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VMWorld2010想到的Social Media宣傳

VMWorld2010會場歸來,精彩的演講、連軸轉的采訪和氣勢恢弘的展區仍然曆曆在目。“管中窺豹,時見一斑”,且将此行的一些所見所想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

抛開VMware釋出的ITaaS政策及一系列新産品不談,對于Social Media的應用堪稱此次大會的一大亮點。

其次,大會給予部落格和Social Media相當的尊重和重視,以圖為證: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052450.jpg"></a>

會場大廳裡辟出的Social Media和部落格交流區

在大約15-20平米的開放空間裡,布置有一套專業的電視攝像裝置做即興話題讨論的直播(可能是由VMware自身的KBTV視訊組負責拍攝)。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137348.jpg"></a>

大會主會場為部落格預留的專門席位

預留的三行座位在媒體座位之後,提供有桌子和電源,并且每個部落格都能拿到無線網絡連接配接賬号——即使第一排的VMware嘉賓座位也是沒有桌子的。

此外,VMware非常重視圍繞大會對自身參與的Social Media平台進行主動推廣。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216357.jpg"></a>

每個參會者都會拿到一張VMware Social Support卡片

上面這張圖是我拿到的會議資料。此次參會的17000使用者都會得到一張列出七個VMware Social Support項目的綠色卡片。

非但VMware青睐Social Media的平台,微軟在會場展台上也是主打“Twitter”牌。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247295.jpg"></a>

兩塊螢幕分别滾動顯示專家清單和觀點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315885.jpg"></a>

在Twitter上follow微軟專家就有機會獲贈微軟的Zune高清播放器

 走馬觀花地匆匆一覽,雖不能度量這些Social Media方式給參會廠商帶來多少立竿見影的宣傳幫助,但從後繼讀到的文章、部落格來看,開放的姿态确實能更好地引發使用者分享所見、所想。對比國内IT廠商紛紛進駐微網誌、開心網的情況,且作壁上觀,談談個人對Social Media宣傳的一些看法。

作為最常見的手段。在話題開放的Social Media平台上推出形式簡單的抽獎活動可以立竿見影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但能否産生實際效果卻不見得。就拿抽Ipad這件事兒來說,實質是證明了新浪微網誌上有數以萬計喜歡Ipad,而不是虛拟化的使用者(數萬人轉發對微網誌關鍵詞排名帶來的影響其實也是自欺欺人,看看每天新浪微網誌上Top10的熱門話題都是什麼)。

真實的互動才能吸引真實、有價值的關注。Social Media 實際也是一個“人以群分”的虛拟空間。活躍的技術意見領袖會有技術粉絲(比如軟體專家阿朱),活躍的影視明星會有追星族(比如姚晨),很多方法都可以嘗試但是“真”是裝不出來的(唐駿和禹晉永、方舟子的微網誌亦是很好的例子)。IT廠商若要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樹立技術、政策領先的形象,以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方式發起和參與互動尤為重要。現實中我們都不喜歡被人忽悠,SNS中也不外乎如此,即便一開始被品牌或活動抽獎所吸引,誰願意在微網誌上日複一日看到市場人員居高臨下或是故作純情單方面推送那些乏善可陳的内容呢。

像現實的人際關系一樣,Social Media中的影響力也需要時間積累和人品表現,而且不是泾渭分明隻存在于網際網路上。抱着利用的目的,隻向他人索取回應,觊觎其個人資訊的表達,日積月累下來隻會招緻反感,造成惡果之後很難挽回影響。回想這些年來和互動部同僚交流,聽得最多的就是“服務使用者”,使用者怎麼想,版主怎麼想,這也是51CTO社群能積累使用者資源,而不是使用者賬号的根本原因吧。

在VMWorld2010會展上,有的展商沒有采取網絡互動的方式,而是現場主打專家牌,同樣引得觀衆絡繹不絕來交流。有這樣的心态、實力和投入,又何必在意微網誌、SNS、Social Media這樣的概念詞呢?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log.51cto.com/attachment/201009/104453839.jpg"></a>

交流首先是态度而不是形式

在新浪微網誌開賬号已過半年,從最初玩玩看到現在做做小實驗,也為僵屍粉懊惱,也為他人成千上萬的粉絲羨慕嫉妒恨。最後說點觀察微網誌影響力的小心得,以供拍磚:

1.       “關注數”和“粉絲數”的比值

2.       粉絲發表評論的活躍程度

3.       部落客參與其他人話題的活躍程度和表露出的水準

後記:年内将召開的兩項大型技術主題活動,OOW2010 Beijing和 2010Tech.ED在宣傳階段就已啟動了Social Media平台。由此我也熱切地期待并祝願,這些平台能真正發揮交流的作用,而不隻是拉人報名和貼軟文的通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