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12月24日,NBA正常賽繼續進行,火箭隊106-118不敵步行者,而本場比賽,火箭隊在末節12-27淨負了對手15分,那麼火箭為何會末節崩盤呢?

在比賽結束後,很多球迷把矛頭對準了内線核心伍德。雖然本場比賽,伍德出戰31分鐘就砍下22分8籃闆,同時11投5中,罰球11罰9中的表現都看似不錯,可末節比賽,他的進攻選擇卻讓人無語。
在末節比賽中,伍德不知為何突然腦熱,不斷尋找蓋帽王特納單挑,可結果卻非常尴尬,本節比賽他總計4次出手, 卻1球未進,最終也是1分未得。也真是因為他的連續打鐵,結果導緻火箭隊被步行者隊拉開兩位數的分差,這也成了本場比賽的轉折點。
可以說這場比賽把伍德的弱點展現得淋漓盡緻,雖然從資料上看他似乎是非常高效的内線球員,還能投三分球,可實質上伍德并不具備挑大梁的能力。可他對此卻沒有自知之明,有時候也會完全不顧場上局勢,做出類似強行單挑蓋帽王這種讓人無語的行為。而類似這場比賽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當然,對于火箭隊來說,這也未見得完全是壞事,但前提是他們并不打算長留伍德,而是想讓他打出一份好資料,然後再交易掉。這種情況下,伍德的資料越好,越容易賣出高價,而就算可能付出一些場次輸球的代價,可對于想要拿高位選秀權的火箭隊來說,輸球有時候甚至比赢球更好,他們也不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