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一顆印

○海心亭和臨水亭

○洱海三島

○洱海四洲

○洱海五湖

○洱海九曲

總 序

洱海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屬瀾滄江水系。在古代文獻中曾被稱為“葉榆澤” “昆彌川” “西洱河” “西二河”等。

洱海南起大理市下關,北至洱源縣上關(今劃歸大理市)。南北長41.5公裡,東西寬3-9公裡,周長126公裡,她東南收波羅江、玉龍江、鳳尾箐之水,北彙彌苴河、永安江、蘿莳江之流,西納蒼山十八溪清泉,彙成面積達248平方公裡的浩瀚湖泊,平均水深10.5米,最深處達20.5米,水面海拔1972米,湖水從西洱河西邊的天生橋下流出,到漾濞縣平坡鎮與漾濞江彙合後,注入瀾滄江。

洱海海面面積雖然比滇池小,但其蓄水量比滇池還大,約26億立方米,相當于滇池的兩倍。

洱海是大理古代文明的發源地,是迄今67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逐漸沉降而形成的高原淡水湖泊。

洱海山水明麗,美景如畫。西邊點蒼山橫列如屏,海岸與湖濱沖擊帶相連,坡度平緩,平疇綠野,村落密布。因千百年海水侵蝕,沖刷,切割,搓揉,擠壓,洱海中形成了許多斷崖、島嶼、礁石、岩穴、港灣,繼而出現了“海印” “三島” “四洲” “五湖” “九曲”等這樣的地貌奇觀和絕佳的景緻。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觀光王國》匾(光緒二十五年 現存于喜洲嚴家大院)

大自然的造化,讓滇西高原上的洱海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高原明珠”。

難怪在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66年),因了蒼山、洱海相偎相依,大理就獲得了“觀光王國”的美譽。

洱海是一幅風情萬種的山水畫卷。讓我們用心、用情去悠悠品味、鑒賞“洱海一顆印、兩大名亭、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境。

洱海一顆印

在洱海東北角,小普陀島就是一個“袖珍小島”,她是洱海五個全島中的幺兒,周長僅200餘米,是一塊浮出水面的巨大的石灰岩。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相傳,觀音開辟大理壩子時,在這裡的海面上丢下一顆鎮海大印,即變為小島,以鎮風浪、護佑漁民。它的形狀像一顆橢圓形的印章,故當地村民稱之為“洱海一顆印”,岸邊的白族村寨就叫“海印村”。

《白族民間故事》記載:洱海多蛟龍,常掀惡風狂浪,這塊礁石就是觀音菩薩用來鎮住蛟龍的大印。在明朝崇祯年間,海印村漁民在島上修築了一座兩層歇山頂樓閣,在裡面供奉了觀音菩薩塑像,當地漁民稱其為“觀音閣”。此後,又将小島叫做小普陀山,将觀音閣改名小普陀。至此,這塊古礁石就稱為“小普陀”了。

玉帶雲系小普陀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26年前小普陀上已有發電機

遊覽“洱海一顆印”的最佳時候是清晨。這時,海面上霧氣朦朦,小普陀時隐時現,宛如月宮。登上小普陀,隻見四周霧氣湧動,猶如潔白的輕紗,仿佛置身于白首老人托起的銀盤之中,令人心胸格外開闊。

海心亭和臨水亭

洱海,水質優良,透明清澈,風光秀美。古時,環洱海建有星羅棋布的亭、台、樓、閣、榭、廊、橋,等等。在衆多的亭、台、樓、閣中,當數海心亭和臨水亭最為有名。

海心亭

說到海心亭,人們腦海裡馬上呈現出的就是現在洱海公園的海心亭。其實,舊時大名鼎鼎的海心亭位于喜洲沙村南面與洱海連接配接的南湖塘中。1937年,喜洲商幫首富、著名商号“永昌祥”創始人嚴子珍在喜洲古鎮東北約2裡的洱海之濱,建築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别墅。嚴子珍富甲一方,退隐家園後,自号“蒼逸老人”,即蒼山洱海間的閑逸老人。别墅供嚴子珍隐逸休閑之用,起初命名為“蒼逸紀念館”,因四面臨水,又名“海心亭”,沿用至今。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喜洲海心亭 楊士斌 收藏

海心亭并非隻是一座“亭”,而是面積達1萬餘平方米,水、亭、石、橋、林、台、榭、堂俱全的私家園林。海心亭環湖垂柳夾徑,風不揚塵。院内遍植松柏榆槐,林蔭蔽日;桃杏梅李山茶,丹桂及各色花卉四季遞次綻放;各種名蘭、樹樁盆景依次擺滿花台。一進院門,卵石鑲徑,修竹為籬,青草常綠,曲徑通幽;湖中時有行行白鹭,掠水飛旋;睡蓮、紅菱漂于湖面,與岸邊芙蓉相映成趣。臨水築軒,湖中建亭,嚴子珍建構的是唐代詩人、畫家王維“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的意境。抗日戰争期間,他就多次在海心亭接待過遷到喜洲大慈寺辦學的華中大學和西南聯大的教授、學者及社會各界名人、鄉紳。

喜洲海心亭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左圖為清末民初,大理畫師張友相繪于喜洲嚴家大院二進院東照壁上的壁畫

海心亭選址優越,四面臨水,視野十分開闊。西邊是蒼山,“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東面是洱海,“澄懷清似水,養氣靜如山”,秋夜在主樓陽台望月,但見皓月當空,水天澄碧,真不啻是喜洲的“平湖秋月”。

可惜的是,眼下喜洲海心亭雖猶存,但四圍已成陸地。

臨水亭

臨水亭位于大理古城東面,洱海西岸龍鳳村龍王廟前,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知府楊仲瓊修築浩然閣。清嘉慶丙寅年(公元1806年),村人楊勳于浩然閣前築台,重建浩然閣,閣名也改為“古臨水亭”,并有《重建古臨水亭記》碑文。光緒二十五年,又有江西臨川人、書法家李瑞清對臨水亭修葺,值歲大稔,又更名為“豐樂亭”。民國18年(公元1929年),大理縣知事王用中與村人奚冠南又重修。民國32年(公元1943年),縣長張耀宇複修粉飾,重立《古臨水亭》匾額。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臨水亭(浩然閣)老照片 楊士斌 收藏

臨水亭四面臨水,西邊架青石闆橋通陸,護以大理石欄杆;亭東面海水中建有龍門牌坊一座。置身亭中,可覽洱海百裡滄波、鸢飛魚躍,令人心曠神怡,是飽覽蒼洱壯麗景色的最佳地點,也是領略洱海浩淼風情的最好去處,曆來是騷人墨客、地方賢達、名人高士、鄉紳學究選勝登臨,憑欄吟哦,題詠點染之地。

明代喜洲進士楊士雲題臨水亭詩:“雲捧樓台水上遊,浪搖金碧席邊流;月宮誰見仙人斧,星漢遙看太乙舟;千古玉璜曾獨釣,一聲鐵笛好同遊;倚欄清興知多少,似與冰壺一樣秋。”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臨水亭(浩然閣)遺址

清光緒年間,江西臨川人、進士李瑞清撰豐樂亭一聯:

國樂豐年,極哀牢而上,億萬人耕鑿雍熙,秋色西來天地闊;

背山面海,自元代以還,六百載滄桑興廢,浮雲日變古今新。

清未民初,劍川著名學者趙藩遊覽臨水亭時留有一聯:

昆明池當屬斯,仿鑿習樓船,漢帝雄心馳域外;

浩然閣已無存,搜遺補碑碣,唐人高詠表楹端。

洱海水位下降後,臨水亭孤立于陸地上,因年久失修,于1984年全部倒毀。

洱海三島

《大理縣志稿》記載:“洱河中有三島,一金梭島,在洱河南;一玉矶島,在洱河東北;兩島均以象形得名;三赤文島,在洱(河)東北(南)。”其實,洱海還有兩個全島,一個就是前面說到的小普陀,另一個就是銀梭島。2004年,雲南考古專家對銀梭島上出土文物做最新的碳14同位素測定,證明銀梭島早在4895年前就有白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了。

金梭島

金梭島俗稱“海島”,位于洱海的東南部,南北長約兩公裡,平均寬370米,高出水面250米,面積約74萬平方米。南诏時期,曾在島上建舍利水城,作為避暑宮廷。樊綽《蠻書》卷五“六睑”載:“東南十餘裡有舍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島上。四面臨水,夏月最清涼,南诏常于此城避暑。”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春夏秋冬——四季金梭詩裡看

金梭島是洱海裡最大的島嶼,南诏時稱其為“中流島”,白族話則叫它“創撈”,意思就是“海中的一個島”。島的形狀極象一把織布的梭子,當地漁民就把它稱為“金梭島”。當金光閃閃的晚霞照射在海島時,“金梭浮海”的景緻令人難忘。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2004年,雲南考古專家對銀梭島上出土文物做最新的碳14同位素測定,證明銀梭島早在4895年前就有白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了。

明代大理文化名人李元陽有“天上翼石似金梭,欲織銀蒼水上波,一樹珊瑚藏海底,清光夜接月中娥”的詩句,描繪金梭島的绮麗風光。

王矶島

舊時稱“天生營”,因島上建有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之妻楊桂仙修行的玉矶庵,故當地人大多稱其為“玉矶島”,“天生營”隻是在史書上可見了。

玉矶島位于洱海東北岸雙廊古漁村西面,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均寬180餘米,原為全島。至1990年,玉矶島東面仍有一座青石闆石橋連接配接陸地與小島,橋下可使漁船南北貫通。1992年後因旅遊開發,小島變為了三面臨水的半島。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蓬萊玉矶島

清鹹豐年間,回族杜文秀起義軍在島上建水兵營,故取名“天生營”。杜文秀曾在天生營玉波閣寨門上題寫“玉波閣”匾額和“洱海有蓬萊,營号天生,三千溺水誰飛渡;雞山臨島嶼,人當海上,十萬雄兵難進攻”的木刻對聯。

玉矶島上千年古榕樹枝繁葉茂,白族漁村生态儲存完好。除玉波閣、玉矶庵外,島上還建有趙氏宗祠,杜文秀水師兵營房遺址,洱海老式木船建造廠等。島西北水中兩塊岩石漂浮水面,俗稱“漁鷹石”,宛如“鴛鴦戲水”;島西有一片岩石突出于海面,舊稱“雞冠岩”;在鴛鴦石之南百米處有一水底深洞,叫金龍洞,昔日盛産鳔魚;島北邊有一小海灣,稱為水倉,為昔日水軍船舶停放之處,風平浪靜,是極好的避風港,水倉中有岩洞出水,洞内盛産油魚。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玉矶島

玉矶島集蒼洱風光之精華,清清碧波,巍巍蒼山,天高雲淡,靜靜的小漁村,讓它獲得了“蒼洱第一村”的美譽。

赤文島

赤文島舊時和史書上曾稱為“金梭島”,由于近代旅遊開發,1992年後,首先更名為“金島”,再後定名為“南诏風情島”,一直沿用至今。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蒼洱風光在雙廊

該島位于洱海東北部雙廊古鎮的西面,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約700米。島上風光绮麗,海天一色,風月無邊,千年古榕枝繁葉茂,幽穴古洞盤曲交錯,有“大漁洞” “海中海” “島中島” “海螺石” “玉浮岩” “虎觀潮”等。在赤文島開發建設時,還發現新石器遺址和古墓葬,有石刀、石斧、石鑿、石網墜以及銅柄刀、銅柄鐵刃刀、靴形钺、陶範等多件文物。

島嶼四周渚清沙白,可謂“山同人朗,水與情長”。雲南福星廣場是小島的主要景觀之一,廣場中央塑有一尊漢白玉觀音雕像,共由296塊漢白玉構成,塑像高14.36米,觀音像的兩台基座分别高2米和1.2米,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一尊漢白玉觀音塑像。

小島最為珍貴的是有一株500多年樹齡的老榕樹,它是島上最古老的榕樹,且形體奇特,其華冠覆寫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其須根仿佛從天上垂到地上一般,猶如一條飛瀑,因而被譽為“根瀑”。倘若把久負盛名的蒼洱風光比喻成一頂熠熠生輝的五彩皇冠,那麼赤文島便是鑲嵌在這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右起玉矶島、赤文島 、大建磅、島依磅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小島四面環水,四周巉岩聳立,海浪拍岸,飛珠濺玉,水路暢通,陸路平曠,往返便捷,島上人文、自然景觀相當豐富。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雞足山,北接南天瑰寶石寶山,南臨曆史文化名城大理,西對巍峨秀美的蒼山洱海,因占據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故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的美譽。著名作家蘇童遊宿赤文島後,寫詩贊道:“留下吧,留下吧,在蒼山洱海懷抱裡做個好夢,滞宿小島對我們今後的回憶,将留下一個永生難忘的華彩樂章。”

洱海四洲

洲者,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積而成的陸地。

環洱海126公裡海岸線上洲者無數,這些洲都處于河流、溪水歸并洱海的水口地帶,是由溪流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而成,它們一方陸入海,三面水環繞,是極佳的觀景地帶或天然碼頭,這些濱洲地帶大多青沙纖塵不染,岸邊海水清澈可人,有的還是天然的海濱浴場。

古人在環洱海諸洲中把最負盛名的“青莎濞洲、大鹳淜洲、鴛鴦洲、馬濂洲”寫進了《大理縣志稿》等古籍中,史稱“洱海四洲”。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俯瞰青莎濞洲

青莎濞洲

位于喜洲沙村東北面,點蒼山萬花溪入海處,即大理地區衆人皆知的“海舌”。俯瞰青莎濞洲,洲長3裡許,舌根部寬約200米,其洲頭恰似一條長舌舔海,吞波吐浪。海舌一年四季風景各異,沿岸柳樹成蔭,沙灘柔軟,碧水、藍天、白雲、水鳥、白帆在這裡構成了一幅幅靈秀的中國水墨畫。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大鹳淜洲

位于喜洲金圭寺北面,青莎濞洲南三公裡處。鹳者,鳥類一屬,形狀像白鶴,嘴長而直,羽毛灰色、白色或黑色,生活在水邊,吃魚、蝦等。古代,大鹳淜洲群鳥雲集,更是白鶴大鹳經常栖息的地方。《大理縣志稿》對葉榆(大理)十六景之一的“鶴洲浮浪”注釋為:“洱水中有洲曰大鹳,随水浮沉。”所指的是洱海水上漲時,洲上的碧草、樹林常被浸泡水中,給人以綠島飄浮之感。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鴛鴦洲裡古生秀

鴛鴦洲

位于灣橋古生村下陽溪東,點蒼山十八溪之陽溪入海處,洲長約1500米。這裡風光秀美,清晨,薄霧輕籠,漸漸揭開面紗,露出俊美的容顔;旭日東升,沙洲海浪,湧金流彩,鴛鴦戲水,白帆點點;夕陽西下,晚霞錯绮,歸帆綽綽,鳥鳴滿湖;若逢月夜,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風來波動,猶如萬點星光,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馬濂洲

位于洱海東南岸的滿江夏家村海邊,是鳳儀波羅江流入洱海的入水口,形狀極象喜洲的青莎濞洲,故又稱為“滿江小海舌”。洲長1裡許,寬約100米,由東向西,緩緩伸入碧波蕩漾的洱海,面對白雪皚皚的巍巍蒼山十九峰,真可謂“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站立洲頭,遠觀近望,“山則蒼茏疊翠,海則半月拖藍”,這裡,能使離人生情,遊子懷鄉,記住滿滿的鄉愁。

洱海五湖

大理是水鄉澤國,洱海浩蕩汪洋,煙波無際。

過去,在洱海西岸分布着許許多多湖泊,它們像一群溫順的孩兒,靜靜地依偎在母親湖洱海身旁。這些湖泊,都與洱海相連,多與其附近的溝渠貫通,吐納通暢。

78歲的下雞邑村老人李國顯介紹,海西的湖泊太多了,但最有名的“洱海五湖”均在才村、鳳鳴村南北兩側約6公裡的地段上,它們均以巍峨雄奇的蒼山為背景,在晴朗無風的時候,遠在蒼山之麓的崇聖寺三塔就會清晰地遙映在湖水之中,青山、白塔、藍天渾然一體,影映三塔,玉洱增輝。這些内容在《大理縣志稿》中都有記錄。他說,我小時候,就見過從海東拉運“海東石”的10多噸的大木帆船從洱海進入星湖、神佛湖停靠;可惜,原120多畝的星湖在“農業學大寨”時期被填埋造田了。

洱海五湖由南至北是:星湖、翥湖、神佛湖、太平湖、蓮花湖。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星湖(原址北面)

星 湖

位于大理鎮洱海西、才村北,原湖已不存,這是在原址北面建立的湖潭。《大理縣志稿》載:按諸湖中,魚味頗佳,星湖之魚尤為肥美;秋月,水天一色,遊人雲集,八月尤盛。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翥湖

翥 湖

位于大理鎮洱海西,鳳鳴村南。取名“翥湖”,是這裡群鳥經常聚集往蒼山方向飛翔,一會兒又飛回湖面嬉戲,一派“龍翔鳳翥”,鳥鳴魚歡的景象。而今湖水依然清澈,白鹭不時掠過湖面,鴨子悠閑遊弋湖中,湖畔菜農澆灌蔬菜的水柱在空中劃出一條美妙的孤線,好一幅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場景。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神佛湖

位于大理鎮洱海西,鳳鳴村東南,本主廟的東面。本主李定國,為明末農民起義軍大西軍張獻忠部将,後歸順南明政權,在雲南堅持抗清,病故于中緬邊界地區。雲南人視李定國為滇中脊梁,被部分白族村莊奉聖為本主。鳳鳴村現有李氏族群165戶,620餘人。神佛湖原來面積很大,與洱海連通,裝載10餘噸貨物的大漁船可輕松進入湖内。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太平湖

位于大理鎮洱海西,下雞邑村西南。現圍湖建有民居,許多人家推窗見水,出門跨橋,即是耕者,又是漁家。秋水初平,湖中三塔之影忽隐忽現,倒影夢幻般于波光缥缈之中。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蓮花湖

位于大理鎮洱海西,鳳鳴村西北。蓮花湖碧波如鏡,水中巍巍蒼山倒影搖搖,波光塔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絢麗多姿的山水畫卷。蓮花湖四季風光各異,景色宜人。夏季荷花盛開時節,萬米荷塘,讓您欣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姿,盡享“柳影滲滲水底天,荷氣微風香暗通”的情趣。

洱海九曲

據《大理縣志稿》文載,“洱海九曲”從北至南的順序是:鳳翼曲、牛角曲、蘿莳曲、蓮花曲、蟠矶曲、鶴翥曲、大鹳曲、波作曲和高岩曲。因為九曲全在洱海東岸,史稱“洱東九曲”。

曲者,灣也。洱海九曲名字極雅,深涵文化底蘊,每一曲都有一個故事。洱海九曲實質就是九個景緻極佳,風起濤湧,“俯滄波百裡,時有冷然欲仙之慨”的天然海灣勝景,是九個蘊涵厚重曆史文化的人文景觀之地,曆來是騷人墨客、中外遊客鐘情駐足的遊覽聖地。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神秘的洱海三曲——鳳翼曲、牛角曲、蘿莳曲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一 鳳翼曲

鳳翼曲

俗名“小邑曲”,上關鎮馬場國小前觀音閣至海潮河鳌山之間約2.5公裡的海灣。這裡是洱海北端的第一海灣,這一景區内有著名的“樹抱石”觀音閣景點。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二 牛角曲

牛角曲

上關鎮鳌山至雙廊鎮紅山之間約3公裡的海灣,其間之陸地稱“外南甸”。牛角曲柳樹成蔭,碧波拍岸,沙灘柔軟,時有白鹭歇息水牛背,一幅自然生态和諧美圖畫。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三 蘿莳曲

蘿莳曲

雙廊鎮紅山半島至沙牛半島之間約3.5公裡的弧形海灣,蘿莳曲有千年不衰的白族民俗盛會----紅山廟會。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洱海上所有的大小木質漁船都要到此集結,趕廟會、祭本主、舞獅耍龍、誦經祭海,在蘿莳曲海灣形成蔚為壯觀的“千船歸港”畫卷;由于現代鐵皮船取代了原有的木質船,“千船歸港”這一景觀已經絕迹,以往的佳景成為了流芳千古的絕唱。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四 蓮花曲

蓮花曲

雙廊鎮蛇山半島至青巅山青雞嶺之間約3公裡的半圓形海灣。景區内著名的蓮花曲本主廟有極高的美譽度,特别值得稱道的是本主廟南牆上鑲刻着的那塊《栽種松樹碑》,記載了雙廊人世世代代綠化美化環境的美德。曆史上漁民在洱海邊、低窪水塘、水田廣種蓮藕,夏季荷花盛開時,呈現出一幅蓮花曲勝境大觀。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五 蟠矶曲

蟠矶曲

俗名“彎曲甸”,雙廊鎮青巅山青雞嶺至挖色鎮康廊鹿峨山之間約4公裡的海灣。景區内有著名的祭天台、新石器時期的“鹿鵝山遺址”、青山摩崖石刻、望海亭(觀音閣)景觀,每年春節期間的“青山本主節上刀山”傳統民俗活動長盛不衰,望海亭礁岩邊是一片迷人的金沙灘。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六 鶴翥曲

鶴翥曲

俗稱“大場曲”,挖色鎮康廊鹿峨山至海印村雞額嶺之間約3公裡許的海灣,曲之東陸地即是著名的魯川(魯甸)。景區内有聞名遐迩的洱海之印----小普陀,“岚霭普陀”是洱海八景中的絕妙佳景;夕陽西下,滄波漁舟使鶴翥曲充滿詩情畫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七 大鹳曲

大鹳曲

海東鎮天境閣至塔村之間約4.5公裡的海灣,據史志記載,南诏晚期這裡曾經是洱海東邊莊嚴肅穆的佛教聖地。大鹳曲北岸的羅荃半島上,南诏時就修建了三足鼎立的一寺一閣和一塔,寺就是羅荃寺,閣就是天鏡閣,塔就是羅荃塔。大鹳曲“山環吞海,澄然如鏡”,海中還有一塊大礁石,也就是白族民間傳說《望夫雲》中的石騾子。古人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吟詠大鹳曲景區的名句詩篇,如“西望銀蒼如畫稿”、“水圍三面照蒼穹”、“檻外千峰插海波”等,贊頌了這裡絕佳的山水風光。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八 波作曲

波作曲

海東鎮塔村至南村西海岸之間約4公裡的海灣,波作曲景區在曆史上就有久負盛名的景觀----金梭島。2004年,雲南考古專家對銀梭島上出土文物做最新的碳14同位素測定,證明銀梭島早在4895年前就有白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了。

景區内洱海八景之“金梭煙雲”,讓人賞心悅目,如癡如醉,猶如進入神話般境界。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洱海九曲之九 高岩曲

高岩曲

海東鎮下和村至鳳儀鎮石房子之間約3.5公裡

海灣。最近幾年,這裡已規劃建設了較好的濕地公園,修建了觀海迴廊、觀景台,種植了睡蓮、茭草等,蒼茫洱海煙波浩渺,帆影綽綽,水鳥飛翔,四周則垂柳依依,海風吹來,綠絲拂面,于此或休閑、或垂釣,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好不快哉!

文圖|楊士斌

整理編輯|大理旅遊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

■點選上面的關注|在這裡讀懂美麗雲南■

一印、兩亭、三島、四洲、五湖和九曲,大理洱海最全攻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