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也有專屬保險了

[新聞頁-台海網]

台海網12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鐘榕華) 新能源車終于告别沒有專屬保險的尴尬。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釋出《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專屬條款在保險責任上,既為“三電”(電驅動、電池和電控系統)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

價格方面,據估算,在現有存量新能源汽車保單中,将近80%的新能源汽車保費持平或下降,僅20%新能源汽車面臨漲費。25萬元以下車價的新能源汽車投保車損險,保費預計隻降不漲。

1 探因

新能源車燃油車大不相同

近年來,新能源車的銷量不斷上升,馬路上的綠牌車越來越常見。此前,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使用的是同樣的車險條款,但新能源車的折舊率和折舊速度與燃油車大不相同,是以給電池定損比較難,這也為保險理賠帶來大難題。

此外,新技術帶來新挑戰,新能源汽車以動力電池作為儲能裝置,車輛輔助裝置延伸至充電設施,在車輛使用過程中,除了傳統的交通意外風險,動力電池起火、爆燃引發的重大事故構成新的風險因素,對于這些風險,需要進行産品創新,在保險保障和保險服務上實作更新換代。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此次出台的專屬條款,分為主險和附加險兩大部分。主險包括了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三個險種互相獨立,投保人可以選擇全部投保,也可以選擇其中的部分險種進行投保。“用電安全”和“火災事故”等是新能源車主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專屬條款明确,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責任涵蓋了保險期間内,被保險人或被保險新能源汽車駕駛人在使用新能源汽車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燒,造成被保險新能源汽車車身,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其他所有出廠時的裝置的直接損失。

2 創新

“三電”系統納入保障範圍

電驅動、電池和電控系統是新能源汽車核心的技術與部件,俗稱為“三電”。此前,盡管車輛自燃保障已納入車損險責任範圍,但電池等配件并不包含在保障範圍内。專屬條款填補了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風險的保險空白,将其納入車損險保障範圍。

整體來看,專屬條款共包括3個主險和13個附加險。附加險中,傳統汽車的附加險,新能源汽車隻要滿足條件都可以投保,包括附加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附加車輪單獨損失險、附加車身劃痕損失險、附加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等等。

專屬條款還結合新能源汽車充電使用的特點,開發了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和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既涵蓋本車損失,又包含充電樁等輔助裝置自身損失以及裝置本身可能引起的财産損失及人身傷害;集中解決新技術應用中,輔助設施産生的風險。這是車險首次承保車外固定輔助裝置,是車險領域内的一次創新和探索。

3 算賬

八成保費持平或下降

新出台的專屬條款擴大了新能源車保障範圍,車主們可能會問:新能源車險的保費會上調嗎?中國保協出台專屬條款的同時,中國精算師協會也釋出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

申萬證券研究研的一份報告認為,基準保費基本持平,關注自主定價系數變化。從保費計算公式來看,基準保費=基準純風險保費/(1-附加費用率),新能源車險附加費用率從傳統燃油車的25%下降到15%,本次基準保費相對現行綜改小幅下滑三者險和車損險整體下降0.8%,接近80%保單基準保費下降。

另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純風險費率有所調整,25萬元以下車型隻降不漲,25萬元以上車型部分上漲,但整體不超過3%。考慮到投保車損險和三者險的差異,整體來看占比情況,約50%降價,30%持平,20%上漲。

還有的看法是,近年來的實踐表明,新能源車的賠付支出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之前沿用燃油車條款時,新能源車的費率通常也高于燃油車。盡管基準保費有所下降,但考慮到目前新能源車的出險率、維修費用等較高的原因,使用專屬條款後費率是否下降還有待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