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Mware做實驗網上都有教程,可是實驗環境的搭建往往是讓初學者做頭疼的事,如虛拟機聯網,參加網卡做ISA試驗,有時候我們搭建實驗環境的時間比做試驗的時間還要多,這裡我為大家介紹幾種實驗環境的搭建,
虛拟機聯網:VMware提供三種方式分别是use bridged networking,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use host-only networking。下面我對着三種方式做下介紹
use bridged networking:這種方式使得虛拟機系統擁有1個和真機系統(是指與虛拟機系統同在一台計算機上的真實環境中的系統)不一樣的IP位址,進而與網絡上的任何計算機互相通信,預設使用虛拟網卡VMnet0
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這種方式使得虛拟機系統擁有1個和真機系統一樣的IP位址,實作虛拟機系統和真機系統互相通信.虛拟機系統可以通路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而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不能通路虛拟機系統,預設使用虛拟網卡VMnet8
use host-only networking:這種方式隻實作虛拟機系統和真機系統互相通信,不能與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通信,預設使用虛拟網卡VMnet1
一般我們常用nat方式,我們設定網卡方式為net,點選虛拟機edit-virtual network edit,我們會看到0-9中連接配接方式,預設是vmnet1和vmnet8,其中vmnet1是hostonly,vmnet8是net,我們點選vmnet8,複選connect a host virtual adapter to this network 和 to use local dhcp,還可以點選dhcp setting 進行dhcp lease 設定,然後在系統網卡屬性,自動擷取ip 和dns 就行了。另外通過host only 也可以聯網,我們需在主機上網卡屬性分享網絡連接配接就好了。
另一個問題就是ping不同,解決辦法如下:
Ping指令的工作過程及單向Ping通的原因
當網絡出現問題時,我們最常用的測試工具就是“Ping”指令了。但有時候我們會碰到單方向Ping通的現象,例如通過HUB或一根交叉線連接配接的在同一個區域網路内的電腦A、 B,在檢查它們之間的網絡連通性時,發現從主機A Ping 主機B正常而從主機B Ping 主機A時,出現“逾時無應答”錯誤。為什麼呢?
要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我們有必要來看看Ping指令的工作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
假定主機A的IP位址是192.168.1.1,主機B的IP位址是192.168.1.2,都在同一子網内,則當你在主機A上運作“Ping 192.168.1.2”後,都發生了些什麼呢?
首先,Ping指令會建構一個固定格式的ICMP請求資料包,然後由ICMP協定将這個資料包連同位址“192.168.1.2”一起交給IP層協定(和ICMP一樣,實際上是一組背景運作的程序),IP層協定将以位址“192.168.1.2”作為目的位址,本機IP位址作為源位址,加上一些其他的控制資訊,建構一個IP資料包,并在一個映射表中查找出IP位址192.168.1.2所對應的實體位址(也叫MAC位址,熟悉網卡配置的朋友不會陌生,這是資料鍊路層協定建構資料鍊路層的傳輸單元——幀所必需的),一并交給資料鍊路層。後者建構一個資料幀,目的位址是IP層傳過來的實體位址,源位址則是本機的實體位址,還要附加上一些控制資訊,依據以太網的媒體通路規則,将它們傳送出去。
主機B收到這個資料幀後,先檢查它的目的位址,并和本機的實體位址對比,如符合,則接收;否則丢棄。接收後檢查該資料幀,将IP資料包從幀中提取出來,交給本機的IP層協定。同樣,IP層檢查後,将有用的資訊提取後交給ICMP協定,後者處理後,馬上建構一個ICMP應答包,發送給主機A,其過程和主機A發送ICMP請求包到主機B一模一樣。
從Ping的工作過程,我們可以知道,主機A收到了主機B的一個應答包,說明兩台主機之間的去、回通路均正常。也就是說,無論從主機A到主機B,還是從主機B到主機A,都是正常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隻能單方向Ping通的呢?
一、安裝了個人防火牆
在共享上網的機器中,出于安全考慮,大部分作為伺服器的主機都安裝了個人防火牆軟體,而其他作為客戶機的機器則一般不安裝。幾乎所有的個人防火牆軟體,預設情況下是不允許其他機器Ping本機的。一般的做法是将來自外部的ICMP請求封包濾掉,但它卻對本機出去的ICMP請求封包,以及來自外部的ICMP應答封包不加任何限制。這樣,從本機Ping其他機器時,如果網絡正常,就沒有問題。但如果從其他機器Ping這台機器,即使網絡一切正常,也會出現“逾時無應答”的錯誤。
大部分的單方向Ping通現象源于此。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根據你自己所用的不同類型的防火牆,調整相應的設定即可。
二、錯誤設定IP位址
正常情況下,一台主機應該有一個網卡,一個IP位址,或多個網卡,多個IP位址(這些位址一定要處于不同的IP子網)。但對于在公共場所使用的電腦,特别是網吧,人多手雜,其中不泛有“探索者”。曾有一次兩台電腦也出現了這種單方向Ping通的情況,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其中一台電腦的“撥号網絡擴充卡”(相當于一塊軟網卡)的TCP/IP設定中,設定了一個與網卡IP位址處于同一子網的IP位址,這樣,在IP層協定看來,這台主機就有兩個不同的接口處于同一網段内。當從這台主機Ping其他的機器時,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1)主機不知道将資料包發到哪個網絡接口,因為有兩個網絡接口都連接配接在同一網段;
(2)主機不知道用哪個位址作為資料包的源位址。是以,從這台主機去Ping其他機器,IP層協定會無法處理,逾時後,Ping 就會給出一個“逾時無應答”的錯誤資訊提示。但從其他主機Ping這台主機時,請求包從特定的網卡來,ICMP隻須簡單地将目的、源位址互換,并更改一些标志即可,ICMP應答包能順利發出,其他主機也就能成功Ping通這台機器了。
添加網卡:
我們在虛拟機右鍵setting -add-添加network adapter 在進行設定就好了
還有就是team的應用,Team,就是把一組虛拟機組織到一起、可以在一個視窗中、根據需要随時切換,并且添加了 LAN segments(相當于VMnet1~VMnet9)。
實際上,Team很容易了解,以前用VMware做網絡實驗時,需要多台虛拟機,就時候就可以使用VMnet0~VMnet9虛拟網卡,但這時的虛拟機是和主機總在同一個網絡上。
而Team中的LAN Segments,與主機上的VMnet0~VMnet9一樣,都是虛拟網卡,也可以稱虛拟交換機,但Team中的 虛拟網卡,是與主機隔離的。
當然,如果Team中的虛拟機,選擇使用 Lan segment,則是與主機隔離的;如果Team中的虛拟機,選擇使用VMnet0~VMnet9,還是與主機網絡相連的。
Team,簡單說,就是把一組虛拟機、根據需要組織起來,而這些虛拟機,可以使用Team提供的“虛拟交換機(lan segment)”,也可以使用主機的虛拟交換機“VMnet0~VMnet9”。
提醒下要是自己主機性能低,不要在team下加載太多系統,這樣易造成記憶體占滿的情況。
好了這次就說這麼多,還有誰不明白可以給我留言
本文轉自q狼的誘惑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liangrui/36398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