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像處理之三角法圖像二值化圖像處理之三角法圖像二值化

三角法求門檻值最早見于Zack的論文《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frequency》主要是用于染色體的研究,該方法是使用直方圖資料,基于純幾何方法來尋找最佳門檻值,它的成立條件是假設直方圖最大波峰在靠近最亮的一側,然後通過三角形求得最大直線距離,根據最大直線距離對應的直方圖灰階等級即為分割門檻值,圖示如下:

圖像處理之三角法圖像二值化圖像處理之三角法圖像二值化

對上圖的詳細解釋:

在直方圖上從最高峰處bmx到最暗對應直方圖bmin(p=0)%構造一條直線,從bmin處開始計算每個對應的直方圖b到直線的垂直距離,知道bmax為止,其中最大距離對應的直方圖位置即為圖像二值化對應的門檻值T。

擴充情況:

有時候最大波峰對應位置不在直方圖最亮一側,而在暗的一側,這樣就需要翻轉直方圖,翻轉之後求得值,用255減去即得到為門檻值T。擴充情況的直方圖表示如下:

二:算法步驟

1. 圖像轉灰階

2. 計算圖像灰階直方圖

3. 尋找直方圖中兩側邊界

4. 尋找直方圖最大值

5. 檢測是否最大波峰在亮的一側,否則翻轉

6. 計算門檻值得到門檻值T,如果翻轉則255-T

三:代碼實作

四:運作結果

2016年最後一篇,這裡祝大家元旦快樂,歡迎在2017繼續關注本部落格,分享有用實用的圖像處理知識本人會一直堅持到永遠!

<a href="http://edu.51cto.com/course/course_id-6335.html">學習圖像處理基礎入門課程 - 點選這裡</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