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是今年14号秀,這是今年4号秀,這是28号秀,我們四個人上學的時候經常一塊玩兒的,然後這是我們的隊長、狀元郎康甯漢姆....”
偶然間,侃球君刷到了吳勇豪這麼一段視訊,他指着合照中旅美時期的玩伴和隊友作一一介紹,而字裡行間中卻透漏着萬般感慨。
說到吳勇豪,他也是曾經給到國人無限希望的籃球少年,當年作為美國蒙特沃德高中籃球隊的一員,與不少未來NBA新星稱兄道弟、同場競技。

他不僅幫助過蒙特沃德高中拿到過USA MATEUR AAU賽事冠軍,拿下MVP;還在Live City Basketball Tournament的決賽中得到23分,用一記快攻扣籃殺死比賽;
年輕有活力、有身體、有點小技術、有曝光度。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不當職業球員沖擊更進階别的籃球舞台,還能去幹嘛?
當然是當網紅了!
沒錯,從一名準職業球員變成一名某音某手的網紅球員,顯然這讓人大跌眼鏡。
尤其是前段時間,他與知名小醜某寶的各種恩怨局,更是讓人看得直呼辣眼睛,這無疑也讓吳勇豪的争議聲越來越大。
放棄漲球的大好年華,來經營一些嘩衆取寵的籃球内容,這似乎與球迷對他的寄予厚望背道而馳了。
尤其在入選過中國男籃的集訓名單遭到放棄之後,吳勇豪就再也沒有為進入職業聯賽而做出任何努力。
種種的“不解”,吳勇豪始終沒有做任何解釋,球迷看到的,隻是他在網紅圈的越走越遠。
直到昨天,他正面進行了回應,這也是他首次講述自己為何不打職業。
開篇就是吳勇豪在若有所思地介紹自己這群情同兄弟的隊友。明明有着跟自己一樣在起跑線的隊友們,吳勇豪為何不選擇一起奮鬥,一起上進?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在他看來,有三大原因;
其一:NBA需要天賦、機遇還有不懈的努力,也不能有傷病。由于他患有高位髌骨的傷病,已經從12歲康複到17歲了,這裡面的勞損程度他自己再清楚不過,按他的說法就是,哪怕有再出色的理療師,都沒辦法挽救,繼續打下去,不排除坐輪椅的可能性;
其二:自己也明白本身就是一個富二代,在家境優越的情況下,他的父母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冒着這麼大風險去打球,更偏向的是接受家裡公司的一些安排,未來能子承父業;
其三:就是外界對他的認可程度也普遍看衰,讓他沒有足夠的自信心對抗疾病、去嘗試邁出職業那一步。
種種原因,促成了今天的吳勇豪。
看了吳勇豪的這番話和他時至今日所做的一切(轉型網紅圈),相信各位肯定各抒己見。
人各有志吧,吳勇豪是有籃球天賦,但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後,他也有拒絕把天賦帶到職業聯賽的權利。在介紹自己隊友的環節中,也能看出他的種種不甘。
從客觀角度來講,人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歡安于現狀,有的人喜歡逆流而上,彼此之間不用互相強求。
畢竟生活大于籃球,能夠養活吳勇豪的也絕對不止籃球一項事業,本就家境殷實的他在父母的引導下尋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跟方向也沒錯。當然,如果能專注籃球,有機會壯大國家隊隊伍,那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