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近日,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經濟學界、企業界和新聞媒體的代表近400人參會。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厲以甯,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人大财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中央農村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财經上司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等,就“新時代的中國經濟”發表演講。

李偉:經濟增長從量變到質變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

李偉表示,二戰以後的一百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隻有13個成功邁入高收入行列,這13個經濟體有一個共性特點,就是經濟增長都實作了由量到質的轉型。我國目前處在從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關鍵期,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三大攻關期,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紮實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苗圩:全球科技、産業革命方興未艾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

苗圩在演講中說,新工業革命蓬勃興起,智能制造成為新一輪全球産業競争的制高點。縱觀世界工業發展的曆史,在機械化、電氣化和資訊化引領的三次工業革命後,以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

主要發達工業國家基于各自的比較優勢,積極探索适合自身發展的最佳路徑。美國以一批全球領先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為先鋒,加快資訊技術向傳統制造業的滲透和應用,發展工業網際網路,走出了一條“網際網路+制造業”的發展路徑。

相對于工業發達國家,我們的發展環境更為複雜,任務更為艱巨。無論是制造業向高端發展也好,無論是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也好,都要循着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一步一步地發展,不可跨越一個階段,直接進入後一個階段,更不能一窩蜂、一陣熱、炒概念,而是真正做好目前的事情,落實到提升制造業的品質和效益上來。

李萌:科技革命帶來賽道轉換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萌

李萌在演講中提出,目前,全球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孕育興起正在加速,新一代資訊、綠色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科技群體突破、加快應用,成為催生新興産業的強大引擎,相關領域的産業變革已在國際競争中日益顯現。

庫恩認為,科學革命是一種範式轉換,是一種非積累性的變化,這是科技革命和科技進步的本質差別。可以說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是比賽場地和規則的重大轉換。抓住機遇,我們就可能成為新的競争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發展方式的重要引領者,在實作範式轉換中擺脫在傳統“賽場”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張瑞敏:網際網路颠覆傳統管理理論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張瑞敏指出,網際網路把傳統的經典管理理論颠覆了,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改變管理模式。某種意義上,這為我們中國的企業提供了機會,因為對西方很多企業來說,他們曾經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模式,在今天已經不是資産而是負債。

網際網路帶來的是與使用者之間的零距離,它是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也一定是分布式的。而且現在資訊是對稱的,資訊對稱的情況下,企業是沒有邊界的。流水線和科層制在網際網路時代都被颠覆了,但直到今天為止大部分的企業管理模式還是流水線加科層制。

在海爾,我們去掉了一萬多名的中層管理者,企業變成了一個創業平台,也就是說我們不是給員工提供一個工作崗位,而是提供一個創業機會。過去企業家精神,就是熊彼特所說的創造性破壞。但是它主要還是聚焦企業的上司者,這個上司者是否具有這種精神。但是我們把它變成像德魯克所說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我們形成了一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創業家的一個平台。

高紅冰:數字經濟體是未來國家競争力

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聚焦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

高紅冰指出,過去的100多年是“大西洋時代”,大西洋兩岸的北美和歐洲帶領全球走進工業時代。未來,太平洋兩岸的亞洲和北美将帶領全球進入“太平洋時代”。“太平洋時代,中美兩國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國建設全新技術、商業基礎設施,如移動支付、電商等,帶來颠覆式變革。而美國現有商業、技術基礎設施完善,基礎設施更新成本高,以漸進方式推進新技術應用”。高紅冰認為,“中國方案”取得的跨越式發展,對“一帶一路”沿線開發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工業經濟孕育出跨國公司,而數字經濟孕育出數字經濟體。數字經濟體是資料驅動、平台支撐、開放協同、普惠共享的。截至2017年11月10日,全球十大科技網際網路“數字經濟體”市值高達4.5萬億美元,而十大傳統跨國公司僅有2.9萬億美元。更令人吃驚的是,十大科技網際網路“數字經濟體”的平均年齡僅有22年,而十大傳統跨國公司為129年。高紅冰強調,更為重要的是,數字經濟體是中國實作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球數字經濟前進的腳步并未停下,數字經濟體将成為國與國之間競争的核心力量。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1-23

本文作者: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