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1902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了一篇來自麥金德的地緣政治文章,他将地球劃分為兩大部分,即有亞洲、歐洲和非洲構成的核心區域和環繞其邊緣的一系列相對孤立的大陸和群島,諸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颠群島等。而作為地球的核心區域,亞非歐占據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為富饒的陸地組合,因而被冠之以“世界島”的地理名詞。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世界島”概念的出現,影響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等諸多地緣事件的發展和走勢,然而作為文明曆史最為悠久的地區,“世界島”确實長期影響着人類文明發展的走勢。作為大陸上不同文明交流的見證,早在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就已經承接起負擔東西方文化貿易傳播的媒介。然而随着古代世界四帝國(東漢、羅馬、安息、貴霜)的相繼崩潰,亞歐大陸再度陷入一片混亂,直至7世紀上半葉才得以重建立立絲路秩序。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大唐和大食的崛起重構絲路秩序?※

公元630年,唐朝十幾萬大軍在大将李績、李靖的率領下北擊突厥,并追擊至陰山以北,俘虜了颉利可汗,東突厥由此滅亡。随後以智勇聞名的阿史那社爾、鐵勒部契苾何力等草原諸部紛紛歸附并共同尊崇唐太宗為天可汗,唐朝勢力在漠北逐漸穩固,并開始逐漸向西域方向延伸。在随後的幾十年中,唐朝又先後攻滅了高句麗、百濟、薛延陀,國勢大漲。不過唐太宗李世民确實十分了解草原遊牧部族的統治邏輯,他的民族政策和個人英雄氣概,大大的提高了唐朝中央政權的威望。到了649年,太宗皇帝逝世的時候,在朝廷做官和來潮貢的少數部落族群首領多大幾百人,聽聞噩耗皆悲恸哭嚎。許多人甚至剪去頭發、劃破面孔、割去耳朵。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聞訊趕來,請求殺身殉葬被阻。松贊幹布也上書效忠緻哀,表明如若天子新立之時,有臣子不忠,則将率兵赴難。可見七世紀上半葉,唐朝在絲綢之路東段的地位有多高。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就在唐太宗被漠北草原諸多部族首領共尊為“天可汗”的這一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凝聚足夠力量的穆罕默德于630年率領穆斯林軍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了《侯德比耶和約》之後,兵不血刃的拿下該城。從此麥加貴族享有了宗教上的優越地位,成為伊斯蘭教最為重要的聖城。兩年之後,632年阿拉伯帝國正式創立,阿拉伯帝國有一支部落離薩珊波斯很近,這支部落用波斯語翻譯過來就是大食(Tay)的意思,是以就被薩珊乃至唐朝用以代稱整個阿拉伯族群。在随後的四大哈裡發時期裡,該帝國繼續擴張并對拜占庭和薩珊波斯展開了進攻。拜占庭和薩珊波斯這對宿敵在對峙多年之後,各自都早已精疲力竭,無力阻擋阿拉伯人的鐵蹄。最終拜占庭丢掉了叙利亞和耶路撒冷,而薩珊帝國更被窮追猛打,直至覆滅。至此,大食将自己的勢力擴張到了中亞的南部,中亞諸多族群部落恐懼于阿拉伯人的實力和民族政策,紛紛投入大唐的麾下。中古時期兩大文明高峰,即将相遇了。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碰撞?※

由于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政體,并且帝國版圖橫跨上古時期衆多風格迥異的文明闆塊,是以正當對外擴張勢如破竹之時,帝國内部卻發生了分裂。以哈希姆家族中親阿裡派的人士組成什葉派,對倭馬亞家族出身的奧斯曼出任哈裡發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并與普遍接受奧斯曼繼位的遜尼派對立。656年奧斯曼于此之後,由阿裡繼承哈裡發之位。然而不久什葉派内部出現了更為激進的哈瓦利吉派,改派刺殺了阿裡,最終導緻神權共和時代(正統哈裡發時期)結束。倭馬亞家族乘機攫取帝國中央權力,并成立了倭馬亞王朝。到了公元710年,處于倭馬亞王朝時期的阿拉伯帝國,為了與大唐帝國争奪中亞地區,集中全部國力發展軍事,其軍隊實力大體能夠在中亞與吐蕃匹敵了。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唐太宗之後,唐朝又經曆了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國勢依舊處于鼎盛時期。其中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軍事上唐朝版圖持續向西擴張,達到唐朝疆域最廣;外交上,漠北諸部延續了太宗時期的傳承,繼續尊崇唐朝皇帝為天可汗;政治上,唐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随,按照唐太宗時期的法令執行,邊陲安定、百姓阜安。正因如此,高宗年間被後世稱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武則天早在高宗年間,就因李治身體原因而處理朝政,被并稱為“二聖”。後晉位為則天女帝之後,大力提拔科舉出身的官員,社會文化藝術和經濟等方面均有所進步。周武二十年被史書評論為“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然而神龍政變和後來的韋氏外戚專權導緻唐朝出現一定的朝局震蕩。公元710年,唐朝相王第三子李隆基率軍讨伐韋氏、武氏等外戚勢力,穩定了唐朝的朝局,并尊其父相王李旦登基為帝,是為睿宗。後來李隆基繼位大唐皇帝,即唐玄宗。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公元751年,唐玄宗時期唐朝安西都護府與大食呼羅珊總督區之間在中亞諸國相遇,并爆發了怛羅斯之戰。怛羅斯的所在地尚未具體确定,但大緻在蔥嶺以西(盛唐也是中國少有的較長時期控制蔥嶺以西的時期)現今哈薩克斯坦的塔拉茲的附近。此戰因唐朝安西節度使對石國的高壓政策而起。最終唐軍雖長途奔襲,以少擊多,取得優勢戰損。終究因後援補給、人員數量、盟友背叛等因素而敗北撤回。此戰雖以阿軍獲勝而告終,但阿方卻并未乘勝東進,反而開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立刻派人與唐朝講和。這或許是懾于唐軍強大印象,亦有可能是因為此時阿拉伯是由新興的阿拔斯王朝統治,内部不穩而繼續梳理所緻。唐朝也并未因怛羅斯之戰而丢失安西和北庭(約790年以後,唐德宗時期才與西域失去聯系),西域唐軍反而迅速恢複過來并繼續擴張,并于754年在西域的勢力達到了極盛,直至安史之亂後形勢才出現了變化。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帝國的黃昏——大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史思明等人造反,安史之亂爆發。不同于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同樣被尊崇為天可汗,但唐玄宗對漠北草原的統治邏輯并不熟攏。他一方面為了壓制朝堂中的士族門閥勢力而開始任用沒有根基宦官和胡人,尤其是讓胡人戍守邊境;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英雄氣魄和知人善任的眼光。最終安祿山叛亂,獲得了幽州地界許多胡族的支援,而在平定叛亂之時,主持怛羅斯之戰的高仙芝以副統帥之職出征讨叛逆,前線失利,退守潼關,為監軍宦官邊令誠誣陷殺害。此事不僅顯露出唐玄宗晚年制定政策的嚴重失職,并且也反應出宦官在晚唐政治機構中即将扮演的角色。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遭受了安史之亂重創之後,至唐德宗時期唐朝徹底失去了與北庭、安西的聯系。吐蕃帝國的勢力開始崛起并先後占據了河西、西域等地。至此,中古時代亞歐絲綢之路再度出現阻斷,東西商貿往來減少。于此同時,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紛紛崛起的地方節度使因為同時掌握了各地軍、政、财權,事實上取得了獨立狀态。這導緻朝廷中樞對武将的不信任感空前高漲,開始增加賦稅擴充禁軍以拱衛朝廷。為放武将做大,皇帝任命宦官統領禁軍,并逐漸形成了一個宦官禁軍利益集團,繼而導緻宦官權力空前增長,甚至已經足以挾持皇帝,擅自廢立的地步了。朝廷為了應付内外危局,屢屢出現财政危機,不得不維持繁重賦稅,最終引發了一場由鹽商策動的大規模民變。

※帝國的黃昏——大食?※

前面提及,在怛羅斯之戰爆發時,阿拉伯帝國已經剛剛經曆過一次動亂,從倭馬亞王朝過渡到阿拔斯王朝時期。不久之後主持怛羅斯之戰阿軍統帥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将齊雅德·伊本·薩裡也被處死,由此引來新一輪大規模叛變。由于先天存在諸多文化、語言、民族、教派等因素的交織,阿拔斯王朝自建立之初就始終處于混亂之中。帝國中樞的權力日益萎縮到巴格達以及周邊地區,在其外圍存在着越來越多的世襲統領邦。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由于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吐蕃的興起,絲綢之路出現阻塞。原本以路上貿易商道作為連結紐帶,以維系龐大而迥異的不同地理區域的阿拉伯帝國,最後一道共同紐帶不複存在了。随着長時間的社會經濟發展,此時的大食帝國内部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階級沖突日益突出。由于新老因素雜糅在一起,不同的利益集團互相勾結在一起,爾後又互相背叛,帝國徹底出現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到了阿拔斯王朝後期,從中亞地區内附的突厥奴隸成為阿拉伯帝國雇傭兵,并在帝國内部逐漸形成了波斯人執政、突厥人掌兵、阿拉伯人念經的格局。

※山雨欲來風滿樓?※

進入9世紀下半葉,世界中古時期的兩大高峰文明,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出現了酷似的大崩環。公元874-884年,唐朝爆發了動搖國本的黃巢大起義,由鹽商黃巢發起的民變迅速席卷了整個中原地區,并且促成了中國新一輪的北人南遷。而幾乎與黃巢起義同時期,阿拔斯王朝于869-883年爆發了贊吉大起義(又稱辛吉起義或層期起義)。贊吉大起義主要成員是來自東非海岸的黑奴,然而起義軍行列卻不限于黑奴,也包括了巴士拉地區對現狀不滿分子,如農奴、工匠、貝都因人和逃兵等,其鼎盛之時已達50萬之衆。贊吉大起義嚴重動搖了巴格達中央的統治,在起義爆發前,呼羅珊發生薩法爾統帥叛亂,駐紮埃及的突厥奴隸将軍亦乘機獨立。此後開羅、叙利亞、以及東方諸多總督區相繼獨立于巴格達中央。至于倭馬亞遺裔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的科爾多瓦統領邦更早已脫離巴格達的統治。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遭受了黃巢起義打擊之後的唐朝最終崩潰,中國旋即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原五代之中,有三代均有沙陀人(西突厥别部)建立,他們主導了唐朝崩潰後的發展時局。而伊斯蘭巴格達中央的繼承人亦源于前西突厥集團,即塞爾柱人。雖然阿拔斯王朝在名義上得以留存,但卻早已名存實亡。此後哈裡發更徹底淪為崛起于裡海的白益家族的傀儡。到了1055年又一批塞爾柱人攻陷巴格達後,解除了哈裡發的公權力,僅保留了宗教領袖地位,哈裡發被蘇丹架空了。

從重構絲路到帝國崩潰,梳理唐朝、大食與絲綢之路的關聯關系

綜上所述,大唐和大食的崛起,促進了絲綢之路的繁榮,進而反哺并刺激兩大帝國發展鼎盛。然而随着粟特人、突厥人、波斯人等絲路上的部族頻繁交流和對帝國官僚體系的滲透,從内部造成了新的隐患。怛羅斯之戰隻是兩大帝國的一次戰略邊緣性質的對決,此戰不論勝敗,兩大文明的擴張勢頭均難以為繼。中樞衰微、對底層群眾的壓榨以及對地方大吏的失控等因素共同促使中古時代兩大帝國的徹底崩裂。

此後的絲綢之路再度陷入交通阻斷的窘境之中,直至那個草原民族的到來,隻是到了那時海上絲綢之路已經興起,接踵而至的大航海時代将徹底改變代表陸權的絲綢之路對“世界島”局勢的左右。海權時代影響人類數百年之後,進入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藍圖再次被倡議,即将引領和帶動一個新的世界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諸君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