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目錄

一、IP位址和MAC位址

二、IP位址的分類

三、保留的特殊IP位址

四、公網和私網IP位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通路控制)位址,或稱為實體位址,也叫硬體位址,用來定義網絡裝置的位置,MAC位址是網卡出廠時設定的,是固定的(但可以通過在裝置管理器中或系統資料庫等方式修改,同一網段内的MAC位址必須唯一)。MAC位址采用十六進制數表示,長度是6個位元組(48位),分為前24位和後24位。

1、前24位叫做組織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的注冊管理機構給不同廠家配置設定的代碼,區分了不同的廠家。 2、後24位是由廠家自己配置設定的,稱為擴充辨別符。同一個廠家生産的網卡中MAC位址後24位是不同的。

MAC位址對應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資料鍊路層,工作在資料鍊路層的交換機維護着計算機MAC位址和自身端口的資料庫,交換機根據收到的資料幀中的“目的MAC位址”字段來轉發資料幀。

IP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縮寫為IP Adress,是一種在Internet上的給主機統一編址的位址格式,也稱為網絡協定(IP協定)位址。它為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台主機配置設定一個邏輯位址,常見的IP位址,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目前廣泛應用的是IPv4,目前IPv4幾乎耗盡,下一階段必然會進行版本更新到IPv6;如無特别注明,一般我們講的的IP位址所指的是IPv4。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IP位址對應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工作在網絡層的路由器根據目标IP和源IP來判斷是否屬于同一網段,如果是不同網段,則轉發資料包。

在計算機二進制中,1個位元組 = 8位 = 8bit(比特)

①IP位址格式和表示

IP位址(IPv4)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分為4段(4個位元組),每一段為8位二進制數(1個位元組)

每一段8位二進制,中間使用英文的标點符号“.”隔開

由于二進制數太長,為了便于記憶和識别,把每一段8位二進制數轉成十進制,大小為0至255。

IP位址的這種表示法叫做“點分十進制表示法”。

IP位址表示為:xxx.xxx.xxx.xxx

舉個栗子:210.21.196.6就是一個IP位址的表示。

②了解2的指數幂

2的幂也稱為2的指數,還可以稱為2的次方,如2的2次方、2的3次方等等,任何數的0次方都等于1。

在IP位址中,0次方到7次方剛好為8位,這對于IP位址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非常友善。

舉個栗子:11010010 = 1×2^7+1×2^6+0×2^5+1×2^4+0×2^3+0×2^2+1×2^1+0×2^0 = 128+64+0+16+0+0+2+0 = 210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我們需要記住上圖的2的幂的結果,不需要死記硬背,這個是有技巧的,從上圖來看,很容易發現,由于是2的幂,所有相鄰的幂的前後都是相差2倍,是以隻要知道其中一個幂值,就知道相鄰的幂的值。

IP位址=網絡位址+主機位址,比如: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計算機的IP位址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網絡辨別,一部分為主機辨別,同一網段内的計算機網絡部分相同,主機部分不同同時重複出現。路由器連接配接不同網段,負責不同網段之間的資料轉發,交換機連接配接的是同一網段的計算機。通過設定網絡位址和主機位址,在互相連接配接的整個網絡中保證每台主機的IP位址不會互相重疊,即IP位址具有了唯一性。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長度不同:IP位址為32位(二進制),MAC位址為48位(十六進制)。

配置設定依據不同:IP位址的配置設定是基于網絡拓撲,MAC位址的配置設定是基于制造商。

尋址協定層不同:IP位址應用于OSI第三層(網絡層),而MAC位址應用在OSI第二層(資料鍊路層)。

IP和MAC兩者之間分工明确,默契合作,完成通信過程。在資料通信時,IP位址專注于網絡層,網絡層裝置(如路由器)根據IP位址,将資料包從一個網絡傳遞轉發到另外一個網絡上;而MAC位址專注于資料鍊路層,資料鍊路層裝置(如交換機)根據MAC位址,将一個資料幀從一個節點傳送到相同鍊路的另一個節點上。IP和MAC位址這種映射關系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位址解析協定)協定完成,ARP根據目的IP位址,找到中間節點的MAC位址,通過中間節點傳送,進而最終到達目的網絡。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計算機在和其他計算機通信之前,首先要判斷目标IP位址和自己的IP位址是否在一個網段,這決定了資料鍊層的目标MAC位址是目标計算機的還是路由器接口的MAC位址。資料包的目标IP位址決定了資料包最終到達哪一個計算機,而目标MAC位址決定了該資料包下一跳由哪個裝置接收,不一定是終點。

IP位址分A、B、C、D、E五類,其中A、B、C這三類是比較常用的IP位址,D、E類為特殊位址。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①、A類位址

A類位址第1位元組為網絡位址(最高位固定是0),另外3個位元組為主機位址。

A類位址範圍:1.0.0.0 - 126.255.255.255,其中0和127作為特殊位址。

A類網絡預設子網路遮罩為255.0.0.0,也可寫作/8。

A類網絡最大主機數量是256×256×256-2=166777214(減去1個主機位為0的網絡位址和1個廣播位址)。

在計算機網絡中,主機ID全部為0的位址為網絡位址,而主機ID全部為1的位址為廣播位址,這2個位址是不能配置設定給主機用的。

②、B類位址

B類位址第1位元組(最高位固定是10)和第2位元組為網絡位址,另外2個位元組為主機位址。

B類位址範圍:128.0.0.0 - 191.255.255.255。

B類網絡預設子網路遮罩為255.255.0.0,也可寫作/16。

B類網絡最大主機數量256×256-2=6554。

③、C類位址

C類位址第1位元組(最高位固定是110)、第2位元組和第3個位元組,另外1個位元組為主機位址。

C類位址範圍:192.0.0.0 - 223.255.255.255。

C類網絡預設子網路遮罩為255.255.255.0,也可寫作/24。

C類網絡最大主機數量256-2=254。

④、D類位址

D類位址不分網絡位址和主機位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最高位固定是1110。

D類位址用于多點傳播(也稱為多點傳播)的位址,無子網路遮罩。

D類位址範圍:224.0.0.0 - 239.255.255.255。

⑤、E類位址

E類位址也不分網絡位址和主機位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最高位固定是11110。

E類位址範圍:240.0.0.0 - 255.255.255.255。

其中240.0.0.0-255.255.255.254作為保留位址,主要用于Internet試驗和開發,255.255.255.255作為廣播位址。

IP位址總結學習思維導圖如下: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以下這些特殊IP位址都是不能配置設定給主機用的位址:

主機ID全為0的位址:特指某個網段,比如:192.168.10.0 255.255.255.0,指192.168.10.0網段。

主機ID全為1的位址:特指該網段的全部主機,比如:192.168.10.255,如果你的計算機發送資料包使用主機ID全是1的IP位址,資料鍊層位址用廣播位址FF-FF-FF-FF-FF-FF。

127.0.0.1:是本地環回位址,指本機位址,一般用來測試使用。回送位址(127.x.x.x)是本機回送位址(Loopback Address),即主機IP堆棧内部的IP位址。

169.254.0.0:169.254.0.0-169.254.255.255實際上是自動私有IP位址。

0.0.0.0:如果計算機的IP位址和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位址沖突,使用ipconfig指令看到的就是0.0.0.0,子網路遮罩也是0.0.0.0。

保留的特殊IP位址思維導圖如下: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公網IP位址

公有位址配置設定和管理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網際網路資訊中心)負責。各級ISP使用的公網位址都需要向Inter NIC提出申請,有Inter NIC統一發放,這樣就能確定位址塊不沖突。

私網IP位址

建立IP尋址方案的人也建立了私網IP位址。這些位址可以被用于私有網絡,在Internet沒有這些IP位址,Internet上的路由器也沒有到私有網絡的路由表。

A類:10.0.0.0 255.0.0.0,保留了1個A類網絡。

B類:172.16.0.0 255.255.0.0~172.31.0.0 255.255.0.0,保留了16個B類網絡。

C類:192.168.0.0 255.255.255.0~192.168.255.0 255.255.255.0,保留了256個C類網絡。

PS:私網位址通路Internet需要做NAT或PAT網絡位址轉換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公網和私網IP位址思維導圖如下:

IP位址使用,分類等詳解

統一聲明:關于原創部落格内容,可能會有部分内容參考自網際網路,如有原創連結會聲明引用;如找不到原創連結,在此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哈。關于轉載部落格,如有原創連結會聲明;如找不到原創連結,在此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