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的軟體神話真不能打破嗎?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報道,一個美國的專家預測中國将發展成制造業霸主,而印度将成為未來的軟體巨無霸。現在國内也有好多輿論覺得印度神話很難打破。雖然印度的軟體現在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印度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不可超越的神話嗎?作為一個軟體人,我不太認同這種觀點。

    從差距的起源講,80年代美國等國外軟體企業開始大量發包,其對象主要是勞動力廉價的中國和印度。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政府并沒有重視這個機會,這樣就給印度的軟體發展留下了更多的機會。 印度軟體這20多年裡主要就是做外包,而且做得比較專業。但這在一個勞動力廉價的國家裡,20年發展到這樣子也是必然的事情。就好比中國制造的廉價鞋,衣服等日用品賣遍全球一樣。現在的印度軟體基本完成了原始積累的階段,開始向海外擴張,這個的确對我們來說是個威脅,但與我們的電器外銷是一個道理,并沒有什麼新穎之處。國内的情況是政府和業界在2001年就注意到了這種差距,并作了大量的努力來發展國内的軟體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一些可以從技術上和實力上可以跟國外軟體競争的軟體企業和軟體産品,如華為的嵌入式軟體産品,金蝶得中間件。并不是非要做個作業系統出來才能證明技術高,同樣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過CMM5,才說明我們可以超越印度。軟體的發展是個包括多方面的,有高技術低複雜度的,也有低技術高複雜度的,不能因為外包方面暫時沒有印度強,就覺得我們的軟體水準整個低人一等。現在的國内軟體銷售額已和印度持平,隻是國内的市場比重比較大,外包和産品化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随着國内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也會有更多的力量來支援正版的軟體。隻要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超越隻是個時間的問題。

    在印度軟體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印度人的誠信比較薄弱,跳槽風氣比較濃。而對于軟體外包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資料的保障,如果資料維護者投靠商場敵陣,勢必會傷及客戶權益。客戶誠信建立不易,隻要出現一次資料外洩弊案,辛苦經營的産業信用将毀于一旦,這也是印度軟體外包業發展過程中潛在的緻命傷。最重要的一點是随着經濟的發展,印度的軟體人才成本也比我們的要高,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也将會阻礙軟體外包業的快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印度企業将業務轉移到中國的其中一個原因。過去5年我們從印度産業那裡學到了不少,未來的5年呢?即使外包上不能超越印度,相信也足以和其抗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