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薇娅、雪梨們折戟,年貨直播會喂飽誰?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左雨晴)20日,薇娅偷逃稅被曝光後,當日就遭遇全網封禁,其曾大力宣傳的“薇娅年貨節”泡湯。

頭部主播薇娅、雪梨等人相繼折戟,直播界留下了巨大空白,今年的年貨直播帶貨将會好了誰?

主播“逆襲”尚未實作

淘寶資料顯示,今年“雙十一”10月20日預售開始當天,薇娅的直播間觀看人數一度突破2億,并在長達14個小時的直播中創下累計82.5億的交易額。而在淘寶店鋪被封前,其直播間粉絲總計有9227萬。

薇娅、雪梨們折戟,年貨直播會喂飽誰?

被封禁前,薇娅淘寶直播間粉絲數達9227萬。

上千萬的粉絲數量,上億的流量矩陣,最終會由誰來分割?

中新網發現,在薇娅被封後的一天内,李佳琦的淘寶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3800萬,接近“雙十二”預售期間的4555萬。盡管隻是“母嬰節”專場,但該觀看人數已明顯高于平日的直播專場,甚至超過了熱度較高的零食專場。

而其他主播的直播間并未迎來期待中的“逆襲”。烈兒寶貝、林依輪、陳潔kiki淘寶直播間觀看人數分别為508萬、447萬和395萬,僅占“雙十二”期間的40-60%,也未明顯高于平時觀看量。

帶貨主播依然強烈的頭部效應,對李佳琦來說似乎有點“高處不勝寒”。

“現在薇娅剛被封殺,消費者和品牌方應該還處于觀望狀态。”有業内人士向中新網表示,帶貨主播的粉絲不僅是“向價格看齊”,也有部分是“向主播看齊”,“一些比較穩固的粉絲購買商品是出于對主播信譽的認可,這部分的粉絲在短時間内比較難轉化。”

品牌自播快速崛起

事實上,對于消費者來說,帶貨主播并非是唯一的選擇。近年來品牌自播快速崛起,并隐隐有趕超前者的趨勢。

今年“雙十一”期間,雅詩蘭黛店鋪自播間的觀看人數突破千萬,蘭蔻、歐萊雅的自播間人數達到了500多萬。而“雙十二”期間,雅詩蘭黛、蘭蔻自播間的觀看人數也均破百萬。

品牌自播的發展,也讓品牌與主播的沖突開始顯現。今年“雙十一”的歐萊雅“安瓶面膜差價事件”,更是将兩者的“恩怨”擺到了台前。

盡管不少網友認為歐萊雅宣傳“全網最大力度”卻食言在先,但也有網友指出了其沖突背後的根本:在頭部主播的議價壓力下,品牌方難以在其他管道給出更多優惠。

薇娅、雪梨們折戟,年貨直播會喂飽誰?

“雙十一”預售期間,部分品牌店鋪自播間的觀看人數。

“長期的低價政策有可能影響品牌形象。”易觀流通行業進階分析師陳濤表示,所謂的“全網最低價”僅适合在直播初期吸引消費者,而這一階段,頭部主播的優勢讓其在選品、議價等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但在品牌自播日漸成熟後,其更為明确的目标人群,更加簡單直覺的直播方式,也讓品牌有資本向頭部主播發起挑戰。

那麼,在頭部主播折戟後,品牌自播會成最大赢家嗎?

電商直播中的兩極分化

在消費者群體中,對帶貨主播和品牌自播的看法仍呈現兩極分化。有消費者向中新網表示,與需要長時間等待的帶貨主播相比,品牌自播更能“快刀斬亂麻”,商品和優惠一目了然。

也有消費者認為,品牌自播是以缺乏了“趣味性”:“産品都挂在那裡,點進去看一眼就基本知道價格了,沒必要守着聽。”相比之下,主播帶貨更有意思:“種類很多,偶爾有驚喜,有點逛商場的感覺。”

不過,對于電商來說,能與頭部主播“話語權”相抗衡的,仍是自播已成規模的知名大品牌。而品牌知名度較低、自播仍不成熟的電商,依然需要仰仗頭部主播的流量來進行推廣。

一家曾在“薇娅年貨節”預告中出現的水果店鋪就表示:“年貨節取消了,優惠活動也不再有了。”中新網注意到,該店鋪的自播間平時隻有三位數的觀看量。

品牌與主播關聯成未來趨勢?

艾媒咨詢釋出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線上直播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12012億元。

薇娅、雪梨們折戟,年貨直播會喂飽誰?

資料圖:薇娅(右)、李佳琦(左)出席某活動。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報告》指出,目前,電商直播行業中仍以頭部達人為主導,各平台的頭部主播熱度仍較高。但随着品牌商家的入局,品牌直播間的影響力逐漸增加,未來品牌直播間與主播的關聯将成為電商直播新的發展增長點。

“主播+自播”是現在很多品牌采用的方式。”陳濤也表示,未來品牌在直播方式的選擇上會更加靈活。“在商品推廣上,品牌方仍會選擇帶貨主播;但在日常銷售和清理庫存時,自播和腰部主播的低成本會更加有優勢。”(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