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帝都是很相信天神以及各種鬼怪的,同時他們也還擔心各種謠言。如果我們看過
《隋唐演義》
就知道古代帝王對谶語真的是深信不疑,比如04版
《隋唐英雄傳》
之中宇文化及為了除去朝中李姓大臣,就廣發謠言即
“日落照龍舟,天子季無頭”
。
他的意思就是楊家氣數已盡,而姓李的人最終會當皇帝,最終李渾被滿門抄斬,而李淵等李姓大臣也因為脫離了朝局,到太原安身立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淵
“晉陽起兵”
竟然真的取代了隋朝,可見在古代谶語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對此深信不疑的人也不在少數。

總的來說這也是很多皇帝為什麼對大臣都加以防範的原因,因為這個關系到自己這個王朝的基業,是以很多皇帝對此都諱莫如深。其實谶語就是一些具有野心的人所制造的一些謠言,但是不要小看這些謠言,因為這個謠言可以說關系到了很多人的身家性命,而這個謠言如果用的好的話甚至都可以将其改朝換代,當然如果用的不好的話就
GG
了:
陳勝吳廣的谶語:大楚興,陳勝王
在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之中,陳勝吳廣二人就充分利用了
谶語
的效應,他利用了人們的迷信心理最終陳勝能夠起義成功,雖然陳勝的起義因為一些原因在最後失敗了,可是他的谶語卻撬動了秦朝統治的根基,也為他短期事業帶來了輝煌。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奉命趕赴邊關,然而按照當時秦朝的法律來說:
“失期者當斬”
,是以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陳勝吳廣就動了造反的念頭。
可是當時很多人都畏懼秦朝的統治不敢反抗,而陳勝吳廣則制造出了一系列的謠言來撬動人們的心理,更主要的是增強人們的反抗意識,讓人意識到這是天意。
首先陳勝吳廣在魚腹之中放入了事先做好的龜殼,開始一步步撬動人們,接着陳勝吳廣又指令人假扮狐妖,在夜裡喊
“大楚興,陳勝王”
,而這兩步都完成之後則是殺死秦軍統領,激起他們被封印的血性。
而陳勝谶語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陳勝吳廣的起義在半年後雖然無疾而終,可是他的谶語撬動了人們的反抗意識。
黃巾軍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東漢末年,在漢桓帝、漢靈帝二人的昏聩統治之下,東漢朝廷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内部宦官外戚幹政的現象貫穿整個東漢朝堂,讓東漢内部處于動蕩不安之中;而在外部貫穿東漢百年的羌亂也是始終得不到解決,而這也生生拖垮了東漢的财政支出。
而更加可怕的是,此時的東漢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天災,水患、幹旱直接讓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這個情況之下,張角開始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他本身就是當時太平道教的領袖,手下門徒衆多,再加上多年行醫在東漢全國各地都有他的支援者。
當然僅僅憑借這點人數是絕對不夠的,為了發動更加強大的輿論攻勢,張角讓自己的門徒在全國範圍内散發谶語: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總之大緻意思上來說就是東漢朝廷氣數已盡,而為了更加符合這層意思,其内部的人都戴黃領巾。
最終這個谶語掀起了東漢末年的反抗浪潮,雖然起義僅僅半年就被平定,可是他的餘波始終纏繞着東漢王朝,而張角的谶語掀動了東漢的統治根基。為何?因為東漢朝廷為了更好的應對叛亂,同意讓各地的刺史有自主權,卻給東漢帶來了更大的浩劫。
活脫脫把谶語玩廢的袁術
在東漢時期還有這麼一個人那就是袁術,東漢除了黃巾軍的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的谶語,還有一句叫做
“代漢者當塗高”
,這句話前半部分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懂,可是後半部分一直沒人能夠猜透他的意思,然而袁術則就是這麼一個奇葩,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天命所歸硬生生把自己往這個谶語上聯系,最終活脫脫把自己玩廢了。
袁術的字叫做公路,而公路又可以聯系成
“途”
,那麼塗高不就是值得自己嗎?因而袁術對此深信不疑,而且當時的袁術手中握有傳國玉玺,而他占據的淮南一帶本就是富甲一方的富庶之地,若論當時實力排名,袁術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這種種結合在一起,讓袁術自以為凃高就是自己,是以東漢末年袁術悍然稱帝,可是沒想到袁術自己把自己玩廢了,在稱帝之後遭到各股勢力的圍攻。
谶語可以說在古代的作用力是很大的,用的好的人比如李淵直接能夠改朝換代,而用得不好的人可以直接把自己玩廢,比如袁術。
當然,谶語實質上就是别人制造的一種輿論攻勢,随着時代的進步,空洞的谶語影響力也越來越小,畢竟老百姓開始越來越精明,輕易不會因為幾句空洞的白話就跟着你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