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汽車産業大咖雲集廣州,共同探讨未來汽車密碼

12月21日,世界經濟論壇中國未來汽車與交通出行大會在廣州舉行。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部長級嘉賓、幾十位行業智庫與國際組織代表、汽車、交通、能源領域企業董事長與CEO,多位一線媒體領袖雲集廣州,線上線下共同探讨行業整體發展,預測未來汽車及出行趨勢。

會上,在世界經濟論壇的支援下,全球首個末端物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示範區宣布落戶廣州花都,并進行了一系列項目簽約儀式。未來,廣州将在花都區部分校園、園區、景區、社群、商業區等場景開展快遞、商超生鮮、餐飲零售等試點業務的無人配送示範應用。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以色列交通運輸及道路安全部部長梅拉夫·邁克爾(Merav Michaeli)、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新加坡交通部部長易華仁(S. Iswaran)線上出席大會并緻辭。多位行業企業CEO就智能網聯賦能産業轉型、汽車能源交通跨部門協同發展、自動駕駛未來等議題開展對話,在全球進入動蕩變革期背景下助力推動建構全球發展共同體。

●國際嘉賓分享前沿經驗 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積極發展

目前,汽車産業正在從傳統的機械制造業轉變成新一代數字産業、人工智能産業與新能源産業相結合的未來産業形态。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行業變革的核心,為進一步實作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撐,近年來受到各國政府以及行業高度關注。

大會上,多位嘉賓表示,随着技術的快速發展,配套的政策、法規和監管架構需要同步發展。制定安全靈活的治理體系,引導行業合理發展,是全球政策制定者面臨的共同課題。此外,碳中和目标給汽車和交通出行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車産業與能源及交通行業的結合也是實作低碳發展目标的關鍵。嘉賓們認為,除繼續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應當在利用材料和零件的循環性,以及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施瓦布在視訊緻辭中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政策引導、價值鍊改革和強有力的激勵措施的推動下,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産中處于領先地位。世界經濟論壇将繼續與中國和全球的關鍵利益相關方合作,推動汽車行業的積極發展趨勢。

“在過去兩年中,新冠疫情加速了新數字技術的發展,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果。在中國疫情最嚴峻的時期,自動駕駛汽車擴大了規模,以支援運送醫療裝置,這令人鼓舞。”施瓦布還指出,近年來,廣州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特别是在資訊技術、生物醫學、汽車和交通出行等領域,給世界各地的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很高興能夠見證論壇加強與廣州的聯系和合作。

全球汽車産業大咖雲集廣州,共同探讨未來汽車密碼

▲施瓦布視訊緻辭

“我們渴望分享知識,互相學習,為世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安全、更綠色的未來。”以色列交通運輸及道路安全部部長梅拉夫·邁克爾(Merav Michaeli)在視訊緻辭中介紹了以色列目前在交通系統前沿領域的一些嘗試。

基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以色列推出了“國家無人機”項目,這一前沿項目緻力于打造經濟上可行的國家無人機運輸網絡。“目前該網絡已經運作了數千架次無人機,在以色列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運送醫療用品和商品。”梅拉夫·邁克爾說。

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是國際公認的“交通都市”的典範。會上,新加坡交通部部長易華仁介紹了新加坡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發展可持續交通出行領域做出的努力。

“我們要想走得快,就自己走,但是要想走得遠,必須和大家一起前行。”易華仁表示,新加坡政府《2030綠色計劃》對其國内交通方面的低碳發展作出了具體規劃,需要政府、産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電動汽車成為減排當中的最大實作路徑,是以我們要去控制燃油汽車的數量,增加電動汽車的數量。”

●智能網聯将對未來交通帶來深刻變革

你想象過30年之後的城市嗎?30年之後,我們會怎麼出行?30年之後,我們的汽車或者交通工具是什麼樣的?

開幕式後,本屆大會圍繞“數字化與低碳化雙輪驅動産業發展”的主題,設定了兩場分論壇。在“數字化:智能網聯賦能産業轉型”的分論壇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李震宇、京東集團副總裁王強就智能網聯如何賦能汽車産業轉型分别從汽車制造、軟體端、末端配送等方面暢想未來汽車與交通的發展可能。

“在電動化和無人駕駛的推動之下,将給未來的交通帶來非常多的機會,整個交通将被徹底颠覆。”會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結合他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長期投資經驗,描述了其眼中的未來交通圖景。

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李震宇也進行了大膽預測,他認為,“智能交通是影響人類未來40年的重大變革”,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能交通,将有望實作5年之内不再需要限行限購,10年之内基本解決擁堵。

“今天人們對于安全、高效、便捷、綠色經濟的交通出行有着比以往更強烈的變化,然而城市越來越大,人口和汽車越來越多,這一切都讓交通問題的解決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李震宇認為,未來交通應當具有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機率、有效解決擁堵問題,以及節約能源、減少空氣污染等特征。

而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X研究部&智能供應鍊平台部負責人王強,則從物流企業的視角來分享數字化及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發展對物流行業的影響。末端配送場景中,快遞員的缺口逐年增大,這對物流的智能化自動化産生了更大的需求。“通過智能網聯的發展,推動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的深度銜接,在未來3到5年,自動駕駛服務物流的所有道路交通場景,将有可能變為現實。”王強說。

作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以及業務的需求方,王強呼籲企業協同政府、行業共同推進自動化駕駛技術在物流行業的落地應用,從末端的自動駕駛的龐大市場需求上,帶動上遊元器件産業的發展,推動産品落地。

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增長乏力,以及疫情反複的影響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刺激全球經濟走向複蘇的新動能。具體來說,數字化會給汽車産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認為,數字化給汽車産業帶來了産品、研發生産和營銷的智能化變革。數字化就是通過數字手段為傳統業務賦能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

全球汽車産業大咖雲集廣州,共同探讨未來汽車密碼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今天的汽車已不再隻是一個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成為資料的終端,智能汽車的資料安全如何保障?在CEO對話環節,曾慶洪表示,作為車企,一定要進行受法管理,同時規範、嚴格管理,建立資料的分級管理制度來保證資料的安全。

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認為,未來汽車資料安全的相關法規将越來越完善。在保證符合法規的要求之下,同時還要把資料的價值和實踐和發揮出來。“将資料的使用展現在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上,這才是我們未來的資料真正使用的一個方向。”

文遠知行首席執行官韓旭則談到,“如果是火箭或者汽車的話,算法相當于是發動機,而資料就是原料。”要在確定資料安全的前提下,運作資料,促進技術發展。

●通過更多場景應用打造低碳出行生态圈

在第二場主題論壇中,圍繞“低碳化:汽車能源交通跨部門協同發展”議題,多位嘉賓為交通數字化、智慧化提供治理經驗。

“交通運輸行業一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排頭兵,現在進一步成為了主陣地。”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李斌指出,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受限于目前車輛技術發展水準,新能源車輛在應用中仍然存在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維修維護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将着力保障新能源汽車在行業中的推廣工作,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的綜合優勢,讓運輸服務更加綠色、低碳、安全、高效。”

全球汽車産業大咖雲集廣州,共同探讨未來汽車密碼

汽車産業和汽車企業如何“減碳脫碳”?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綠色能源的使用在其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綠色能源還是綠色生産機制都決定了一個企業的‘脫碳’程度。”張永偉指出,對于電動汽車零部件領域來講,要深入參與到汽車的回收環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作電池的可回收、實作一些稀有材料的可回收,這也是讓電池能夠可利用可循環進而實作“脫碳”的路徑。

如何為交通數字化、智慧化助力,協同實作低碳化發展?在圓桌讨論環節,與會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貢獻發展智慧。

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彪從智慧電網布局角度,給出滿足低碳、智慧出行的解決方案。“南方電網未來會大力布局智慧充電網絡,研發與更新交換電技術,滿足新能源車的出行需求。”李彪提出,下一步南方電網将會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技術突破:積極擴大大功能快充技術,緩解使用者的充電焦慮;多網深度融合,如在電力網、交通網、網際網路等方面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充電的智能化水準;探索發展無線充電技術,在智能化、場景化等方面整合發展。

協同發展、低碳化發展對中國意味着什麼?這會對中國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世界銀行中國區基礎設施業務主任吳貞銀表示,“中國發展潛力巨大,找到一條合适的發展路徑來實作低碳化發展,提升發展的韌性至關重要。”吳貞銀指出,中國可以加速汽車的電氣化發展方向,但技術在電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其次,中國需要着眼于更多的基礎設施布局,如充電站、換電站等,通過更多的場景應用,打造低碳出行生态圈。同時,中國也應拓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領域。“中國一方面通過不斷研發促進技術疊代,也不斷分享自己的經驗促進世界各國的發展。”吳貞銀說。

多項自動駕駛項目落地廣州

花都率先建設末端物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示範區

近年來,國内在加速推進無人駕駛的商業化營運,L4 級Robotaxi市場前景廣闊。會上,廣汽集團、文遠知行、如祺出行三方達成戰略合作,舉行三方戰略合作及投資協定簽約儀式。

三方計劃在未來幾年逐漸建立起一支Robotaxi車隊并實作商業化營運,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向全國輻射,面向大衆推出安全、經濟、綠色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其中,計劃于2022年在如祺出行平台上線Robotaxi營運,為使用者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全球汽車産業大咖雲集廣州,共同探讨未來汽車密碼

此外,花都區人民政府分别與京東物流集團、白犀牛智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普華靈動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等4家無人配送頭部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架構協定。

花都區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的國際空鐵樞紐,是廣州市先進制造業産業基地,也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際汽車産業基地。近年來,花都區着力在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集聚打造發力,積極布局無人駕駛、智能出行等領域。根據近日釋出的《廣州市花都區大灣區樞紐型自動駕駛創新試驗區行動方案》,預計2023年,花都區開放自動駕駛示範道路150公裡以上,到2025年,自動駕駛示範範圍覆寫花都全域。目前占地2300畝的智能網聯封閉測試場已規劃并開始建設,預計3年内可建成以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為核心的開放智能網聯示範區,基本建構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生态圈。

今年9月以來,在廣州市政府的支援協調下,花都區與世界經濟論壇逐漸開展對接,并達成合作共識。為有序推進末端物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示範區建設,經廣州市政府批複,花都區制定和出台了《花都區建設末端物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示範區實施方案》,作為後續支撐無人配送産業化落地的依據和決策參考。

“花都區鼓勵經過充分驗證的無人配送企業在花都區部分校園、園區、景區、社群、商業區等場景探索開展快遞、商超生鮮、餐飲零售等試點業務的無人配送示範應用。在保障措施上,花都将從加強組織上司、政策支撐、交流合作等方面,進一步夯實花都區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産業的支撐平台。”花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姝泓、徐雯雯、楊朝露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烨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馬俊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