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先生論道大資料之(十五) :什麼是資料化營運?

資料化營運讨論(1)

近現代營銷理論代表思想是4P理論,4P是指産品、價格、管道、促銷,它的核心是産品,其他要素都是圍繞産品這個核心來的,進入21世紀人們又提出了4C的營銷理論,包括消費者、成本、友善性、溝通交流,它的核心是使用者是消費者,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這也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核心思想。

社會在進步,4C理論之後來到了大資料時代,所面對的行業狀況是,白熱化的市場競争,越來越嚴苛的營銷預算、堆積如山的海量資料,迫使企業尋找更加适合的營銷思路和方法。目前行業主流的理論是3P3C,包括機率、産品、消費者、創意、管道、成本價格,這裡機率是核心,它是由資料分析和資料挖掘技術所支撐的目标響應機率。在此基礎上其他要素共同促使資料化營運持續完善直到最後成功。 

資料化營運 實施的前提條件包括“企業海量資料存儲處理的能力,精細化營運,資料挖掘和分析技術,決策層支援和推動”。資料化營運是傳統粗放型經營到精細化經營的必經過程,是大資料時代企業保持市場核心競争力的必要手段,要進行資料化營運,必須企業全部人員都參與進來,合作配合。

提示:目标響應機率,不僅僅是類似預測響應模型這類的響應機率,應該是更加寬泛的含義,宏觀上了解就是特定消費群體整體上的機率或可能性,微觀來看也可以視為某個使用者的響應機率。

根據營運計劃和預算,抽取響應機率分數的消費者,進行很對性的營銷活動,可有效提升市場營運的效率和效果。 是以,我們得出結論,3P3C理論确定了影響營運效果的主要因素和來源,可以幫助企業市場、銷售、管理、技術等人員快速知道實際情況中的思考次元和着力點,提高了決策效率。

蔡先生論道大資料之(十五) :什麼是資料化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