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加尾注
将滑鼠光标在需要插入參考文獻的位置,點選“插入”菜單,選擇“引用”,接着選擇“腳注和尾注”,彈出“腳注和尾注”視窗;
點選“尾注”,選擇“文檔結尾”,編号格式選擇1,2,3,接着出現下面的畫面;接着編輯出現文檔結尾的尾注,編輯完成後如圖;
2、 交叉引用的操作
“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類型為“尾注”,引用内容為“尾注編号”(隻能選“尾注編号”而不能選“尾注編号帶格式”,否則後來交 叉引用加上的方括号不是上标格式),選中需要的文獻1。(注:若你後來又在前面的文檔中插入新的尾注,這時後繼的尾注會自動更新編号,但“交叉引用”不會 自動更新(隻是個連結而已)。為此可以按“ctrl+A”選擇所有内容後,按“F9”鍵就可以完成手動更新)
3、将文中和尾注編号加上方括号
(1)用滑鼠或者“Ctrl+Home”回到文檔的起始位置;
(2)菜單“編輯”,“替換”或者直接用“Ctrl+H”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
(3)在“查找内容”文本框裡面輸入“^e”(若是腳注時為f),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尾注、腳注都是它,當然也可),然後點選“全部替換”效果如下:(一定要區分中英文全半角,另外建議最好都引用完成之後再加方括号,否則會出現一層層方括号)
4、繼續操作,對交叉引用的序号進行處理
文中和尾注的标号都已經加上了方括号,但是交叉引用部分還沒有加上。
(1)菜單“工具”,“選項”,“視圖”頁籤,在“顯示”部分點選“域代碼”,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鍵“Alt F9”顯示域代碼,可以看見交叉引用的部分已經變成了代碼;
(3) 在“查找内容”文本框裡面輸入“^d NOTEREF”,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并将光标置于該文本框中,然後點選“進階”按鈕,再點選“格式”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樣式”,接着會打開“查找樣式”對話框,選擇“尾注引用”樣式;(用後需取消才能再次用)
(4)完成上述工作後,“查找和替換”對話框的内容變為下圖,注意“替換為”文本框下面的“格式”一行;
(5)點選“全部替換”,在菜單“工具”,“選項”,“視圖”頁籤,在“顯示”部分取消選擇“域代碼”,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鍵“Alt F9”取消顯示域代碼,效果如下:
5、是尾注分隔符的去除
工作還沒有完成,不難發現在文檔的結尾的尾注上面有一個橫線,這是尾注分隔符,去除辦法如下:
(1)将文檔視圖切換為“普通視圖”,方法是點選螢幕左下角的第一個按鈕;
(2)菜單“視圖”,“腳注”(或輕按兩下文中引用處數字),效果如下;
(3)在“尾注”下拉清單框裡面選擇“尾注分隔符”,然後選中分隔符橫線,删除它;
(4)在“尾注”下拉清單框裡面選擇“尾注延續分隔符”,删除(當尾注出現跨頁的情況是會用到“延續分隔符”的);
(5)再回到“頁面視圖”即可
6、對尾注格式進行修改
下面的工作是如何對尾注的格式進行修改,預設情況下“尾注文本”樣式是不出現在“樣式和格式”任務窗格的,這時候要修改其格式:
(1)将尾注文本選上,在“格式”,“樣式和格式”或文檔的右面的“樣式和格式”任務窗格裡面的“所選文字的格式”裡面會出現“尾注引用”,點選右面的向下按鈕,選擇“修改”,這樣就可以修改“尾注引用”的格式了;
(2)如何讓“尾注引用”樣式出現在“樣式和格式”任務窗格“請選擇要應用的格式”裡面呢?在“樣式和格式”任務窗格右下角的“顯示”下拉清單框裡面選擇“自定義”,出現“格式設定”對話框;
(3)在“可見樣式”裡面選擇“尾注引用”,或者點選“全部顯示”按鈕,然後确定。這樣“尾注文本”樣式就出現在了“請選擇要應用的格式”裡面,修改其格式的方法和修改其他樣式的方法相同;(如果感覺尾注數字元号偏小,可将之改為正文樣式或直接清除格式)
7、對連續的文獻的引用
有時候在文的一個位置需要引用多個文獻,形如“文獻[1-5]”,這樣的格式該如何實作呢?用尾注在文章同一處插入多個參考文獻,例如[1][2][3] [4](加方括号方法同前),要把它變為[1-4],并且不改變後面尾注的順序。方法是用尾注插入四個參考文獻後, 手動選中不要的中間部分并将字型格式選為隐藏文字,然後輸入“-”即可。(逗号或其它符号分隔的類似)。
參考
沒有整理與歸納的知識,一文不值!高度概括與梳理的知識,才是自己真正的知識與技能。 永遠不要讓自己的自由、好奇、充滿創造力的想法被現實的架構所束縛,讓創造力自由成長吧! 多花時間,關心他(她)人,正如别人所關心你的。理想的騰飛與實作,沒有别人的支援與幫助,是萬萬不能的。
本文轉自wenglabs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arxive/p/5243396.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