手段,數學家講究數學模組化來分析問題,量化問題,抓住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其實計算機世界裡,也就更講究了,資料庫分析領域的三大模型:概念模型、邏輯模型和實體模型。

是以答案隻好選擇D

參考答案:

D

(2)适用于描述複雜算法的執行流程。

(2)A.活動圖    

B.狀态圖    

C.類圖       

D.用例圖

題目的關鍵字眼“執行流程”,強調是動作,是一個動态概念。

隻有A活動圖,是一個動态概念,是動的。

A

在面向對象方法中,資訊流是通過向參與者或内部對象發送消息形成的。(3)

用于描述進出系統的資訊流。

(3)A.協作圖    

B.順序圖     

C.資料流圖   

D.流程圖

C、D都是不是面向對象方法,UML統一模組化方法,講到的方法。排除掉。

“用于描述進出系統的資訊流”,關鍵字眼是“進出”,有進入系統的資訊流,有流出的系統的資訊流,當然是順序圖啦!所謂,入道有先後。其實做什麼都有先後,都有順序。

其實這是典型的咬文嚼字。

B

面向對象設計是模型驅動和用例驅動的,整個設計過程将(4)作為輸入,并生成

(5)作為輸出。

(4)A.邏輯資料流圖             

B.設計文檔和使用者說明  

C.需求類圖                 

D.需求模型

(5)A.實體資料流圖             

B.設計文檔和使用者說明 

C.設計類圖和系統順序圖     

D.設計模型

【歪理邪說】

1.      

一篇文章都會承上啟下,一段話也會承上啟下的,從題幹中找答案;

既然先講了模型驅動和用例驅動,這句話話還是個逗号,說明話沒有說完,

前面是鋪墊,是引子,他還得繼續講模型,講用例,講驅動。(4)以及(5)兩個就隻有選擇D了。

隻要知道,用例,其實就是需求的進階版本的說法。就像現在,說房子是不動産,說小轎車是私家車。

2.該題的題眼是“模型”和“用例”。注意,題目選項是要我們選擇,都是名詞,是以,“驅動”不是題眼,不是關鍵字。

隻有答案有(4)以及(5)D有“模型”,并且用例本質意思就是要搞需求。

3.既然講的面向對象設計,(4)的A、B、C都是傳統面向過程設計的方法,可以排除點;

4

既然講的面向對象設計,(5)的A、B都是傳統面向過程設計的方法,可以排除掉;

5.從國文角度來了解和分析,為了押韻,為了對稱,既然(4)選擇了需求模型,哪麼(5)也隻能選擇設計模型;

6.面向對象設計,就是UML,統一模組化方法,一個很核心的觀念就是“模組化”,即建立模型。

本題要求選擇是名詞,當然就是模型了。一脈相承。導緻(4)以及(5)兩個就隻有選擇D了。

真的,這道題,考的就是國文水準咋地。與計算機水準無關。

種種迹象表明,非D不選啊!

是以,答案4、5都選擇D。

(4)D(5)D

推薦擴充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