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太網故障排除綜述
1、資料鍊路層;
2、按照實作形式劃分以太網;
3、傳輸媒體;
4、傳輸方式;
5、工作速率;
6、幀格式;
二、以太網常見問題
1、過度沖突
電纜連接配接距離超過了網絡設計規範;
違反了以太網的5-4-3規則,即LAN最多有5個分段、任何兩個站點間不能超過4個中繼器、隻有3個網段可以連接配接工作站;
2、嚴重噪音幹擾
1> 網絡電纜太靠近某個電氣裝置,如電機;
2> 網絡電纜走向與電源電纜并行;
3> 網絡電纜連接配接末端的導線未扭轉的長度過長,進而在這段未扭轉的并行導線上産生電磁場而出現幹擾(這稱為近端串音);
4> 100Base-TX網絡中,應該使用5類雙絞線而錯誤使用了3類雙絞線。
3、異常幀問題
1> 幀的逾時傳輸的現象:主要是由于以太網口的接口故障造成的;
2> 過多的碎片幀(指小于64位元組的幀):可能由過度沖突或者以太網接口故障導緻;
3> 大量的非整數位元組幀:一般是以太網接口的故障造成;
4、性能問題
1> 過度的帶寬使用;
2> 廣播風暴;
5、因以太網實作形式差異産生的問題
6、幀格式的比對問題
Ethernet_II,其預設的MTU為1500位元組
Ethernet_SNAP,其預設的MTU為1492位元組
7、工作方式比對問題
1> 工作方式自适應;
2> 工作方式不比對,會導緻配置為半雙工方式的一側顯示網絡嚴重沖突 ,配置為全雙工方式的一側則顯示接收了大量的錯誤封包,同時伴有雙方封包丢棄嚴重的現象;
8、工作速率的比對問題
9、電纜連接配接問題
三、以太網故障排除的一般步驟
1、首先是要确定故障是否确實出現在區域網路上;
Ping指令檢測
display指令檢查
2、檢視主機和路由器的區域網路連接配接是否正确;
3、考慮速率比對問題;
4、檢視主機和路由器的以太網接口的IP位址是否位于同一子網内;
5、檢視鍊路層協定是否比對;
6、檢視以太網接口的工作方式是否正确;
案例1:速率不比對導緻鍊路時斷時通
問題描述:鍊路時斷時通
% Line protocol ip on interface 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 Line protocol ip on interface 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可能原因分析
1> 網線問題,需檢查網線的好壞;
2> 檢查網卡的好壞和子產品的好壞;
3> 從告警可以估計到與傳輸速率有關,需進行配置分析。
處理過程
監測網線,正常
監測網卡,正常
配置接口e0/0 工作在100Mbit/s速率下,沒有解決問題;
配置接口e0/0 工作在10Mbit/s速率下,解決問題。
建議與總結
許多網卡自适應功能并不太好,在與我們的路由器或以太網交換機連接配接時,如果發現網絡連接配接不通,排除網線問題後,很可能就是速率的比對問題,不妨在某一方指定速率大小,一般都能解決此問題。
案例2:全雙工/半雙工不比對導緻丢包現象嚴重
網絡設定
兩台路由器的以太網口配置成為速率10M,半雙工。
RTB和兩台主機上連續不斷地向RTA Ping大封包,丢包率在正常範圍内。
修改RTA的配置為全雙工,丢包率大增,是原來的20倍以上。
全雙工/半雙工的不比對對網絡的性能有很大影響,雖然在多數情況下并不易察覺,但當網絡流量非常大時,确實會造成網絡性能問題。如果發現在大流量下網絡丢包現象較為嚴重時,裝置間工作方式的比對性應是排錯的關注點。
本文轉自清風拂面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crazy123/116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