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
struct bs
{
int a:4;
int :0; /*空域*/
int b:4; /*從下一位元組位址開始存放*/
int c:4;
}
在這個位域定義中,a占第一位元組的4位,後4位填0表示不使用,b從第二位元組開始,占用4位,c占用4位。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A
int a:5;
int b:3;
}AA;
int main(void)
char str[100] = "0134324324afsadfsdlfjlsdjfl";
AA AAA;
memcpy(&AAA, str, sizeof(AAA));
cout << sizeof(AAA) << endl;
cout << AAA.a << endl;
cout << AAA.b << endl;
return 0;
在32位x86機器上輸出:
位域的使用二:
位域的使用和結構成員的使用相同,其一般形式為: 位域變量名·位域名 位域允許用各種格式輸出。
main()
unsigned char a:1;
unsigned char b:3;
unsigned char c:4;
} bit,*pbit;
bit.a=1;
bit.b=7;
bit.c=15;
printf("%d,%d,%d ",bit.a,bit.b,bit.c);
pbit=&bit;
pbit->a=0;
pbit->b&=3;
pbit->c|=1;
printf("%d,%d,%d ",pbit->a,pbit->b,pbit->c);
上例程式中定義了位域結構bs,三個位域為a,b,c。說明了bs類型的變量bit和指向bs類型的指針變量pbit。這表示位域也是可以使用指針的。
程式的9、10、11三行分别給三個位域指派。(有人說,指派不能超過該位域的允許範圍,這個目前我還沒測會導緻後果,大家可以試試)程式第12行以整型量格式輸出三個域
的内容。第13行把位域變量bit的位址送給指針變量pbit。第14行用指針 方式給位域a重新指派,賦為0。第15行使用了複合的位運算符"&=", 該行相當于: pbit->b=pbit
->b&3位域b中原有值為7,與3作按位與運算的結果為3(111&011=011,十進制值為 3)。同樣,程式第16行中使用了複合位運算"|=", 相當于: pbit->c=pbit->c|1其
結果為15。程式第17行用指針方式輸出了這三個域的值。
為了節省空間,可以把幾個資料壓縮到少數的幾個類型空間上,比如需要表示二個3位二進制的數,一個2位二進制的數,則可以用一個8位的字元表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