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重建任務的時間間隔要相對一緻。
如果索引較小,就沒有必要去調整填充因子。
在索引級别上進行監控和更新,而不是表級别上。
儲存填充一直在0,或者75和100之間。如果你要将填充因子設定為低于75,那麼你必須自信你在做什麼。保持較低的Scan Density和較低的平均Page Density是十分重要的情形。做一些觀察,在将填充因子取值降低前,找出表被讀取的頻繁程度。
如果Scan Density高于或等于90%,别去改變填充因子,或者調整任務中填充因子至少不應該是首先被調整的。
如果Scan Density在60%到90%之間,小小地降低一下填充因子,例如降低幅度2%。
如果Scan Density低于60%,則加大降低填充因子的幅度。填充因子的取值我一般會取平均Page Density和最初的填充因子之間的中值。例如Original Fill factor = 100,Average Page Density = 60,那麼我就取填充因子為80。
如果Average Page Density大于Original Fill Factor,并且Scan Density接近于100%,那麼要提高填充因子取值。這樣做很好,因為你可以把更多的資料放在同一個頁中。例如:Fill Factor = 80,Scan Density = 98,Average Page Density = 88。此時,在下次索引重建之前,頁面按照8%的速度填充,而且該速度相對持續穩定;這種情況吓,就可以提高填充因子取值,但是不要超過92。因為按照8%的增長速度,頁面馬上會填充到100%而引起頁拆分。我建議是提高到88%,并且開始觀察下一步資料變化如何。
要力圖避免改變填充因子過快。我建議多觀察一些周期,然後微調。
<a href="http://hi.baidu.com/stiveny/blog/item/b6e0182989de75f898250a55.html">http://hi.baidu.com/stiveny/blog/item/b6e0182989de75f898250a55.html</a>
本文轉自 Fanr_Zh 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Amaranthus/archive/2011/03/23/1992346.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