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衡量物聯網進步的标尺,在這一刻由蜂窩物聯網模組“拍闆”

距離用長度衡量、快慢用速度衡量、冷熱用溫度(有時候也用心)衡量、歲月用時間衡量,你有沒有想過物聯網的演進該用什麼作為标尺衡量?

繪制物聯網世界的航海圖

軟銀的孫正義說了又說: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有成千上萬種新生物出現,物種實作了飛躍性進化。物聯網将會引領下一輪技術爆炸,正如在地球演變曆史上寒武紀爆發,形成無數新的物種一樣。這一趨勢将會形成“奇點”,機器的智力超過人類的集體智慧。

雖然我已經多次表示過不喜歡他本人,但不影響我喜歡他的觀點,物聯網是一個全新的物種,每個物體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這些生命聚沙成海,将會形成一股洪荒之力。由物聯網創造的生命或許會影響人類的進化軌迹,或許不會,這些并不重要,對我而言,最美妙的是見證孕育了物聯網這一物種的各類企業在逆境中的成長,感同身受在心中投射出的各種感悟。

回到理工女的咬文嚼數狀态,根據相關統計,物聯網産業規模在2016年已逾9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于25%。中國物聯網企業超過10,000家,從業人員超過百萬,這一資料遠高于美國3000家物聯網企業,30萬從業者的體量。

沒有對于産業的整體把握,就很難建立靈敏的技術嗅覺和“早慧”的趨勢研判。為了讓你在探索物聯網産業時,先建立一個清晰的坐标系,以便快速識别某項技術或者企業在整個物聯網産業中的地位和定位,物聯網智庫在2016年釋出了國内首個物聯網産業二維圖譜。(如果你曾參加了本次報告的重磅釋出沙龍,一定不會忘記這張被撕下帶走的彙整表格。)

美國知名物聯網媒體ReadWrite随後從形式和内容上高度借鑒,也釋出了北美物聯網産業二維圖譜。

一般意義上,摸清一個行業并不難,心無雜念的在行業中浸泡,閱讀文獻并與高人交流,基本一年時間就能足夠了解行業脈絡和發展趨勢。不過這對物聯網并不适用,IoT是一個太寬泛的領域,許多專家們口中的物聯網項目,實際上隻是依存于技術孤島的普通基礎設施。沒有兩年以上的積累,很難培養出針對物聯網産業資訊的辨識力和思維的嚴密性。

物聯網智庫做了足足3年的苦活累活,才呈上了國内首份物聯網圖譜報告(順便一提,2017年IoT圖譜的最新版本即将釋出)。可以說中外兩幅圖譜在手,可以讓你從一臉懵逼快速進化為不明覺厲,再和圈内人茶餘飯後時,還能若有所悟。如果你已經是物聯網圈内企業,它将幫助你在一個明晰的坐标下自我定位,更好的了解自己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不過物聯網圖譜并不是本文的重點,比繪制圖譜更有意義的是建立物聯網演進的衡量标尺。

打造衡量物聯網狀态的标尺

耐克CEO曾說:赢得比賽的不是跑得最快的人,也不是跑得最久的人,而是那些能夠準确預估自己跑完全程所用時間,清楚自己能力的人。

物聯網是一場長途賽局,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必須對自己、對産業、對技術有清晰的評估和把握,怎麼做到?定量的标尺必不可少。

找到标尺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動蕩的世界》一書中認為,如果美國早些把“生産率”這個名額作為衡量經濟運作的标尺,也許在2008年能躲過金融危機一劫。格林斯潘在考慮了多種經濟參數之後,提出了生産率這個名額,并把它當作衡量一個經濟體的最為核心的标尺。

他分析了近20年的美國經濟資料,發現整體經濟生産率在1995年之後連續5年相對穩定,而在2000年之後,這一名額嚴重下滑,已經吹響了危險的号角,但這一預警信号卻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最終導緻危機爆發。如果今後借助生産率來把握世界經濟的運作狀況,或許就能避免危機再次發生。在格林斯潘的表述中,足以展現一個定量标尺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由于生産率的計算涵蓋資金、人力、創新、産品、資源使用率等複雜要素,很難測算準确,這也是它難以起到說服作用的原因之一。格林斯潘還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内褲理論”作為衡量經濟好壞的标尺。簡單的說,就是“男性内褲銷量反映經濟形勢”,即經濟形勢良好,内褲銷量會平穩上升,反之則下降。原因很簡單,經濟蕭條時,男性會節儉開支,少買内褲。這個标尺簡單直接,容易量化。

那麼,物聯網的演進使用什麼作為标尺衡量?

馬化騰曾經提出雲計算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用雲量”将成為最重要的發展名額,和“用電量”類似,将帶來新一輪産業革命。

不過目前以“用雲量”測算物聯網的運作狀态,這一時機尚未成熟,物聯網平台市場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IoT平台的客戶數量、部署情況、商業模式和銷售額等關鍵名額要麼尚未形成、要麼難以驗明真實性,而缺失了這些,标尺的價值将大打折扣。

經過我們反複的讨論,半導體器件是衡量物聯網發展的标尺之中最準确的預測因素。無論是個人電腦還是智能手機等硬體,通過半導體器件都可以準确預測其發展态勢。以硬體為承載體的物聯網也将如此,雖然尚未成熟,物聯網終将發展出獨特的內建電路産業鍊。

從最基礎的晶片端來看,物聯網的獨特需求在于低功耗、多連接配接和存儲運算合一。

低功耗:全世界如果有50億個智能水表,不可能天天更換電池,最好的辦法是把裝置的功耗降到最低,讓它可以一直用下去,不用換電池。

多連接配接:IoT中從來都不缺少無線連接配接技術,從低功耗藍牙、藍牙Mesh、NFC、RFID,到ZigBee、Wi-Fi,甚至LTE、NB-IoT,不同技術的供應商都有着自己的定位。一套物聯網系統有可能涵蓋上萬個終端,彼此之間互聯互通,這個規模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內建存儲和運算:現在的晶片裡計算和存儲是分開的,但是在物聯網時代,裝置端的晶片同樣需要具備前端的計算功能。是以,內建晶片的設計開發制造将會成為底層的關鍵。

問題來了,從底層晶片入手建立标尺難度不小,很難區分ARM、英偉達、高通等晶片企業中,同一類型晶片在物聯網場景的使用比例,而若從晶片下遊的模組企業入手,以典型的蜂窩物聯網模組為代表,使用蜂窩物聯網模組的發展資料作為“标尺”的評判依據之一,物聯網的目前狀态就會變得愈加明确。

目前營運商、裝置商、晶片企業這些通信行業巨頭成為物聯網産業的主力軍,蜂窩物聯網模組正是串起它們幾個的重要角色,了解了蜂窩物聯網模組的情況,就了解了晶片出貨量、營運商連接配接的增量。

這就是物聯網智庫釋出《2017中國首份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的初衷,項目組由研究所學生期間主修産業經濟學的聯考狀元領銜,死磕資料來源和靠譜程度,報告名稱就足以展現這位老幹部的嚴謹風格,資料包括各廠商模組出貨量、産值、産品結構以及銷售區域等,多為調研所得的一手資訊。

在打造這把标尺的過程中,九大代表企業:骐俊物聯、SIMCom、移遠、廣和通、中興物聯、龍尚科技、移柯、有方科技、中移物聯網和物聯網智庫小夥伴并肩作戰,各顯神通。

根據統計資料,2015和2016年中國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分别為5989萬和7823萬,年度增長率為30.72%。九大種族的出貨量已占整個中國出90%以上。

2016年全年,骐俊物聯出貨量最大,其次是SIMCom、移遠、有方科技、廣和通。

比爾·蓋茨說人們總是高估短期而低估長期的科技能力,綜合物聯網智庫此前釋出的《全國首份低功耗廣域網絡市場研究報告》和本次的《2017中國首份蜂窩物聯網模組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标尺上的刻度愈加清晰,雖然物聯網剛剛亮起星星點點,但終将燎原。

由模組企業和物聯網智庫打造的标尺屬于物聯網首發,我們隻想紮紮實實的步步為營,持續磨砺這把标尺,精準追蹤物聯網的演進曆程,不錯過任何的灰犀牛和黑天鵝起飛的時刻。

這把标尺讓你能夠重新标定自己在物聯網世界中的位置,用好這個工具,企業可以更好的從外部視角評判現有地位,更好的從内部視角認識目前進展。物競天擇,适者生存,任何的強大都起步于渺小,日進一卒的道理物聯網圈裡的你不會不懂。

我們小小的雄心是将标尺逐漸完善成為物聯網領域的“GDP”

你可知道,GDP最早出自經濟學家的虛構。話說300年前,西方學者試着測算國家的财富。當時有一位經濟學家叫庫茲涅茨,他用自己的方法測算了美國的國民收入,并印證了在1929年到1932年期間,美國國民收入下降了将近一半。後來為了更好的把握國家的運作,GDP的計算由經濟學家的“私學”變成了政府部門的職能。GDP是一個綜合名額,涵蓋制造業、服務業、政府業務等領域,不過至于什麼行業将納入GDP,什麼不納入,經常會變來變去。

同樣,由于物聯網的寬泛性,我們打造的這把标尺并不隻有一個次元,蜂窩物聯網模組、低功耗廣域網絡市場均處于爆發的前夜,未來還将有更多的物聯網子領域加入,完善标尺精度。

另外,可以預見的是,在觀察物聯網發展狀态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某種“靈異”現象,物聯網位于标尺上的刻度值忽上忽下。皆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将伴随忽大忽小的泡沫和非理性繁榮,颠簸崎岖的道路才能創造最安全的旅程。

物聯網的狂熱已經啟動。根據工信部2017年6月份釋出的《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2017年國内将實作基于NB-IoT的連接配接超過2000萬,2020年總連接配接數超過6億。關于NB-IoT基站建設,截至6月僅中國電信就完成了31萬個基站更新,此外中國移動預計今年投入40億建設8萬個NB-IoT基站,預計年内完成。

2017年3月華為NB-IoT晶片Boudica 120正式進入商用階段,6月底開始大規模出貨,目前月發貨百萬量級;另外一款旗艦Boudica 150将于2017年四季度大規模商用出貨。2017年下半年将是NB-IoT晶片開始集中大規模出貨的時間段,整體規模有望達到千萬量級。

根據物聯網智庫彙總的業界共識,NB-IoT模組上市初期,量産價格預計在90-110元左右;累計出貨量達到百萬級時,價格有望下降到70-90元;當出貨量達到500萬級别,價格可下降到50元左右;當出貨量進入千萬級别,模組價格将在30元以内。

以上種種,請關注《2017全國低功耗廣域網絡市場研究報告》。

同時,在使用任何标尺的時候,都請銘記,品質比數量更為重要。物聯網的發展更應重“質”而不是重“量”。數字并不能說明一切,物聯網産品的功能、項目的價值、使用者的體驗,才是核心問題。

原文出處:物聯網智庫

<a href="http://www.iot101.com/kpwl/2017-09-25/13628.html"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