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朝”起“朝”落,這是亘古以來不變的真理,沒有任何的朝代能夠經久不衰,中華數千年曆史,經曆的朝代數量衆多,縱使有如何繁盛的朝代,又有哪一個能夠躲過滅亡的結局呢?

不過,在觀察所有的朝代滅亡的緣故,竟然可以驚奇的發現其中有一驚人的相似之處。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看。

一般來說,當一個朝代剛剛興起的時候,其君主大都是很清廉的明君,而一個王朝的末期則是會變得非常腐敗。而這就是朝代衰亡的緣故,不隻是說帝王,更是說那些官員!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富有的時期,但同時它産生的腐敗也是非常嚴重。積貧積弱的局面逐漸加重。而在明朝時期,宦官當道也就是閹人太監把持朝政,設有東廠,其腐敗也可想而知。而清朝時期的繁榮則是建立在閉關鎖國之上,以及後來被各種侵略,國家無力顧及官員,其腐敗也可想而知了。其他朝代同樣存有各種問題,總之,沒有最腐敗,隻有更腐敗。

古代的腐敗,傷害的是百姓。百姓從來都是用來剝削的,這是古代統治者的共識,甚至也是那些奴才們的共識。并且,在暴政下,人民沒有出路,沒有财路,沒有活路。官逼民反,于是暴政死于“無道”。

道,差不多就等于我們現在說的天理、真理或者合理吧。現代的“道”就是自由民主人權。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下面便用明朝作為一個例子,講解一下古代官員是如何牟取霹靂的。

俗話說,“千裡做官隻為财”、“紗帽下面無窮漢”。身為貧民出身的朱元璋,自然是對那些好于壓榨百姓的官員恨之入骨,于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便對其官員進行壓制。

據《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财政與稅收》一書中指出,當時的明朝官員所得到的實際收入,僅僅隻是相當于其名義俸祿的4%左右。這也難怪《明史》中會發出“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弱此者!”這樣的感歎。

究竟官員俸祿有多“薄”呢?下面一個官員的事例便足以說明。

據《明史·列傳第一百十四》記載:“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其中描述的官員名為海瑞,作為官員的他,竟然在母親生日壽辰之時,隻能給她賣兩斤的肉,這樣的事例,足以證明那些遵紀守法的好官員的真實情況。

然而,卻還是有好多的官員忍不住清廉,而是千方百計的要做“吸血鬼”,從百姓的身上吸取錢财。

驿站便是明代官員們的一個牟利好去處。驿站,原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們,途中食宿以及換馬的場所。還有邊疆防衛軍傳遞資訊,始為古老海關、水師、海軍所管。

而明代在全國皆建有驿站,稱之為驿遞,每隔十裡置鋪,而鋪有鋪長;并且六十裡設驿,且驿有驿丞。并沿線每60-80裡設一個驿站,在全國共有驿站1936個;不僅如此還設立了急遞鋪和遞運所,加強了物流資訊。驿站也保留了接待出公差的官員的職責。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夏萬曆以後,驿站制度的弊窦叢生,大小官員往來于道路時,任意勒索夫、馬,而且公器私用,“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地方官吏還任意的克扣驿站經費。

當時禦史方震孺說:“至若驿遞,夫隻有此數,馬隻有此數,而自有東事以來,軍情旁午,差官絡繹,奚啻百倍于前。而欲其照舊支撐必無幸也。臣所經過,自通州次抵山海,見夫頭、馬戶以及車戶,無不泣下如雨,不忍見聞。而瘦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勝計。”

除了驿站,按明初規定,全國的商戶都有向政府提供各種物品的義務。而這也成了官員剝削的機會。

中國曆史上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一驚人相似之處?說出來你别不信

為此,高拱在奏折中感慨地寫道:“有素稱數萬之家而至于賣子女者,有房屋盈街拆毀一空者,有潛身于此複逃躲于彼者,有散之四方轉徙溝壑者,有喪家無歸号苦于道者,有剃發為僧者,有計無所出自缢投井而死者,而富室不複有矣。”

然而,雖然當時的高層已意識到這種敲骨吸髓的盤剝對群眾的巨大傷害,但終明一代,類似這樣的弊病不但沒有根除,反而随着這個王朝末日的臨近而更加喪心病狂、變本加厲。

如明代一般的衰落,便是各個朝代都有的腐敗特性。對此,你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