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ord 2003從入門到精通》第三部分(進階排版)WORD課件Part 0主要内容 Part 1 使用分節符 Part 2 使用分頁符和分欄符 Part 3 格式、樣式與大綱 Part 4 使用模闆 Part 5 使用五大注-腳注/尾注、題注、批注和标注

《Word 2003從入門到精通》第三部分(進階排版)

講師  朱先忠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30/8B/wKiom1Oo2jay9m3oAADkOyq7C7E834.jpg" target="_blank"></a>

節是Word中一個大型的獨立編輯機關,每一節都可以設定成不同的格式。通過插入分節符可以将文檔分成許多節,然後根據需要設定每一節的不同格式。打個比方,分節符就像一道籬笆,将欄格式設定圍起來。靈活使用分節符可以達到最大限度地美化界面,但是此概念的使用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想靈活使用有一定難度。

【提示】預設情況下,整個文檔即是一節。節在許多界面中普通存在,但許多初級使用者對之視而不視!

節格式類型:

①“下一頁”:插入一個分節符,新節從下一頁開始。光标目前位置後的全部内容移到下一頁面上。

②“連續”:插入一個分節符,新節從同一頁開始。光标目前位置以後的内容将成為下一節的内容,但其内容不轉到下一頁。

③“奇數頁”或“偶數頁”:插入一個分節符,新節從下一個奇數頁或偶數頁開始。光标目前位置以後的内容将會轉換到下一個偶數頁/奇數頁上,Word會自動在偶數頁/奇數頁之間空出一頁。

【提示】對于單欄文檔來說,插入一個“連續”類型分節符相當于插入了一個硬回車符;對于多欄文檔來說,可保證分節符前後兩部分的内容按多欄方式正确排版。(例如一個多行的段落,先分欄,然後選擇某位置插入“連續”類型分節符,觀察郊果。)

可以對不同的節設定不同的格式類型:

1.      頁邊距

2.      紙張大小或者方向

3.      頁面邊框

對于兩個連續類型分節符圍起來的節,且此節是一個頁面内容的一部分,沒有效果。想有此效果,必須確定目标頁是單獨的一個節。

4.      垂直對齊方向

對于一個内容未滿的頁(在一個獨立的節中),此郊果明顯;對于内容滿的頁效果不明顯。

5.      頁眉和頁腳

【提示】論文處細講,在此先提一下,略。

6.      分欄

【提示】不同節進行不同的分欄試驗示範,後面分欄處詳細讨論。

7.      頁碼編排

【提示】結合頁眉和頁腳,将在後面的論文制作處細講,在此先提一下,略。

8.      行号

9.      腳注和尾注

【提示】如果你想在頁面視圖或大綱視圖中顯示分節符,隻需選中“常用”工具欄中的“顯示/隐藏編輯标記”即可。

Word具有自動分頁的功能,即:當鍵入的文本或插入的圖形滿一頁時,Word會自動分頁。當編輯排版後,Word會根據情況自動調整分頁的位置。

軟分頁符需求情形:有時為了将文檔的某一部分内容單獨形成一頁,那麼可以插入分頁符人工分頁。

插入軟分頁符方法:

①菜單“插入”-“分隔符”,選擇“分頁符”,點選“确定”按鈕。

②通過Ctrl+Enter組合鍵開始新的一頁。在普通視圖下,人工分頁符是一條帶有“分頁符”三字的水準虛線。如果想删除分頁符,那麼隻要把插入點移到人工分頁符的水準虛線中,按Delete鍵即可;而自動分頁符是一條水準虛線,不能人為删除。

軟分頁符和硬分頁符外觀差別。

分欄即是把一段文本分成并排的幾欄。預設情況下,隻有當填滿第一欄後才移到下一欄。使用場景:報紙與雜志的綜合排版(且實際需求較為複雜)。

插入一個分欄符就可以把在分欄符之後的内容移至另一欄。如果你的文檔分欄數為1(就是說沒有分欄),其效果和分頁符沒什麼表面上的差別,看上去和分頁符效果差不多。

在“分隔符”對話框中如何選擇:

1.若在不同頁中選用不同的分欄排版,則單擊“分欄符”選擇“下一頁”;

2.若在同一頁中設定不同的欄數,則應選擇“連續”,然後打開“格式”菜單,單擊“分欄”指令,選擇相應欄數即可;

3.偶數頁/奇數頁:分别表示此種分欄設定在“偶數頁/奇數頁”中生效。

【提示】

n      隻有在“頁面視圖”下才能正常顯示分欄的效果,其他視圖均不顯示或者顯示不正常。

n      根據頁面設定(紙張大小及頁邊距)的大小不同,可以設定的最大分欄數各不相同。

n      簡單情況下,分欄符可以當軟分頁符使用。

首先,選中需要分欄的文字或段落,或者定位插入點于要分欄的文檔或節中:

n      通過工具欄上的分欄按鈕粗調

n      通過“格式”菜單下分欄指令—細調

n      整體分欄

n      局部分欄

n      插入點之後分欄

n      按節分欄

n      同一頁面上能否實作不同的分欄塊?

n      能否實作跨頁分欄?

n      能否實作欄中欄?

n      分欄與打字的先後順序?先選文字後分欄和先分欄後打字。

n      分欄後的段落調整技巧有哪些?

n      如何給縱向文字分欄?

n      去除分欄的哪些方法?

n      回車符在分欄中的影響?

n      文本框裡的文字能否使用分欄?

n      表格裡的文字能否使用分欄?

n      能否實作按欄分頁?

1 格式:每一種對象出現在文檔中時都有其預設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設定去更改它的外在表現形式。更改對象的外在表現形式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格式化過程簡稱“格式化”。

2 為什麼要引用樣式?當我們把一處的格式應用在其它位置時,當數量多的時候則很難操作,而且後期更改也很繁。

3 樣式:格式的集合。

[技巧]格式刷可以跨文檔使用,快捷鍵也可以。

4 格式和樣式的關系

n      樣式來源于格式,它是特殊的經過內建的格式。

n      樣式是格式,是特殊的格式;但不能說格式就是樣式

n      都是為了格式化對象

n      隻不過格式需要一步一步的分别格式,而樣式可以一步到位

5 樣式的優點與不足

1 使用“樣式和格式”視窗

2 樣式分類

3 内置樣式與自定義樣式

4 修改樣式

5 清除樣式

6 樣式的保護

7 樣式與模闆關系

8 樣式定位

結合試驗長文檔“第3章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03”。

提綱挈領、表明閱讀物的大緻内容,使讀者一目了然看到文檔的主要内容便于查閱、查詢我們需要的資訊通過目錄中标注的頁碼很快的定位到我們需要的位置。

組成要素:1 編号、符号;2 标題;3 前導符;4 頁碼。

如果把一篇文檔僅僅是看成由目錄+正文構成的話,并沒有嚴格的制作順序。

以上幾種方法可以混合使用,不局限于一種方法,但以标題樣式法居多。

1.       純手工制作法

2.       清單樣式法

3.       标題樣式法

4.       大綱級别法

5.       域法(目錄項域)

【技巧】

n      制表符和分欄在目錄中的使用;

n      将目錄域變成靜态的文本。

(一)文本目錄

(二)圖表目錄

(三)引文目錄

概念:索引是揭示文獻内容出處,提供文獻查考線索的工具書。

作用:索引揭示了一書、一刊的基本情況,如篇目、文句。可以深入、完整、詳細、系統地為讀者提所需文獻的具體線索,大大加快資料的檢索速度;将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事項(可以是人名、地名、詞語、概念、或其他事項)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編排起來,以供檢索的工具書。

在出版業索引的分類:

(1)圖書索引,按其索引的對象分為字句索引、主題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等等

(2)報刊索引,有綜合性的和專題性的兩種,如《全國報刊資料索引》、《全國報刊文學論文索引》等。

我們主要講解的是針對某一本書、某一篇文檔而進行的索引操作,不考慮多本書或多個文檔的索引操作。

1.      标記索引項—手動标記和自動标記

[注意]如果文檔中沒有任何的标記項,則無法進行索引,也無法生成索引目錄。

自動标記的前提:必須先建立一個可以稱之為索引詞條的word檔案。

2.      生成索引目錄

由索引标記項而生成的目錄稱之為索引目錄。

【補充】結合前面的分節符,不同節可以設定不同的腳注和尾注。

在國文書、小說或者論文中,經常會看到腳注和尾注。它們用于為文檔中的重點和難點提供解釋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說明。

腳注文檔内容的注釋,通常位于頁面底端或者文字下方;

尾注引用的文獻,通常位于節或者文檔的結尾處。

組成:注釋引用的标記(通常位于注釋引用文字的右上角);對應的注釋文本。

腳注/尾注操作主要包括:添加、檢視、編輯和删除、腳注與尾注的互相轉換。

1、如果沒有顯示螢幕提示,則單擊“工具”菜單中的“選項”指令,打開“選項”對話框,在“視圖”頁籤中選中“螢幕提示”複選框即可。

2、删除注釋時,在文檔中標明要删除的注釋的引用标記,按Delete鍵,則在删除腳注或尾注引用标記的同時,頁面底端的注釋也随之删除。如果删除了一個自動編号的注釋引用标記,Word會自動對所有注釋進行重新編号。

3、腳注與尾注的互相轉換。

有兩種方法:

1)轉換一個或多個注釋

    (1)切換到普通視圖下,單擊“視圖”菜單中的“腳注”指令。如果文檔同時包含腳注和尾注,在出現的提示消息中選擇“檢視腳注區”或“檢視尾注區”。

    (2)在視窗底部的注釋窗格中,選擇“所有腳注”或“所有尾注”。

    (3)滑鼠右鍵單擊希望轉換的注釋,然後選擇“轉換為尾注”或“轉換為腳注”。

    2)将所有注釋轉換為腳注或尾注

    (1)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引用”級聯單中的“腳注和尾注”指令;

    (2)在“腳注和尾注”對話框中,單擊“轉換”按鈕;

    (3)在“轉換注釋”對話框中,單擊標明需要的選項後單擊“确定”按鈕。

4、腳注與尾注的定位技巧。

5、腳注與尾注的列印。

題注主要用于給文檔中的圖形或者表格編号、注釋,進而起導航作用以便于作者講解。

n      添加-手動方式和自動方式

n      浏覽-結合“按對象浏覽”按鈕

n      編輯

n      删除

n      列印

n      編号不随圖檔/表格的移動而移動,除非同時選中圖檔/表格和相應的編号

n      編号或圖檔/表格不随對方的删除而删除

n      圖檔/表格編号是按圖檔/表格插入的先後順序而編,非按位置而編。

n      編号預設是能列印出來的。

n      當某個編号被删除後,其餘的編号不會自動發生變化。如果需要,需要手動更新可以選中相應的編号,右擊滑鼠---更新域。

【注意】批注不會更改文稿的源文,隻是提供建議或意見等,即“隻批不改”。

文字批注、聲音批注和手寫批注。結合審閱工具欄和Word菜單及工具欄的“自定義”操作。

【注意】當對已經添加的使用者的姓名或縮寫進行更改時,僅會對更改之後的批注産生影響,不會對在更改姓名或縮寫之前文檔中已存在的批注進行更新。

n      添加批注

n      編輯批注

n      隐藏/顯示批注-兩種方法

n      删除批注

n      列印(結合“列印”對話框)

n      定位

作為Office繪圖工具欄中自選圖形的一員,标注主要應用于幻燈片課件制作、漫畫制作及其他更廣闊領域,适用于所有Office軟體(不僅僅Word)。

n      插入

n      浏覽

本文轉自朱先忠老師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blog.51cto.com/zhuxianzhong/1430034,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