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抛開誕生于開國戰争中的洪武朝将帥,提起明朝的名将,戚繼光可能是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

他身上的标簽很多,是以也被不同年齡層不同時代的人所熟知。

我們知道他是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在軍事史中,我們知道他是中國軍事體制近代化改革探索的先驅,其著作影響至今;

在明清鼎革之際,他被贊譽為“大國幹城”,“勳明泰鬥”,儒将風範令文武兩途歎服……一個生在重文抑武時代的武将,能得到這麼高的知名度和評價,與之匹肩的恐怕隻有嶽武穆了。

與戚繼光齊名天下的,是他的部下,作戰能力極強的”戚家軍“。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戚家軍

戚家軍,成立于江浙、成長于抗倭戰争、成熟于薊北,在戰火頻仍的明末時代,擔當着大明的救火官東征西戰,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無論是在江浙圍剿倭寇、還是北韓戰場進擊日本大名,乃至在遼東戰場鏖戰後金重兵,戚家軍都表現出強勁的戰鬥力。

明代募兵制在嘉靖年間進入“大躍進”時期,精兵飛揚跋扈、弱卒不堪一戰的弊端已初見端倪。而戚家軍紀律嚴明、骁勇善戰,離不開戚繼光嚴格的練兵方法——即側重于兵員招募與軍營編制、在這基礎上才是操練與作戰。

他的第一批部下,是紹興籍的三千士卒。經過他的訓練後,軍容嚴整、戰鬥力大幅提升,在嘉靖三十八年全殲進犯洮渚的倭寇,大挫倭寇的士氣,一改往日官軍弱不經戰的風貌。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戚繼光(1528年-1588年)

這其實就算作當時明軍中的精銳了,但依然達不到戚繼光的要求。在戚繼光看來,這些士兵貪圖軍功,有時竟然拿百姓和傷兵的人頭充作軍功,而精于算計的他們在面臨弱小倭寇時尚能夠做到聽從号令上陣殺敵,而在面對旗鼓相當或者更為強大的敵軍時,便會畏縮不前,無論主帥如何号令都不能使之沖鋒陷陣。這些都是兵源出現了問題——“緣兵皆市井之徒,性殊狡猾”,他們作戰是為了個人賞金,而非為了保境安民。

這些都是當時整個明軍的通病。在明朝開始大規模進行募兵制之後,軍隊的“雇傭兵”化日漸嚴重。

一方面不斷擴張的軍力消耗着國庫;

另一方面這些士兵是為了個人的賞賜而戰,動辄嘩變叛亂,甚至集體倒戈也屢見不鮮。

在面對戰鬥力稍弱的軍隊尚能奮勇殺敵,一旦遇到惡仗險仗、尤其是大規模戰役,明軍陣營内部都難免出現分崩離析的現象。

戚繼光正是因為預見了這一點,是以決意要重新招募軍人。他在目睹了義務人民械鬥的場景後,贊歎“其氣敵忾,其習慓而自輕,其俗力本無他,宜可鼓舞,及今簡練訓習,即一旅可當三軍”。親自招募四千人之後,真正的戚家軍才真正成立。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鴛鴦陣模型

随後,戚繼光在新編制的基礎上創造了因地制宜的鴛鴦陣。

鴛鴦陣的基礎機關為一隊十一人:隊長一人負責指揮,最前面是兩個長盾兵負責防禦,兩側是手持三米多的狼筅兵,負責分散敵軍軍力、殺傷前排敵軍精銳;随後是四名長槍手,在中距離殺傷躲過狼筅的敵軍;最後是兩個镋钯手負責警戒與支援。

戚繼光摒棄了衛所和營伍兩種軍事編制,而是通過層層選取的方式,從将領到哨官到哨長到隊長到士兵,自上而下自行挑選。這樣的好處在于能夠保證士兵之間的團結,而戚家軍所擅長的鴛鴦陣最需求士卒之間的默契與團結。

在随後的戰争當中,這支戚家軍創造了神話般的勝利,其神話不在于如何重創敵軍,而是自身傷亡少到可以忽略。從這裡我們不難從側面看出一個事實——那就是戚家軍的江浙歲月,所面對的是一群海盜窮寇,他們為财而戰、為盜而練,是以算不上強勁的對手,一旦一鼓而破之後,追亡逐北立刻能使之屍橫遍野。鴛鴦陣也好、狼筅克敵也好,都隻能是減少傷亡或擴大戰果的輔助因素,真正左右戰局、使得戚家軍戰無不勝的,是他們精誠團結、果敢忠誠的軍隊風格。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虎蹲炮是戚繼光軍最常用火器,射程不遠,适用于山地作戰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五雷神機,是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時的發明

不過真正讓戚家軍和戚繼光揚名天下的,不僅僅是江浙的征剿倭寇,更多的是長城邊守禦北虜。

戚繼光被提拔入京師後,便被任命為首都衛戍部隊進階将領(神機營副将)、邊防軍總司令(總理薊、昌、遼、保軍務,總兵以下俱聽節制),全面整頓京師北面長城防務。

他當時提出了北伐問罪、主力決戰、整頓防禦三個方案,但忙于變法改革、無力組織大規模戰争的明廷選擇了禦敵于國門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主張通過自己訓練的戚家軍作為種子部隊再去訓練其他邊防軍,雖然他生前沒能實作,不過天啟年間終于付諸行動——雖然最終失敗,但依然說明這個政策是明廷上下所認可的。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練兵實紀》是明代軍事著作。由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撰寫。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北方練兵,組織和裝備成了第一要素。

不同于南方戚家軍,北邊防線作為天子眼前、畿輔近郊,軍隊規模更為龐大,南方的陣法和編制已經不再适用。面對新敵人,戚繼光繼續發揚他組織嚴密、精通陣法的擅長。

在他的整頓下,明軍的開始訓練為數衆多的車營部隊。車營部隊一共有五個部分:

正兵隊——左右各三人分别負責發射火器,協助兩人;

騎兵隊——四人分别裝備鳥铳、長刀;

馬兵隊——鳥铳長刀手二人、快槍兵兩人、镋钯火箭兵二人、刀棍手兩人、槍棒手兩人;

輕騎隊——弓刀隊四人、镋钯火箭兵兩人、鈎槍兼射四人;

步兵隊十人。

這種陣法的設計目的,在于“不必挑濠而濠之險在我,不必依城而城之勢在營”,步步為營使得習慣擄掠的蒙古軍進退失據。戰車互相連接配接則防禦嚴密,能夠躲避弓矢,而其自身配備的衆多火器則能夠遠距離有效殺傷敵軍,内部又有衆多随時準備出擊扭轉戰局的騎兵與步兵。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戚家刀

萬曆元年,蒙古“小王子”與董狐狸入侵長城防線、戚繼光率軍奔赴喜峰口,擊敗蒙古軍,差點生擒董狐狸;董狐狸侄子董長昂随後再次進犯,又被戚繼光擊敗。萬曆二年,戚繼光擊敗董長昂叔父董長秃并活捉之,吓得董狐狸趕來請求歸順,并且放回之前劫掠的物資與百姓。

戚繼光負責的薊鎮邊關在一連串的勝利之後終于迎來和平,其編練的戚家軍也達到了鼎盛時期。薊鎮戚家軍的特點,在于多營陣、重火器,以彌補部隊機動性不足、騎射不及蒙古軍的劣勢,利用步騎車協同作戰,攻守兼備以緻“虜望而生怯”。

戰争之外,戚繼光将目光瞄向未來,認為戰争的熱兵器化時代即将到來,應該為了新式戰争模式采取新的選兵選将、練兵造械的方法——不過沒被采納。

自身傷亡少,且戰鬥力強勁的戚家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上圖_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可惜的是,随着張居正的去世、戚繼光的調離,戚家軍的發展就止步于此。但他練兵的成果依然影響着後人,明末孫承宗、袁崇煥相繼督師薊遼,其練兵便采用了戚繼光先選兵後練陣的方法、并且采用車營騎兵與步卒協同作戰的模式以應對耐久力和機動性更強的後金軍。

盡管最終攻守之勢相逆,但成敗終究掩蓋不了一支軍隊在特定時代特有的輝煌。時過境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的口号,依舊響蕩在中國。

文:左光鬥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戚繼光傳》

王兆春《從與看戚繼光對古代軍事學的貢獻》

戚國祚《戚少保年譜耆編》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