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系統圖解
每個域的路由表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個人(路由)要走不同的路,到達目的地。
自治系統的區域
點對點鍊路
穿越鍊路
OSPF表示
路由器鍊路,四種
R1有兩個鍊路,N1和N2;R2有一個鍊路,N2;R3有兩個鍊路N2和N3。R1向N1發送通告,R1、R2、R3向N2發送通告,R3向N3發送通告。
為了能夠向其他AS提供資訊,每個AS必須至少有一個收集了其内部所有網絡可大型資訊的路徑向量路由表。
如果AS之間能夠彼此共享它們的可達性清單,那麼每個路由器就能夠建立一張路徑向量路由表。(如我們以前講過的,網際網路被劃分為多個分級的區域,稱為自治系統AS。例如一個大企業管理着自己的網絡,它對該網絡與完全的控制權,就構成了一個自治系統。向本地使用者提供服務的一個ISP也是一個自治系統。)
自治系統的分類:
a.殘樁AS(隻有一個連接配接可到達另一個AS)(典型,一家小公司或一個小的本地ISP)
b.多歸屬AS(有多條連接配接到達其他多個AS))(典型,一家大公司,它可以連接配接到多個地區AS或國家級AS)
c.轉接AS(是一種允許穿越通信量的多歸屬AS)(國家和國際ISP)
一個封包案例
本文轉自TBHacker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jiqing9006/archive/2013/06/04/3117595.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