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雲”提升企業的協同工作效率

<b>用“雲”提升企業的協同工作效率</b>

“雲”是一個說得太多,甚至說得玄妙的概念了,其實說得最白的了解,是大企業大量的計算和存儲的建設,出現了閑置的資源,而小企業,由于财力有限無法進行大量的建設,又需要這樣的資源。大企業就可以把自己的閑置的資源拿出來,出租給缺少資源的小企業。

當然這些必須要用網絡形成一個管理體系。

而随着“雲”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基于“雲”平台建設起來,提供資源支援的不再是大企業,它可能由專業的“雲”服務企業提供,形成專業的“雲”平台,而提供的服務也遠不再是計算和存儲,這個平台的能力會更加豐富。

對于“雲”的模式來提升企業效率,我以為統一的視訊會議體系是一個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我們都知道,出差是一個企業必須面對的大問題,很多事需要面對面溝通,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企業家,把飛機當成了“飛的”,很多時間有精力都是消耗在路上,這對于一些小企業而言,差旅費用就是一個重要的成本。要降低這塊成本,通過視訊會議是一個有價值的手段,有相當一部分的交流都可以視訊會議來實作,這樣既減少了成本,又基本保持了交流的順暢。這種模式已經在很大企業中廣泛開展了,但是一些中小企業這種模式卻開展的并不好,不是不需要,而是建設成本較高,中小企業沒有能力自己建設一套高品質的視訊會議體系。

能不能建設一套遠端會議的體系,實作多個小企業的共享,這些小企業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前期建設,當需要時,隻需要支付使用費。說得更白一些,這就是一個計程車的體系,使用者并不出錢購置車輛,需要時打的付車費就可以了。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遠端會議體系一直是聚集在技術領域,通過寬帶技術、壓縮技術提高遠端會議的仿真度,提高圖像傳輸的品質,盡可能通過低帶寬傳輸,減少網絡建設成本。而目标使用者群都是指向具有強大經濟實力的大企業。并沒有在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上有所突破,長期以來,對于遠端會議雖然很多小企業都有興趣,但是因為經濟實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家隻能遠遠的觀看。

近年來,随着技術的成熟,遠端會議發展一個新的概念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就是“統一會議”它是以統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會議服務模式,它能讓商務人士在不受時間和地點束縛的情況下,通過網絡輕松獲得資料、圖像和聲音,進而實作自由通信。這意味着,無論商務人士身處何處,隻要有一部手機,一部電腦,即可完成“統一會議”,實作即時協作。

統一會議不僅是可以通過遠端視訊實作視訊會議,它還把多種技術整合起來,實作商務辦公的共享和交流,完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

然而我們發現這個概念提出與推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進展并不特别順利,這不是技術的問題,恰恰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如果使用者也還是需要用較大的資金,建設一套統一通信的平台,也還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這要求企業先做一筆較大的投入,然後才能開展服務,這對于資金壓力較大,又沒有有嘗試過統一會議的企業而言,等待和觀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我相信未來的統一會議的根本突破不是技術問題,事實上現在技術已經較為完善了,它的突破的根本是商業模式的問題,能否建立起一套簡單、便捷、初期投入低的商業模式,将一個成本較的平台,提供給更多的使用者使用?必須建立起一個綜合性“雲”會議的模式,這個模式中由平台建設商投資建設一個“雲”會議的平台,因為這是一個專業的服務商,由它建立的平台,在技術上一定是強大的。它将這個平台解剖成多項服務,對于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服務,根據使用者使用服務的不同,收取服務費用。使用者一次性的投入很小,但是因為這個平台建設時,采用了最完善的技術,使用者得到的服務體驗卻是最好的,而且平台提供商也能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術,完善平台的品質,這些企業永遠不會面臨技術老化和落後問題,永遠享受最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使用者永遠是得益者。

目前中國還缺少較為完善的“統一會議”服務公司,大部分相關公司還是停留在賣産品與賣技術的層面上,這是我們該領域發展較慢的重要原因。最後我在該行業一直尋找商業模式有所突破的公司,印象裡隻有全時采用了遠端會議服務的模式,是一種不是賣産品而是賣服務的模式。我想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提供菜單化的定制服務,形成多層次的服務支撐,滿足不同客戶的服務需求。這一市場還存在巨大的空間,需要更多企業共同加入,來推動完善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項立剛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xiangligang/53083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