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和百年,你和我

作者: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趙浩然 楊明月

2021年,即将過去。

這一年,許多年輕人通過一部電視劇,認識了一群一百年前的“年輕人”。兩代人隔着百年的興衰榮辱遙遙相望,心心相印。

這一年,許多老人達成了多年的心願:他們有人跨越數千公裡,見到老戰友;有人跨越時空,找到犧牲在異國他鄉的親人。

這一年,在許許多多的同一時刻,相似的情感在我們胸中激蕩,有人稱之為“自豪”,記者更願意稱之為“愛國”。

這一年,有人遠行,有人回家;有人分别,有人重逢。有人不幸離世,全民深切哀悼;有人仰望星空,繼續砥砺前行。

這一年,我們聽過殲-20戰機編隊的轟鳴,那響徹雲霄的聲音,護我們夜晚安眠。我們還見過壯麗的焰火,那飛騰的巨龍,照亮了無數人的夢想。

這一年,世界認識了一個非凡的中國,她青春蓬勃,她古老滄桑。我們在五星紅旗前見到了最耀眼最動人的紅,情不自禁地喊出:感謝祖國,感謝有你。

當時他們的身上是救亡,現在我們的身上是複興(小标題)

“今年,我們收到上千封寫給龍華烈士的信件。這些穿越時空的信件,是對英烈們最好的告慰。”

2021年,對于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從業人員來說,是充滿驚喜和變化的一年。年初,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烈士走進大衆視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鮮花和書信,帶着敬意聚向陵園。

“新時代青年群體茁壯成長,喜歡紅色曆史故事的人群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我們欣喜地看到,紅色基因在代代傳承。”龍華烈士陵園主任鄒強說。

12月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釋出“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覺醒年代”排在榜首。

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這些略顯陌生的革命烈士名字,被新時代青年所銘記。陳獨秀、李大钊、蔡元培、魯迅……這些出現在教科書中的人物,成為新時代青年的偶像。

有網友留言,“面對風雨飄搖的山河,百年前的新青年們,為了救亡圖存、民族複興無所畏懼、不怕犧牲,這種情懷就像火種,點燃了當代青年心中奔騰的火焰。”

巍巍喀喇昆侖,英雄屹立。年初,本報刊發了反映邊境任務部隊官兵衛國戍邊先進事迹的報道,展現出戍邊官兵敢于鬥争、敢于勝利,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18歲的陳祥榕寫下的“清澈的愛,隻為中國”,更是感動了無數國人。

7月,河南多地遭遇曆史罕見持續性強降雨,數萬名人民子弟兵迅速集結,奔赴抗洪一線。年輕的“90後”“00後”官兵在危難時刻,不眠不休,通宵夜戰,叫響“洪水不退、我們不退”的口号,在人民群衆最需要的地方鏖戰洪水守護平安。中原大地經曆了驚心動魄的抗洪鬥争,也經曆了衆志成城的精神洗禮。抗洪一線成為生動教育課堂,讓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軍情懷。

“我們雖然沒能趕上百年前的覺醒年代,但我們成長在幸福的新的覺醒年代。”年輕的中國青年一次次用他們的行動證明,這是可以托付的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的新青年準備好了。

情到濃時的自然共鳴,發自肺腑的深切緻敬(小标題)

12月13日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一張海報讓我們“破防”了。

一個生活在盛世中國的小女孩,蹲下來,舉着雨傘,穿越曆史,替身陷南京大屠殺絕境中的小男孩遮風擋雨。海報上有兩行字:“時光穿越滿目瘡痍,好想替你遮風擋雨。”海報設計者說,在創作過程中,檢視曆史紀錄片時,淚水一次次濕潤了眼眶。

11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某視訊網站聯合釋出2021年度彈幕。“破防了”彈幕在該網站累計突破100億條,成為今年最能代表該網站使用者心情的名詞。

時值建黨百年,“破防”瞬間不勝枚舉。百年來,英烈人物、感人事迹、曆史瞬間等,既是串聯輝煌百年的曆史軸線,更是一個個飽含情感載體,折射出當代年輕人澎湃的家國情懷和昂揚的奮鬥激情。

2021年5月22日,共和國痛失兩位院士。一位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位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一日雙星隕落,國人淚飛化雨。這淚光,折射出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奮鬥者、創造者、奉獻者是最美英雄。

“市民手寫卡片送别袁老”“退役特種兵洪水中連救5人”……一個個“破防”瞬間和我們因為這些“瞬間”流下的熱淚,一起組成了中華大地上最動人的場景。

“‘破防了’讓我們看到當代青年強烈的共情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孫萍說,跨越百年時空,今天的年輕人不約而同地用獨特的語彙,表達對英烈先輩的崇敬與緬懷,對前仆後繼、砥砺前行的共産黨人的感念與敬仰。

“我吃着白米飯,喝着快樂水,想不通這些身強體壯的官兵為什麼會死,我在深夜驚醒,突然想起他們是為我而死。”今年年初,一位網友的評論伴随着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的事迹廣為流傳。英雄們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擊穿”了許多人心靈的铠甲。

今年,78歲的展超明和74歲的展超玉找到了父親。他們的父親展志忠1953年7月犧牲于北韓,從此杳無音訊。去年9月,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運回國内,在回國烈士遺骸遺物中,“展志忠”的印章被發現。今年7月,經過DNA資訊采集和鑒定比對,确定了展志忠的身份和親緣關系。2014年以來,在歸國的志願軍烈士遺骸中,通過DNA比對技術,已經幫助多位志願軍烈士找到了親人。

今年,94歲的老兵何伯超達成了他半個多世紀的願望。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老班長高萬功救下了受傷的何伯超。何伯超一直想當面感謝老班長的救命之恩。12月,何伯超從四川泸州啟程前往山東煙台,見到了96歲的老班長高萬功,“看到您挺好的,我就放心了。”

淚水是人世間最真誠的東西。當我們說“破防”,為這些人世間最真摯的團圓和相聚流淚的時候,也是我們向這片土地上最可愛的人緻敬的時刻。

2021年充滿艱辛:疫情、洪水、暴雨……回望來路,那些疫情中的“最美身影”、洪水中的“最美托舉”、暴雨中的“最美逆行”,就像一束束光,彙聚成這個時代最美的星河。

“後浪”奔湧的時代潮音,開創未來的青春擔當(小标題)

“這個夏天,注定會讓我銘記終生。”

2021年,對于北京市第一實驗國小六年級學生姚牧晨來說,充滿成長和收獲。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姚牧晨作為4名領誦員之一,參與朗誦《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全國人民聽到了他的聲音,也聽到了新時代青少年“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還有許多響亮的聲音:15架殲-20戰機分成3個編隊,飛過天安門。戰機的轟鳴聲響徹天地,強大的力量震撼了國人的心。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作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渾厚有力的聲音響徹繁花似錦的天安門廣場,響徹祖國的千山萬水,傳向全世界,中華民族千年來孜孜以求的美好願望宣告實作。

“隻要部隊需要,我願意當一輩子兵。”當有戰友問起參軍已32年的高玉華,“這麼多年,你還是一個兵,不後悔嗎?”他給出了這句回答。戰略支援部隊某大隊一級軍士長高玉華入伍32年,堅守5座大山,數十次參與重大國防施工任務,時刻把崗位當戰位,诠釋着一名老兵的初心與使命。

今年“八一”前夕,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釋出12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他們中,有傾情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始終堅持為戰育人的院校教員,有實戰實訓砺精兵的特戰營長,有淬鋒大洋保衛海疆的潛艇艇長,有苦練本領搏擊藍天的飛行大隊長,有擔當使命鑄盾砺劍的飛彈旅長,有服務聯合作戰指揮的保障尖兵,有紮根奉獻在國防工程一線的優秀軍士長,有奮鬥在青藏鐵路守護線上的武警忠誠衛士……12名官兵是全軍部隊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奮力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湧現的先進典型。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充分反映了人民軍隊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赤膽忠誠,展現出全軍官兵聽黨指揮、奮鬥強軍的昂揚風貌。

9月中上旬,習主席給“高原戍邊模範營”回信,激勵廣大官兵“忠誠履行好衛國戍邊職責,努力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站在這裡,我可以代表全營官兵自豪地說,我們沒有守丢一寸土,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重托。”11月26日,西藏軍區專題組織“高原戍邊模範營”先進事迹報告會。“高原戍邊模範營”幹部尹強深情講述全營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忠實履行好衛國戍邊神聖職責的生動實踐。“近5年來,上千次武裝巡邏,營隊始終做到真正把忠誠融注到一兵一卒、一崗一哨。”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未來已來,你準備好了嗎?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