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季節是關節退行性變、頸肩腰腿痛、過敏性鼻炎、面癱、哮喘、胃腸道疾病、亞健康等常見病的高發季節,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黃帝内經》記載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養生之法,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嶺南傳統天灸療法。
嶺南傳統天灸是通過藥物刺激人體特定穴位,通過經脈髒腑功能的調節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體遇寒則腠理不固密,衛外機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是保健的最佳時機,通過穴位敷貼來加強三伏天灸的作用,可防治冬天容易複發的疾病發作。三九天灸借助藥物溫熱之性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使人體陽氣充沛,抗寒能力增強,減輕病患的症狀,減少疾病的發作。三九天灸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灸的療效,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能夠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
是否所有人都适合三九天天灸呢?中醫專家認為,天灸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适合任何體質的人群,其中對于體質偏虛、陽虛以及風寒濕型痹症(疼痛)的患者療效更佳。其中針對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氣腫、虛人感冒等肺系疾病的療效十分明顯。通過省中醫院自2014年以來對前來天灸治療的人群進行調查,天灸有效率達80%以上,并随貼藥療程的延長,效果逐漸提高。
但嶺南傳統天灸屬于中醫的外治法,不能随便貼,需要辨證分型,并不是通治百病,有些人随意誇大它的治療作用,這是不嚴謹的态度。因嶺南傳統天灸的藥物中含有芳香辛竄的藥物,是以懷孕婦女忌貼藥,女性月經期慎貼藥;其他如肺結核、急性咽喉炎及發燒的患者也不适宜貼藥;有過敏體質患者慎貼藥。
2021年廣東省中醫院三九天天灸開展的時間:12月21日(星期二)、12月30日(星期四)、2022年1月8日(星期六)。
天灸應該注意的事項:
1、“嶺南傳統天灸療法”貼藥治療後皮膚均有輕微燒灼感、刺痛感,揭開膠布後可見皮膚紅暈。成人一般貼藥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小孩時間酌減,如3歲兒童約15~30分鐘,以皮膚感受和耐受灼熱水準為察看名額,避免灼傷皮膚。
2、因天灸藥膏中含有較強的刺激性藥物,故孕婦不宜進行天灸;由于天灸藥物藥性偏溫,易動血,建議月經期婦女不宜貼藥。體溫超過38度患者不可天灸。另外,由于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建議二歲以下嬰兒慎行“嶺南傳統天灸療法”的治療,但個别嬰幼兒因病情需要者,建議貼藥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
3、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可外塗皮膚軟膏以減緩不适症狀;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疱,應保護傷口,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前來醫院處理或搽燙傷軟膏,并注意飲食控制,不宜食用“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産品、花生、韭菜、芋頭等;若個别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并及時前來醫院處理。
4、同時,為鞏固療效,避免相關不良反應,天灸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嶺南傳統天灸療法”多選擇在背部、腹部、腰部、腿部進行貼藥,建議女士們不宜穿連衣裙、連身衣,盡量選擇較寬松的衣服;貼藥後不宜進行劇烈活動以免大量出汗導緻藥膏脫落弄髒衣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查冠琳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