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VMware的認知,最近人們的目光較多地聚焦在其領先的虛拟化技術和紛至沓來的新産品上;以“雲計算”為名的vSphere 4更是首當其沖,成為Virtualization Forum 2009上衆人矚目的焦點。
相比之下,VMware在中國開展已久的研發工作卻不那麼顯山露水,很少人知道,中國研發中心的設立甚至還要早于中國公司數年。也是在Virtualization Forum 2009上,VMware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先生首度全面介紹了中國研發中心的工作,并且将本土人才的培養視為下一步戰略的重中之重。會後,51CTO記者應邀對VMware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李嚴冰進行了專訪。
<b>頂尖産品凝聚中國智慧</b>
采訪中,她很簡潔的一句話就概括了中國研發中心的職能——緻力于VMware頂尖産品的研發。她介紹說,VMware目前有四大産品方向。首先是vSphere,即雲作業系統;第二是vCloud,目标是實作雲的聯邦;二者的差別在于vSphere是底層的架構,vCloud則更接近客戶要實作的功能。第三是View,第四是vApps。中國研發中心參與了以上各産品方向的研發,比如與美國研發中心聯手開發長距離VMotion技術,用以實作vCloud環境下的遷移。“我們的定位是做最新和最核心的産品研發,包括vApps這樣最新的領域也有中國研發中心在參與。”李嚴冰介紹說。
她進而向51CTO記者表示,VMware發展的方向是緻力于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是以也不斷通過收購來充實自身的技術路線。以前段時間剛剛收購的企業級JAVA平台提供商SpringSource為例,VMware在收購後将在保持開源模式的基礎上,加強SpringSource軟體與各類中間件的互動性,結合其它産品創新和開發內建的“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解決方案。“它既可以托管在客戶自建的資料中心裡,也可以托管在雲服務提供商處。幫助客戶快速建構新的企業和Web應用,并在動态、可擴充、具有成本效益的基于vSphere的内部雲和外部雲中運作和管理這些應用”,新技術創新同樣在VMware中國研發中心的視野内。
<b> </b><b>紮根中國 </b><b>研發與市場互動成長</b>
在中國虛拟化技術網絡大會期間,筆者通過采訪了解到,雖然全球主要的虛拟化廠商已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但較多的僅是作為一個新興的銷售區域考慮。不僅本地研發為數不多,甚至有些連服務都是交給代理商或是亞太地區來支援。
李嚴冰向51CTO闡述了VMware“有所不同”的政策,“研發中心很重要的一個戰略方向就是加強和本地市場以及合作夥伴的關系。在中國市場上,無論是伺服器廠商還是外設廠商都有很多業界的領先者,我們需要讓彼此的産品、技術保持良好的相容性,這是VMware非常重視的政策。我們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内與英特爾、惠普、戴爾這樣的廠商合作;另一方面,我們已經開始與很多本地的伺服器廠商合作。”
從VMware近期公布的一系列财報來看,中國市場的成長即使在金融海嘯期間仍然可圈看點,是以李嚴冰認為,在中國市場成長的過程中,研發中心務必要與這種成長産生積極的互動。“作為研發中心的負責人,我最喜歡對總部說的就是你看我們中國有這麼好的市場,這麼強的銷售團隊,應該在研發團隊上也有同樣的重視和投入。我們中國是在美國總部之外最成功的市場、研發團隊互相發展、相輔相成的模式。雖然VMware在印度、歐洲也有各種各樣的研發中心,但可以說中國是惟一的市場以及人才方面都是非常強的研發中心。”李嚴冰說。
<b>未來之争在人才</b>
宋家瑜先生在Virtualization Forum 2009的演講中不僅提到了擴大研發中心規模的計劃,也表達了對人才儲備的迫切需求。但在李嚴冰看來,目前人才緊缺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則是VMware研發中心在數個月内規模擴大了一倍,需求大增;另一點是要想肩負研發頂尖虛拟化産品的使命,對應聘者的綜合素質要求也頗高。
既然虛拟化是一個新興領域,那麼VMware研發中心的擇優标準又是怎樣呢?
“我們看綜合素質,不一定以前非要做虛拟化才行。如果是高端技術人才,我們看重的不僅僅是技術能力,還有他的技術上司才能——不是一個人要去管多少個工程師,而是看重他如何去拉動團隊。”
談到目前中國IT人才的狀況,李嚴冰在感歎高端人才相對缺乏的同時,更多地闡述了自己的願景,“現在我們在各個領域做得很成功,但是下一步如何以中國研發中心為核心,創新一個有規模、有影響力的産品或者是一個産品重要的部分?我們非常渴望有這樣的技術領頭人。”
不僅是研發,VMware産品的實施部署同樣需要大量熟悉虛拟化相關技術的人才。為此,VMware也采取了多種政策來加快本地化人才的培養。
首先是稱為“VCP”的認證教育訓練,這種較為通行的方法可以幫助有一定基礎的IT技術人才通過技能性的産品化教育訓練掌握VMware産品技術。VCP認證雖然主要是面向SI/ISV工程師和最終使用者,但VMware研發中心也将之納入了自己的工程師教育訓練計劃,“對于一個研發人員來講,他可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也要通過使用者級的認證。我們認為,虛拟化作為一個專業領域,讓工程師對自己的産品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給客戶帶來的價值。”
另一種人才培養方式是和學術界、院校以及研究機構積極合作。李嚴冰稱這一VMware的全球政策在中國也已小有成績,“我們今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虛拟化課程,就像大家學作業系統一樣,介紹虛拟化的技術,虛拟化可以做哪些事情,從教育的角度來培養大家對虛拟化的了解,鼓勵大家将來從事虛拟化的研究工作。這個課程原來英文的,今年夏天我們和北大、清華的教授、學生合作,已經把它翻譯成中文了。”
虛拟化技術未來的競争在人才,人才最大的來源就是校園,李嚴冰說。
本文轉自
alifafa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chenghong/240336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