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健1964年晉升為開國少将,為何直到23年後,才被正式承認

我軍1955年授銜時,共授予了798名少将,但是後來又晉升了不少少将,比如在1964年,就有320名大校晉升為少将。

從大校晉升為少将,自然都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有一個人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雖然也在這次晉升的名單中,但卻直到23年後,在被正式承認。

這位特殊的少将是誰呢?名叫李健。

李健1964年晉升為開國少将,為何直到23年後,才被正式承認

至于李健的晉升為什麼這麼曲折,等會兒再說,咱先來看看李健的革命經曆。

李健1918年出生于河南濟源,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還是供他上完了學,畢業後成為濟源縣一所學校的老師,對他們的家庭來說,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是,七七事變的爆發,打破了李健平靜的生活,滿懷愛國熱情的他,毅然放棄了教師生涯,投筆從戎,加入了八路軍。

臨行前,李健還給家人留下了一首詩:

“國破家亡山河碎,中華男兒怎偷生?願效班超投筆去,馬革裹屍亦英雄!”

1942年,日軍在冀中平原展開了大掃蕩,一時民不聊生,當時正在冀中軍區司令部當科長的李健,受命前往騎兵團,幫助騎兵團開展反掃蕩作戰。

剛到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就問他:“李科長,你這次來,有什麼辦法沒?”

李健對大家說:“日寇的掃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如何跳出包圍圈才是最要緊的,跳出去後,一定要狠狠打擊日寇,才能鞏固我們的根據地,壯大我們的實力。”

李健說完後,随即做出了分批突圍的訓示,他又親率三個連,開始了反擊任務。

李健1964年晉升為開國少将,為何直到23年後,才被正式承認

日軍發起沖鋒時,先是用炮火覆寫,李健正在觀察敵情,突然一顆炮彈在旁邊炸響,李健被炸暈過去。等他醒過來後,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李科長,日寇沖上來了!”

李健一聽,急了,叫道:“還愣什麼,上刺刀!”李健雖然還很暈,但也抄起大刀就往上沖,跟日寇展開了白刃戰。

後來,李健回憶說:“日寇的炮彈後勁兒太大了,我被炸得暈乎乎的,但提刀上了戰場,馬上就清醒了。”

1945年6月,抗戰迎來了反攻的序幕,冀中軍區也發動了著名的子牙河東戰役。

當時,在西南子牙、五口兩個地方,盤踞着大量日僞軍,在作戰會議上,李健提出了他的想法:“子牙和五口的日僞軍,人數多,裝備好,要是正面作戰,我軍必然壓力很大,也未見得一口能吃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攻其不備,打他個措手不及!”

冀中軍區司令楊成武也表示同意,說:“好,此事就由你負責,一定要吃掉他們!”

李健随即趕回部隊,但是在出發時,突然下起了大雨,李健對戰士們大聲說:“三年前的反掃蕩,還是這樣的夜晚,還是同樣的傾盆大雨,但這次是我們主動出擊!記住,上級的指令是全殲敵人!大家聽明白沒有!”

“聽明白了!保證完成任務!”戰士們齊刷刷地回答。

李健1964年晉升為開國少将,為何直到23年後,才被正式承認

急行軍的途中,雨越下越大,戰士們早已被雨水澆透了,但仍然沒有放慢速度,很快就抵達了西南子牙。

當時,日僞軍覺得下這麼大的雨,肯定安全,就沒有人站崗,結果,我軍将士如猛虎下山一般,向日僞軍發起了沖鋒,日僞軍倉促之際來不及抵抗,盡數被我軍消滅!

戰後,在表彰大會上,楊成武點名表揚了李健,但李健卻說:“真正的功臣是戰士們,沒有他們的奮勇殺敵,就沒有這次的勝利,是以說,他們才是功不可沒的。”

建國後,李健擔任過華北軍區炮兵參謀長、北京軍區炮兵司令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到了1964年,李健原本也在晉升少将的名單中,但是有人提出了異議,具體是什麼“異議”,現在已不可考,總之,上級為了慎重考慮,就臨時把他的名字刷了下來,等核實情況後再做決定。

但是,還沒等核實出結果來,那場著名的運動就爆發了,這件事也就被耽擱了下來。

這一耽擱,就是23年,直到1987年,我軍重新考慮授銜,這才想起了李健當年的事,正式準許他晉升為少将。

此時的李健,已經70歲了,對這個結果隻是淡淡一笑,毫不介懷。

2007年4月28日,李健将軍病逝,享年90歲高齡。

——了解更多的開國将帥故事,可以看看曆史客棧的專欄,共100篇開國将帥列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