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2年呂正操被包圍,卻不允許部下用重武器反擊,事後才知高明

抗戰時,呂正操的部隊被日軍團團圍住,眼看增援的日軍越來越多,衆人急喊:“司令員,再不突圍就來不及了!”呂正操卻悠閑地擦着自己的配槍,淡定地安慰戰士:“還不到時候,再等等。”

1942年呂正操被包圍,卻不允許部下用重武器反擊,事後才知高明

1942年5月1日起。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甯次為了将八路軍冀中軍區機關和主力部隊一網打盡,集結了5萬精兵,聯合飛機、重炮、坦克等重武器,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包圍掃蕩,所到之處,慘不忍睹,民不聊生。為了儲存抗日有生力量和冀中百姓的生命财産安全,冀中軍區司令官呂正操當機立斷,帶領司令部2000多名戰士突破日軍多重封鎖線,向冀南軍區靠近。在冀南根據地的幫助下,冀中司令部在威縣的掌史村駐紮。危險并沒有遠去,冀南根據地也正在遭遇日軍的掃蕩,于是冀中部隊抓緊時間修築工事,生火做飯,迎接将要到來的戰鬥。可戰場的變化難以預料,先是手下的戰士冒進,對掌史村魚肉百姓的僞軍開槍,導緻部隊的位置暴露。呂正操緊急召開作戰會議,要求戰士們輕裝簡行,快速占據陣地,加強工事,和日僞打村落防禦戰。他還特意囑咐,敵人不靠近不許開槍,隻允許用步槍和手榴彈,緊急時刻用輕機槍也要點發不要連發,使用重武器要向上級報告。這是為了故意示弱,讓敵軍摸不透底細,不敢貿然進攻。因為交火中一直沒有出現重武器,是以日軍狂傲地以為進駐掌史村的隻是小股的八路軍遊擊隊,于是就糾集了二三百人,趾高氣揚地沖向八路軍的陣地。

這正中了呂正操的“詭計”。就在日軍沖到陣地20米遠的時候,八路軍指戰員們群起而攻之,一陣步槍、手榴彈和輕機槍掃射,一下子就打倒一片。

1942年呂正操被包圍,卻不允許部下用重武器反擊,事後才知高明

進攻的日軍瞬間陷入慌亂,因為不清楚掌史村到底有多少八路軍,就不斷從各個據點不斷抽調兵力支援。日軍進攻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還用上了重火力。雖然八路軍戰士們的抗戰十分頑強,但血肉之軀還是抵不過日軍的重火力,部隊損失慘重。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日軍增援人數已經達到了700人,有些敵人已經開始利用地形死死咬住我軍,前沿的陣地被轟開了個口子,日軍和八路軍戰士已經開始貼身肉搏。八路軍部隊瞬間陷入包圍之中。看着戰友們損失慘重,有些人坐不住了,不止一次地向呂正操請求使用重武器,可都被呂正操硬壓下去了。戰士們雖不了解,但是他們信任司令員,也相信他一定能帶領他們走出困境。呂正操看着犧牲的戰士們很是心痛,但是為了大部隊能夠突圍,不得不繼續忍耐。原來,通過這一天的交火,呂正操觀察到今天的交戰雖然激烈,但日軍始終沒有出動飛機,支援的日軍也大多來源于周邊村莊的守備部隊,沒有一個統一的進階指揮官指揮戰鬥,這說明日軍依然沒有摸清楚我軍有多少人。

距離天黑隻有三四個小時,日軍就是将周邊部隊全部調過來,也超不過三千人。隻要天一黑,我軍就可以趁着夜色在重武器的掩護下突圍出去了。

1942年呂正操被包圍,卻不允許部下用重武器反擊,事後才知高明

果然,晚上十點時,部隊集合完畢,計劃兵分三路突圍。前沿陣地很是冷清,隻有西北方向偶爾傳來槍炮聲。呂正操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選擇與日軍正面交火,十幾挺機關槍吐着火舌,将驕縱的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借着敵軍慌亂之中放出的照明彈,八路軍部隊順利地突出重圍。在掌史村戰鬥中,我軍僅傷亡46人,日僞傷亡大約500人,傷亡比為1:10。這場戰鬥也被中央軍委稱為“平原阻擊戰堅持村落防禦戰的代表”。而正是呂正操等指戰員沉着冷靜,後發制人,運用智慧和勇氣,譜寫了一支救亡圖存的英雄之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