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陵之中究竟灌了多少水銀?看看山上的石榴樹,你就明白了

對于嬴政很多人對其都不陌生,很多人認為他是“罪在當下,功在千秋”,因為在此以前從沒有人能夠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他做到了,不單單是讓中國整個領土都歸大秦,更是讓列國文化都開始統一,也就是從嬴政開始中國有了統一的這個概念,是以嬴政是“罪在當下,功在千秋”。

當然,我們說嬴政是暴君也沒錯,但是你不妨想想如果嬴政不暴,他又怎麼能夠做到文化統一呢?假設如同宋朝那些皇帝一般,文臣一上奏就有了阻力,之後就打退堂鼓,秦始皇怎麼完成的了這豐功偉業呢?

可以說,曆史因為秦始皇迎來了一個新的篇章,而自此之後的很多王朝其實走的都是嬴政的老路。

當然了,人紅了是非也就多了,秦始皇作為完成這千古偉業的一人,其生前是萬衆矚目,其死後都是不得安甯。不單單是中國很多人關注他,連國外都有專家關注着他,而現在關于嬴政争議最大的就是他的墓。

秦始皇陵墓疑雲

話說,對于皇帝來說無非就是兩件事,一個就是諸事太平,一個就是所謂的死後安甯,前者是在世時候的事,後者是死了人之後的事。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很多皇帝的墓葬都有被盜的經曆,比如發明“摸金校尉”一職的曹操,他就是靠着盜墓起家的,最後的曹操幾乎把漢朝陵墓都盜了個遍,而同樣倒黴的還有宋朝皇帝的墓,當年靖康之亂發生後,金人進入汴京,可以說宋朝幾位皇帝是死後都不得安生,而清朝也是如此,清朝慈禧皇帝的墓和乾隆皇帝的墓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給挖了,而慈禧甚至屍身都無法保全。

然而作為曆史上的“千古一帝”,嬴政的墓至今沒有被人挖過,這不得不說就是嬴政的高明之處,原來嬴政在生前秘密的指令人給他挖陵墓,事後就将知道他陵墓的人都處死了,相傳這就是“兵馬俑”的出處。

1961年,當時的考古隊在地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陵墓,由于當時科學技術有限隻能放棄,然而1974年,在這座陵墓的旁邊居然發現了秦代兵馬俑,這一舉再次震驚了世界,人們意識到這座陵墓就是秦始皇的陵墓。

也就在這年,國家同時派出了一支秦始皇陵墓的考察隊進駐,而在這之後幾年秦始皇的陵墓不斷有好消息探出,可是這時候擺在考古隊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秦始皇陵墓裡的水銀河。

秦始皇陵灌了多少水銀?

原來這就是秦始皇的高明之處,他生前已經預料到了這些情況,于是便特定命人在其陵墓周邊修建了水銀河,是以這整個看起來非常壯觀,

但是卻也給考古帶來了巨大難題,因為這陵墓裡的水銀河彌漫在整個空氣中就形成了大量的毒素,而人一旦吸入的話就會瞬間中毒,這也是避免人們挖掘他的陵墓給他的陵墓造成重大傷害,同時水銀也有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自己的屍身不腐爛,不得不說為了自己的身後事秦始皇也是煞費苦心,是以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發現了秦始皇的墓卻至今沒人敢挖掘,一旦挖掘這些水銀就會洩露出來,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而這漫天的水銀河就是考古工作最大的困難,這其中究竟有多少水銀,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确數字,但是據專家估計這裡面的水銀保守估計有将近100噸。

而這陵墓之中究竟有多毒呢?當時專家發現這陵墓周邊有些石榴樹,就專門對這些石榴樹進行了勘測,發現了這些石榴樹看起來很新鮮,可是實際上卻是不能食用的。

因為這些石榴樹上的汞含量已經大量的超标,人一旦食用就會立馬中毒,這就說明了秦始皇陵墓之中的水銀河毒素有多重了,是以這也是為什麼發現了卻不敢挖的原因。

結尾

雖然現在的陵墓因為現有技術無法突破,可是随着科學的日益發展,秦始皇陵終究有被攻克的那一天,是以曆史上秦始皇的另一面也終究會展現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