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電影遠超越原著的,除了鏡頭帶給人的震撼,還有鏡頭外纏綿往返的音樂,那些天籁般的樂聲,伴随着觀衆無盡的想象力,躍出那些讓人留戀的無數畫面和人物,一往無前直擊人的心靈深處。

荒野大镖客《Titoli》經典口哨小調,就是那種會讓你沉浸在音樂裡的西部無法自拔的配樂。

《莫裡康内:追逐那聲音》講述了意大利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内(Ennio Morricone)。他的配樂是我的最愛。2016年埃尼奧·莫裡康内獲得奧斯卡獎,在電影配樂界,他早就是公認的帝王,無人能出其右。

《莫裡康内:追逐那聲音》的作者安東尼奧·蒙達(Antonio Monda),意大利作家,莫裡康内指定的訪談作者。記錄了2009年至2010年對莫裡康内的十五次采訪,從純音樂轉向電影配樂創作的過程,許多精典影片配樂的記憶以及該片導演對他配樂創作的影響,他用坦誠的語言,直白陳述很多不為外人道的珍貴回憶,以及與電影界重要人物有關音樂背後的逸聞趣事。

埃尼奧·莫裡康内,被稱為“電影界莫紮特”、“情緒魔術師”……, 是“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電影配樂靈魂詩人”,他擅長用音樂為主題背景闆,惟妙惟肖地刻畫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用音樂巧妙起承轉合,不落窠臼講述電影故事的精彩無限。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埃尼奧·莫裡康内是位全能型的配樂大師。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差不多所有你想象到的音樂類型,他都在其中有所建樹。西部、黑幫、喜劇、劇情、文藝……幾乎你能看到的所有電影類型,他都曾嘗試配過樂。他是有史以來風格最多變、作品最讓觀衆如數家珍的電影配樂大師。在他50多年的電影配樂生涯裡,他參與配樂的影片數量遠遠超過500部。其中有無數大家現如今還耳熟能詳的配樂佳作。

埃尼奧·莫裡康内對于電影配樂百無禁忌,小号、口琴、排箫、短笛、吉他……任何樂器仿佛都能成為他配樂中的主角。甚至他開創性地用哨聲、跺腳聲、甩鞭聲、關門聲……這些匪夷所思的聲音作為他創作的音樂素材。

埃尼奧·莫裡康認為:“作曲是創造性活動,其基礎是複雜的圖像和邏輯處理過程,換言之就是各種可能性和不可預知性。洞察力敏銳,好奇心旺盛又極其狡猾的創作者,面對任何類型的工作和環境,永遠把專業精神發揮到極緻,努力到極緻,哪怕相對輕松的工作也是一樣,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你總能找到一片發揮空間,貢獻出有品質有個性的作品。”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1964年,莫裡康内受邀為西部片《荒野大镖客》配樂。當時,導演賽爾喬·萊昂内還隻是個極其不出名的導演,莫裡康内也隻是個非常無名的配樂師,而找來的主演更是個十分廉價的美國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連片名《荒野大镖客》,當時的原名竟然叫《神勇外來客》。

“當拿手槍的人遇到拿來福槍的,拿手槍的死定了”伊斯特伍德回答說,“來試試看”。片中神槍手的性格帶着幾分石頭的強硬傲慢,這似乎是萊昂内本人的寫照。塞爾吉奧把黑澤明的故事架構拿來加入諷刺、冒險和一絲辛辣,再把這些刺激的挑釁元素放大,一同移植到西部片裡。莫裡康内想他也應該追随這種風格,他的音樂也要像個無賴流浪漢一樣兇悍好鬥。雖然,莫裡康内不知道電影最終會是什麼效果。

由于小成本制作受限于預算,莫裡康内沒錢雇用大型管弦樂團。于是,他另辟蹊徑大膽采用了口哨、小号、鈴聲、鞭聲、人聲合唱等音樂元素,烘托出西部世界特有的滄桑和荒蕪。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影片的成功來得猝不及防,竟然一炮而紅,成了意大利西部片的标杆。影片開頭的那段著名的《Titoli》經典口哨小調,讓觀衆百聽不厭,沉浸在影片特有口哨聲裡的西部,久久無法自拔。

《荒野大镖客》成就了三個男人——配樂大師莫裡康内,西部片宗師萊昂内,和帥到掉渣的硬漢伊斯特伍德。一戰成名的三人,緊接着又合作推出了《黃昏雙镖客》和《黃金三镖客》。而所有這些影片的成功,莫裡康内的配樂功不可沒。

王愛君在《電影配樂》寫道:配樂通常是制造氣氛,強調或提高情緒與場景的接連,配樂的方式大抵有二:一為主題曲式的配樂,這種配樂很突出,而自成一體。另一為樂劇式的配樂,為影片中人物或某一意念之特性而創作,這種配樂方式,對劇情的發展與轉變有很強大的啟示力。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在莫裡康内使用過的音色之中,口哨也許是最原始的一種,但也是最觸動人心的,在一個人命不怎麼值錢的西部世界裡吹口哨,成了遠離孤獨的一種方式,在夜色裡、篝火邊,帶着自己的驕傲,還有一點點自負。

當年大學期間,愛透了镖客三部曲裡的配樂,時光荏苒,即便事過境遷,閉上眼那些熟悉的旋律依然如在眼前。

1965年12月18日,镖客三部曲的第二部《黃昏雙镖客》在羅馬上映,再一次以哨音開場,哨音來自畫面遠處一個騎着馬的男人……

镖客三部曲裡有大段的騎馬追逐場景出現,莫裡康内就把音樂融合進馬蹄由遠及近的哒哒聲裡,從地平線展現黃沙滾滾的恢弘場面中,馬蹄疾速的節奏擊破地面的聲效,讓觀衆身臨其境策馬奔馳的心情跌宕。

1966年12月23日,在羅馬的超級電影院《黃金三镖客》上映,這是萊昂内镖客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開場是著名的狼嚎聲,用小号和長号的聲音做出“啊嗚啊嗚”的音效。用郊狼的聲音來展現荒蠻的美國中西部地區野獸一般的暴力。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前塵往事,碧血黃沙,西部片決鬥比的是出槍速度,在每一個決鬥場景中,莫裡康内都會用扣人心弦的音樂,給觀衆無形中施壓,面對誇張的面部特寫,音樂讓觀衆的心一點一點提到了嗓子眼,直到突然拔槍、倒下、屹立——懸念揭曉,驟然釋放壓力,恰到好處地展現出意大利西部片特有的寂寥和廓遠,一個個俠客形象就這樣在音樂中訴說,留給觀衆震撼和無盡的遐思。

《莫裡康内:追逐那聲音》 是自傳式回顧,以問答形式展開對話,滲透着生活、音樂以及二者之間的互相融合。16頁彩插珍稀照片讓喜歡的人自喜歡不盡,作者用傳神的筆觸,深度剖析莫裡康内創作理念、原汁原味深入透徹讨論電影中配樂的前後往事,在回憶反刍配樂、記錄莫裡康内所有配樂生涯的高光時刻,詳細梳理他六十餘年在能量、時間、空間方面配樂創作曆程的表達價值。

“要做好現在的事,我必須走過之前的路,因為那段路程撐起了我的文化、我的音樂個性,還有我的人格和自我。”——莫裡康内

《荒野大镖客》的口哨聲,讓你沉浸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