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下的vi 是一種文字編輯器,後來的更新版本是vim。vi 分為三種模式:一般模式、編輯模式、指令指令模式。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

下面分類别解析指令:
``(注意是~那個鍵) 傳回到光标剛才的位置
Ctrl + f 往下翻頁(forward)
Ctrl + b 往上翻頁(backward)
n| 移動到本行的第n列
補充:删除包含某一字元的所有行::g/text/d
vim是vi的更新版本。它是完全基于vi的。但是突出兩個功能:具有顔色顯示功能和支援許多程式文法。是以一種說法是:vi是文字處理器,而vim是程式開發工具。當使用vim編輯程式(不僅是c語言)時,可以直接進行“程式調試(debug)”
一些常用指令案例:
1.删除指定的某些行
指令:(指令行指令模式)m,nd
釋義:m是從第m行開始;n是從第n行開始;d是删除操作。之後回車即可。
例子:删除m到n之間的行數
step1:(指令行指令模式):m,nd——輸入從第m行到目前位置的删除指令
step2:(指令行指令模式)回車——執行删除指令
2.複制指定的某些行
指令:(指令行指令模式):m,ny
釋義:m是從第m行開始;n是從第n行開始;y是删除操作。之後回車即可。
例子:複制m到n之間的行數
step1:(指令行指令模式):m,ny——輸入從第m行到目前位置的删除指令
step2:(指令行指令模式)回車——執行複制指令
3.選中指定的某些行
指令:(一般模式)mGVnG
釋義:mG是從第m行開始;nG是直到第n行;V是進入可視模式。之後可以進行複制(y)、删除(d)操作。
例子1:選中m到n之間的行數
step1:(一般模式):mGVnG——輸入從第m行到第n行選中
例子2:全選
step1:(一般模式):ggVG——全選選中
注釋:ctrl+v 進入列編輯模式,向下或向上移動光标,把需要注釋的行的開頭标記起來,然後按大寫的I,再插入注釋符,比如"//",再按Esc,就會全部注釋了。
删除:先按v,進入visual模式,橫向選中列的個數(如"/ /"注釋符号,需要選中兩列),再按Esc,再按ctrl+v 進入列編輯模式,向下或向上移動光标,選中注釋部分,然後按d, 就會删除注釋符号。
5. 程式設計時自動補全成員
vim的附加功能
1.塊選擇
注:方向仍然是由hjkl(或上下左右箭頭)控制
2.多檔案切換
用vim file1 file2 file3.......可以同時打開很多檔案。通過切換檔案可以實作多檔案之間的複制、粘貼、删除等。
3.多視窗功能
更炫的功能,同時顯示兩個視窗于一個界面上。
vim -o file1 file2 file3 水準打開多個視窗
vim -O file1 file2 file3 垂直打開多個視窗
vim -d file1 file2 垂直打開多個視窗,并且進行比較
qall quit all,關閉所有打開的視窗,如果有一個修改了沒儲存,會提示,不會儲存
qall! 強制關閉所有,不進行儲存
wall 所有檔案寫入
4. 大小寫轉換
gu或者gU: 小u意味着轉為小寫; 大U意味着轉為大寫
guw 光标到詞尾,大寫轉換成小寫
gUw 光标到詞尾,小寫轉換成大寫
gUG 從光标所在位置到文章最後一個字元,都變為大寫
gUgg 從光标所在位置到文章第一個字元,都變為大寫
3gU 光标所在行到往下3行都變小寫
ggguG 整篇文章大寫轉化為小寫
gggUG 整篇文章小寫轉化為大寫
常用小操作
1. 還原 u, 最新 ctr + r
2. 統計打開的文本中字元串"hello"的個數::%s/hello//gn
本文轉自jihite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kaituorensheng/archive/2013/03/19/2970160.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