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牌交換機現狀分析zz

<a href="https://www.sdnlab.com/14589.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sdnlab.com/14589.html</a>

目前交換機晶片市場被Broadcom(博通)高度壟斷,BRCM占據90%的市場佔有率。除了大戶Google/Facebook等網際網路公司,Google實際上是業内第二大的交換機廠家,之前隻采用自研晶片的Cisco在nexus系列交換機中也開始采用BRCM商用晶片,有一篇文章講Cisco通過采用商業晶片将N9K的研發周期縮短至不到一年。晶片既燒錢又費時,是以目前國内土豪紫光接連出手收購半導體公司。可想而知Broadcom交換機晶片的margin非常高,這也導緻Broadcom公司對新技術的反應速度就慢很多,店大欺客是必須的!比如目前大家都在诟病OpenFlow應用中Broadcom公司的交換晶片流表大小有限,再比如對OpenFlow的支援,直到OpenFlow已經到了1.3版本Broadcom公司才推出了改進後的OF-DPA 2.0版本。

既然有痛點,就有新公司跳出來挑戰霸主(分一杯羹),美國有xPliant(被Cavium收購),barefoot等,中國有盛科/聯發科/海思等都想借SDN的風口飛一把。如果交換機的作業系統綁定到某家公司的交換晶片上,比如某些網際網路公司采用Broadcom公司自家的fastpath/icos軟體,初期看上去很好很友善,如果有一天想利用Cavium(xPliant)的大流表,Barefoot的協定無關時就變得很傻很天真了,因為系統不具有任何可移植性。

之前大部分商業交換機就是一個黑盒子,買Cisco就帶NX-OS/iOS,買H3C就帶Commvare。白牌交換機的出現使得交換機可以選擇作業系統成為可能,如同買PC可以安裝Windows,也可以安裝Linux一樣。目前提供第三方獨立交換機作業系統的主要有Pica8/Big Switch/Cumulus等公司,HP公司推出的OpenSwitch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暫時不考慮。Big Switch公司曾經以floodlight控制器驚豔一槍,但是新技術的發展總不是一帆風順,在被Cisco從OpenDaylight組織中排擠出局後公司幾經沉浮,創業團隊大換血。目前BSN公司戰略也下沉到交換機提供純Openflow交換機OS,但不具備任何傳統2/3層協定功能。

Cumulus創始團隊也很豪華,來自Cisco的老兵JR想利用低成本的白牌交換機挑戰Cisco,複制Arista的成功之路。Cumulus将傳統網絡協定Linux化,讓大型資料中心的IT人員可以管理交換機,也就是說讓CCIE通通下崗。目前這種做法在北美的大型資料中心以及一些實驗環境有一定市場。但是據說國内BAT接洽後互相都沒能對上眼,網絡規模和企業文化都不比對,是以Cumulus的主要精力也放在北美,等待被大鳄收購。

Pica8走中間路線,同時支援傳統網絡協定和OpenFlow技術,同時基于專利CrossFlow技術實作兩種協定在單台裝置間的互通。我們基于自家的交換機,利用CrossFLow特性實作了辦公室網絡流量的QoS管理,在傳統網絡中用openflow流表來區分業務賦予不同優先級和通路。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交換機OS是HP剛剛推出的開源交換機作業系統OpenSwitch,注意不是OpenvSwitch,少個v,目前支援自家以及智邦的幾款硬體平台。OpenSwitch最核心的系統狀态資料庫就是OVSDB。系統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是以協定支援種類有限,三層協定基于開源的Quagga,另外OpenSwitch目前還不支援openflow。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