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家庭私有雲計劃-4

 嗯,放假期間,兩天沒寫文字了。

這兩天練車,又去三橋去看了看車,這車主要是為了送孩子上下學用的,西安冬天冷,不想娃娃遭罪。

主要還是給太太開,我比較懶,雖然也學,但是僅僅是作為Backup而已。

車早就能買了,但是我是學IT的,對于車子這類機械的東東有點搞不懂,是以接受起來比較慢,一直就沒買,這次如果不是娃娃需要了,還提不起這個興趣。

這選車我也是嚴格按照系統需求分析理念來選的。油價漲了,省油為第一要務,我們呢,比較務實,不喜歡拉風,但是家裡人多,逢年過節要拉7、8個人,是以需要個空間大點的,七座的車,還有,工薪階層,不喜歡花太多錢買車,太貴的車,開出去撞了也可惜,預算也就控制得不多。

這就麻煩了。又想省錢,又想省油,又要大空間,這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嗯,努力找找,還真找着了。

最開始我們看的是五菱宏光,但去車城看實車,20分鐘就否定了。内飾太次,面包車嘛,雖然殼子很拉風。還有,4S店太拽,我們爬上爬下20分鐘,居然就沒有一個店員過來招呼一下,我這是要花錢呢,他都不甩我,那以後我要是修車,還不得跪地上求他?PASS。當然,宏光是個油老虎也是罪過之一。

嗯,我買東西比較喜歡做功課,就是購買之前,開始在網上惡補這個産品的知識,概念、名詞、名額、性能、配置,等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口碑和競争對手分析。

總之,力争自己在一兩周之内,要成為這個産品的專家,達到可以和老鳥對侃的地步,裝都要裝成高手,呵呵。不然,别人問你買了個啥,你啥都不知道,很丢人的。

現在網絡不太平,槍手橫行,公衆呢,有時候資訊量有限,很容易誤導,就和前兩年有人罵我的書一樣,呵呵,車市也不例外。

我查了半天,我勒個去,連寶馬750都有人罵,所有車型無一例外,誇的罵的一大堆,整個一“洪洞縣裡無好人”了。後來了解了半天,哦,每個車型都有其競争對手,為了賣自己的車,車行的人,或者說他們請的朋友,總是誇自己的,罵對方的,一個人,在自己的車型論壇是炒手,到對方論壇就是槍手了,大家彼此彼此。呵呵。原來網絡槍手還挺普及。

這個要客觀地看,我的習慣是好的壞的都看,一味吹噓固然不好,但是,你總得給商家一個正常的發言管道,不能商家說的都不可信,反而,商家吹出來的車子的優點呢,一般都是産品設計時針對競争對手的弱項特别突出設計的,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另外呢,也要客觀看待批評意見,那種說哪個4S店服務不好或者别的什麼不靠譜的理由就開罵的,還是算了,槍手味太重,不看。但是,我喜歡用統計辦法,即一款車型如果老有人批評一個點,這基本上屬于确實是有缺點,要小心。

還有呢,槍手文也不是不能看,很多槍手罵一款車的時候,其實是為了推另外一款車,嗯,一看就是競争對手的槍文。這個也要客觀看待,看一款車也不要看死了,順着槍手給的傳送門,進去看看競争對手也不錯,咱不多幾種選擇嘛。呵呵。

是以啊,當五菱宏光挂掉,我順便就溜進它的競争對手店裡看看。

一般5~8萬有幾種選擇啦,其實我的需求還是能滿足的,森雅M80、江淮和悅RS、普力馬等等。

現在還沒敲定,但意向基本是森雅了。為啥,它有三個缺點,外形太醜,這個可以用加頂上行李架和尾翼修飾,内飾太醜,加座套啦,後輪連接配接杆容易斷裂,這個可是要命的行當,不行。不過呢,網上罵這條的不多,有點半信半疑,還有就是我搜集到的說它最低資料是35000km後斷裂,這個自己小心一點,每3wkm後主動跑4S店換一下,應該問題不大,事實上,4S店的記錄是15萬km無事故,這個我也信,就算是吹噓,10萬應該有,畢竟是一款公開賣的車嘛。

我買東西一般首先關注缺點,但是我會客觀分析,你的缺點我能忍受不,能忍就無所謂,剩下的就都是優點了,呵呵,森雅省油,百公裡5.6哦,空間大不說了,面包車的底盤嘛,7座,前置後驅,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噪音大,但爬坡能力好,适合我住的位置,後輪随動,最小轉彎半徑4.7米,這個我最看重,城市停車,車位小的很,轉彎半徑大的,進都進不去。

還有一個我認為,出于安全性考慮,車體還是大點好,太小的車子,比如說熊貓和樂馳,天天吹自己有多安全,但你就那麼大一點,我怎麼都覺得不靠譜,車子大點,撞得時候回旋、變形空間就大,怎麼看都要安全一些。

嗯,暫時這麼多吧,基本上就是我前期做功課的結果。

呵呵,寫IT文章能寫成汽車槍手文,我發現自己還很有才。

其實不是啦,我是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在執行這個實驗計劃的時候的采購方式,基本上和上面差不多的流程。精确控制需求和預算,隻選擇最合适的,不選擇最貴的,務實,不追求拉風。簡單說就是:反對一切形式主義。

還是要補充幾點:

這個計劃不讨論軟體版權問題啊,我這個是實驗性計劃,沒有商業目的,不會從中獲利的,是以我肯定到處找可用的軟體來解決問題,實在找不到的,我自己寫。這中間肯定沒有軟體預算啦。

如果以後哪個軟體的作者,認為我侵犯了他的版權,可以Email我提出來,我可以修改計劃,拿掉你的産品,換用你的競争對手的産品,或者我自己寫一套替代方案來開源。本來我搭配解決方案用到你的産品,其實就是無形中在做廣告了,自己考慮吧。

是以,回帖的時候建議不讨論這類話題。

還有就是這個主題我寫得比較散,基本上是想到哪寫到哪,因為這是實驗,我希望不局限自己的思維,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而不是糾結細節。

我希望這是一個互動的主題,方案和思路是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完善的,是以希望大家多讨論。

這不,51CTO兩個網友就提出意見了。我一一予以回答:

主體功能就是家用NAS,是以硬碟位的多少很重要。

另外要是基于網絡的話,百兆有線或者150M的無線都會是瓶頸的。特别在傳輸高清視訊檔案時,與USB,ESATA相比較,傳輸時間都是量級的差距。

建議你可以上一些高清網站論壇轉轉,希望有所幫助。

如果看我的第一胎伺服器呢,基本上确實是一個NAS功能,但是我想要的,恐怕比NAS要廣得多,是以我沒有選擇嵌入式NAS産品,而選擇了開發能力更強的X86平台。

硬碟位确實是我糾結的地方,我前天的文字說了,确實很糾結。這個我回頭會講。

網絡帶寬确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剛開始沒考慮到,直到發現1080P的畫面傳送慘不忍睹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現在我都還在考慮方案。

高清論壇看起來不錯,我得去惡補一下。

硬碟的備份是個大問題,我也很糾結,正在琢磨方案呢,但是,肯定不是RAID啦,我有自己的理由,回頭會講。

是否完全支援虛拟化呢,我不太看重,為啥,一台小機器幾百元錢,二手更便宜,但是現在Intel等廠商還把CPU虛拟化作為噱頭和賣點,導緻價格虛高,CPU的價格差足以買台小機器了,我有真實的,為啥還要虛拟?

但不絕對,如果以後價格降下來,我可以考慮。

嗯,先這麼多吧 。

還是接着上文說我糾結的硬碟問題,應該說,我一開始考慮的就是RAID,總想着在預算充足的時候,做個RAID0+1,或者RAID5,這樣硬碟多安全啊。

但是,後來否了。

為啥,我精确厘清了自己的需求,我發現我對于備份是需要的,但熱備就未必了,企業級應用,需要長期高品質的服務環境,保證随時線上,但我這是家庭哦,停個一天電都是很正常的,一年起碼幾次,沒意義。

還有,家庭使用者,一半天用不成電腦,死不了人的,大不了出去遛彎好了,事實上,我大多數時間伺服器在自己BT,我去操作的時候畢竟也是少數。

還有就是,我的資料也不是真的那麼重要,家庭圖書館裡面的東西,丢了也無所謂,再Down好了,也死不了人嘛。

關鍵還是RAID太貴了,這不僅僅是幾塊硬碟的問題,而是這幾塊硬碟同時在加電工作,壽命都差不多,這成本就高了。

是以我最後考慮的備份方案是這樣的,非熱備異步備份,簡單說,我去淘寶買個硬碟盒,上個大硬碟,硬碟盒要有休眠政策,比如15分鐘不通路就休眠了,這對硬碟壽命有好處。

我使用一些備份軟體,将關鍵幾個目錄每天一次定時備份到備份硬碟裡面,這個備份硬碟其實一天就開這麼幾分鐘的機,壽命會很長的。至于硬碟壞了的損失,一天以内的資料損失還是承受得起的。

還有就是這個備份計劃我都不打算現在弄,我一年以後弄,将兩個硬碟的壽命拉開一年。畢竟今年新拼的機器,硬碟一年内壞的可能性極小。

還有我是家庭使用者,考慮将伺服器以後單獨放個地方,平時人不去碰它,這也是延長機器和硬碟壽命的好辦法。

硬碟盒很便宜的,大概一百多元錢,剩下就是個硬碟價嘛。

至于以後資料多了,硬碟盒也備份不下怎麼辦,我的想法是資料分級,電影、音樂類的随看随丢,畢竟沒人喜歡老看老電影,重要資料不會很多,做長期儲存就好了。

當然,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需要海量存儲了,我也有方案,準備使用工控機箱,裡面差不多有11個硬碟位,裝個小主機闆,然後上硬碟,這也是解決方案。不過此時,我肯定要上機櫃了。

如果上了機櫃呢,我考慮換個地方放,我有個城中村的朋友說家裡要增蓋房子了,我和他商議,投點錢,給我一小間,把機櫃丢裡面去,呵呵。他平時不管,隻要停電了負責給我重新開機就好了,這也是解決方案。當然,這取決與以後電信的帶寬是否增加了。

我還是那個原則,一切從省錢出發,搭配低成本解決方案。必要時候,降低标準和要求,滿足成本目的。畢竟,工薪階層花點錢不容易,要質優價低才行。

嗯,先這麼多吧,累了,休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