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近代中國的風雲人物,出身寒微,枭雄一世。關于他的傳說,迷霧重重,津津樂道。
話說蔣介石當上黃埔軍校的校長後,躊躇滿志,年輕氣盛,在廣東指揮第二次東征,閑暇之餘,來到了羅浮山休息,進香。
在沖虛古觀,蔣介石與道長促漆長談,然後道長給了一個簽桶,蔣介石虔誠的抽了一簽,打開後,上面寫着是“勝不離川,敗不離灣”,蔣介石迷惑着雙眼,欲言又止,老道長微微一笑,“天機不可洩露啊,你好自為之吧”。
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介石心高意滿,從重慶搬回了南京,積極籌備國共内戰,由于逆曆史潮流而動,打内戰不得人心,經過了國共的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敗局已定,蔣介石政權搖搖欲墜,蔣介石火急燒心,徹夜難眠。
這時,國民黨各個大員登門遊說,出謀劃策,蔣介石均搖頭歎息,一天國民黨大員張其昀要求進谏蔣介石,蔣介石帶到密室,張大員分析了目前的政治時局,分析了長江天塹的虛防,分析了西南,海南這些大後方的厲害得失,建議蔣介石退居台灣,利用台灣海峽的天然屏障,利用台灣豐實的農業優勢和完備的工業基礎,進可攻退可守,待條件成熟後再反攻,他的一席話,說的蔣介石茅草頓開,連連點頭稱是,後來,蔣介石籌備去了台灣,在台灣度過了最後的人生歲月。
後來,有人分析了蔣介石的一生,對羅浮山的抽簽恍然大悟,“勝不離川,敗不離灣”,就是告誡蔣介石抗日戰争勝利後應該留在四川重慶,利用天府之國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不應該打國共内戰。敗退後,去了台灣,最後,在台灣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曆史潮流浩浩蕩蕩,順者則昌,逆者則亡——孫中山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