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完成了 OVS 的準備工作,本節從最基礎的 local network 開始學習。
local network 不會與主控端的任何實體網卡連接配接,流量隻被限制在主控端内,同時也不關聯任何的 VLAN ID。
下面我們通過 Web GUI 建立 local network。
進入菜單 Admin -> Networks,點選 “Create Network” 按鈕。
顯示建立頁面。
“Provider Network Type” 選擇 “Local”,點選 “Create Network”,first_local_net 建立成功。
點選 first_local_net 連結,進入 network 配置頁面,目前還沒有 subnet,點選 “Create Subnet” 按鈕。
設定 IP 位址為 “172.16.1.0/24”。
點選 “Next”。
勾選 “Enable DHCP”,IP 池設定為 “172.16.1.2,172.16.1.99”。
點選 “Create”,subnet 建立成功。
同時 devstack-controler 針對此 subnet 的 DHCP 服務也已經 Active。
建立 OVS local network 的過程與 Linux Bridge 沒有什麼差別。
這是因為 Neutron 已經對不同 driver 進行了抽象,但底層實作肯定是有差別的。
是以,接下來我們要搞清楚底層網絡有了哪些變化?
打開控制節點的 shell 終端,用 ovs-vsctl show 檢視目前 Open vSwitch 的狀态。
可以看到 Neutron 自動在 br-int 網橋上建立了 port “tap7970bdcd-f2”。
從命名可知,該 port 對應 local_net 的 dhcp 接口。
與 linux bridge driver 一樣,dhcp 裝置也是放在命名空間裡的。
目前網絡結構如下圖所示:
下節我們會部署 instance 到 first_local_network 并再次觀察這張網絡拓撲圖的變化。
本文轉自CloudMan6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cloudman/188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