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工工藝
A.一般規定
1.電纜(線)敷設前,做外觀及導通檢查,并用直流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電阻不小于5MΩ;當有特殊規定時,應符合其規定。
2.線路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橫平豎直、整齊美觀、不宜交叉。
3.線路不應敷設在易受機械損傷、有腐蝕性媒體排放、潮濕以及有強磁場和強靜電場幹擾的區域;必要時采取相應保護或屏蔽措施。
4。當線路周圍溫度超過65℃時,采取隔熱措施;位處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場所時,加防火措施。
6.線路與絕熱的工藝裝置,管道絕熱層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00mm,與其他工藝裝置、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mm。
8.線路不應有中間接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内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當采用焊接時應用無腐蝕性的焊藥。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及高頻電纜應采用專用接頭。
9.敷設路時,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鑿安裝孔。
10.線路敷設完畢,應進行校線及編号,并按第一條的規定,測量絕緣電阻。
11.測量線路絕緣時,必須将已連接配接上的裝置及元件斷開。
B.電纜的敷設
1.敷設電纜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7℃。
2.敷設電纜時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應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他硬物體之間的磨擦;固定時,松緊應适度。
3.多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6倍。
5.在同一線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應分類布置;對于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應用隔闆與無屏蔽的信号線路隔開敷設。
6.電纜沿支架或線上槽内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
(1)電纜傾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
(2)電纜傾斜坡度不超過45°且水準排列時,在每隔1~2個支架上。
(3)和補償餘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一、第二兩個支架上。
(4)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mm處。
(5)引入接線盒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
7.線槽垂直分層安裝時,電纜應按下列規定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儀表信号線路;
·安全連鎖線路;
·交流和直流供電線路;
9.電纜在溝道内敷設時,應敷設在支架上或線槽内。當電纜進入建築物後,電纜溝道與建築物間應隔離密封。
C.其他要求
·電線穿管前應清掃保護管,穿管時不應損傷導線。
2.信号線路、供電線路、連鎖線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儀表信号線路,應分别采用各自的保護管。
4.每一個接線端子上最多允許接兩根芯線。
5.導線與接線端子闆、儀表、電氣裝置等連接配接時,應留有适當餘度。
本文轉自q狼的誘惑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liangrui/33879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