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米幼苗總黃葉?可能是由于缺鉀,牛角口期施用鉀肥好,助産士收入增加

有的農民問:"種玉米,植鉀缺鉀有什麼症狀?如何有效防控?"

筆者家鄉因為溫度比周邊地區高,春玉米苗移植得早,苗子幾乎長出10-12片葉。

在田地裡徘徊,我發現李的玉米有些不正常。他的玉米幼苗隻散布8-9片,生長速度明顯較慢。同時,在下部葉片上可以看到黃色條紋,葉片為淺綠色。

玉米幼苗總黃葉?可能是由于缺鉀,牛角口期施用鉀肥好,助産士收入增加

在排除了疾病等因素後,我意識到這種症狀很可能是由缺鉀引起的。

一般來說,玉米植株在缺鉀症狀後表現出生長緩慢,較明顯的特征是下葉片邊緣變黃,但中間仍呈淡綠色。如果鉀肥沒有及時補充,幼苗葉片會逐漸變得褶皺,樹幹易折,抗病能力減弱,甚至影響穗,玉米果實穗粒小,千粒重下降,導緻玉米産量下降。

那麼,如何有效預防玉米缺鉀呢?

首先,當基肥施用到鉀肥上時,整個地面。一般來說,玉米的産量與鉀的吸收成正比,即植物對鉀的吸收越高,就越容易增加産量。但這并不意味着施用的鉀肥越多越好,一切都是平衡的,是以在合理的需求範圍内,施用更多的鉀肥是合适的。

例如,對于一般地塊的土壤肥力,在施用基肥時,每畝腐爛的熟農田肥料2000-3000公斤,草灰150-200公斤的基礎上,在種植線兩側的淺溝槽上澆注10-15公斤硫酸鉀,這可以幫助防止玉米植株缺鉀的現象。

玉米幼苗總黃葉?可能是由于缺鉀,牛角口期施用鉀肥好,助産士收入增加

其次,根據生長特性合理施肥。在包括玉米植物在内的許多作物中,鉀的需求量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是不同的。

通過多年的種植經驗,結合試驗發現,在玉米植株的整個生長期,苗木提取期到大角口期,是鉀吸收率最高的時期。是以,鉀肥應在提取期集中提取到大角口期間,可以少量多次施用,每次每畝硫酸鉀或氯化鉀約5-8公斤。

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植株處于氮素需求量較高的階段,在追求氮肥的同時,别忘了适當添加鉀肥,避免氮鉀比例失衡,造成植株缺鉀。因為,長期觀察發現,玉米植株缺鉀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氮肥的大量造成,畢竟氮肥過量會影響植物對鉀的吸收。

玉米幼苗總黃葉?可能是由于缺鉀,牛角口期施用鉀肥好,助産士收入增加

當然,如果玉米植株已經出現缺鉀症狀,建議在葉面噴0.2%-0.3%磷酸鉀溶液2-3次,間隔5-7天,有助于促進植物生長的快速恢複,因為葉面噴施比根鉀肥效果快。

以上隻是個人經曆,希望能幫助農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