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Qing聽丨39歲小夥雙臂缺失成藝術團團長 口含毛筆寫書法走紅網絡

山東臨朐無臂青年丁二偉8歲時雙臂缺失,身殘志堅,憑借“一嘴好字”的視訊走紅網絡。12月20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系到丁二偉,回溯他的人生軌迹以及自強不息的過往。

Qing聽丨39歲小夥雙臂缺失成藝術團團長 口含毛筆寫書法走紅網絡

童年時的一場意外 他的人生就此改變

雙臂缺失的丁二偉用嘴叼起毛筆,蠕動了兩下嘴唇,熟練地調整肌肉,尋找唇齒與筆杆之間的最佳受力點。而後他緩緩彎下腰來,書下行雲流水的四個大字——厚德載物,随後,空蕩蕩的袖口随他的動作輕微晃動。一幅像模像樣的毛筆書法作品,呈現在畫面中。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系到這位引發衆多關注與猜測的青年,他就是丁二偉。

1982年,丁二偉出生于山東臨朐縣柳山鎮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他與哥哥是雙胞胎,因為排行老二,是以被稱為“二偉”。年幼的他活潑好動,村邊的池塘、四處的原野、奇形怪狀的土堆,都是他玩樂的天地。在貧寒卻幸福的家庭中,二偉盡情體驗童年的樂趣,直到八歲那年,他因為調皮和好奇向村中的變壓器伸出了雙手,而後永遠地失去了雙臂。

二偉醒來時雙臂已被燒焦,他躺在床上盯着從未見過的牆與天花闆陷入疑惑。

丁二偉回憶,當天母親煮了一碗面條準備喂他,他說自己吃,但當準備伸手端碗時,這才知道再也無法伸出雙手。在醫院住了半年的二偉連穿衣吃飯都需要母親協助,那時的他對未來一片茫然。

面對此種變故他和家裡人尚不知如何應對,學校與老師更不知該如何繼續教這個不能寫字的孩子。于是母親帶着沒有學校接收的二偉回到了家中,用為數不多的積蓄在集市中給他買了幾隻鵝。離開校園的二偉就用右胳膊上僅存的殘臂夾着長棍揮舞,成為了“鵝司令”。但在放鵝的間隙,他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回憶起課堂上的點點滴滴,一遍又一遍地想那些再也寫不出來的字。

生性要強的他想着絕不能放一輩子鵝,别人能做的事,他也要做到。于是,二偉邊放鵝邊鍛煉如何在不用手臂的情況下穿衣吃飯,如何用腳洗臉刷牙。他還在鵝的鳴叫聲中用腳夾着小樹枝一遍一遍地在山坡的空地上書寫。最初的字歪歪扭扭難以辨認形狀,他就小心翼翼一點一點調整腳的力度與姿勢,任憑小樹枝硌得腳趾生繭。

田徑場上堅持苦練 他想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第二年一開學,丁二偉就跑進學校,這時已經熟練掌握二十個字的他甚至寫得比許多正常孩子還要好。面對用腳夾着鉛筆寫字、一臉懇求的丁二偉,老師最終還是點了頭,答應給他一次機會。

在獲準重返校園後,二偉面臨着諸多生活上的不便,普通的課桌椅他用不了,隻能自帶馬紮和化肥袋,将化肥袋鋪在地上當桌子,人坐在馬紮上用腳寫字。

别人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二偉總是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但即使這樣,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他依舊每一年都拿第一名,在13歲那年甚至獲得了全國一級“雛鷹獎章”。

升入國中後,他第一次聽說竟然有一個運動會專門為殘障人士舉辦。他覺得這可能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最起碼可以讓自己吃飯不用問家裡要錢,于是他當即報名參加運動隊苦練田徑。

在被問及為什麼選擇田徑而不是其他項目時,他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田徑就是奔跑,對于我來說不需要什麼天分,隻要肯吃苦就行。”

同隊訓練的都是身體健全的體育生,最初他遠遠落後于隊友,甚至倒數第二名也能超越他幾圈。但他選擇堅持跑,一直跑。奔跑時的汗珠一滴滴墜下卻沒有手擦,他就努力側着頭,将睫毛上的汗蹭在肩膀上。營養不良、肌肉疲勞,他咬咬牙強行壓下身體不适繼續前進。不僅如此,他還常常奔跑着往返于相距兩三裡的家和學校,在隊友訓練時他努力跑,在隊友休息時他加訓跑,将長滿雜草的操場踩出一條跑道。他說:“他們可以随意,但我不行啊,這是我唯一的機會。”

慢慢地,他與倒數第二名的距離越來越近,倒數第三名與他的間隙在逐漸縮短,最終有一天,他與跑在最前方的第一名并排。直到1999年,他參與濰坊市舉辦的一場運動會拿下三塊金牌。冬天時他又被選入省隊集訓,在2000年上海舉行的第五屆殘運會中他打破了三項全國紀錄,也拿下了三個第二名。對此他表示:“自己就是要強,就是想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Qing聽丨39歲小夥雙臂缺失成藝術團團長 口含毛筆寫書法走紅網絡

依靠演出維持生計 他已經能夠自食其力

2004年4月12日,丁二偉正在備戰第五屆全國殘障人士運動會時,張海迪贈送給他一本她創作的新書《輪椅上的夢》,讓他很受鼓舞。在當年的運動會上,他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

後來,丁二偉還獲得了世界殘障人士錦标賽冠軍、全國殘障人士運動會1500米第一名、全國殘障人士田徑錦标賽第一名等榮譽。

2009年,他來到河北恒愛燕趙藝術團擔任業務團長,這是一家演員由聾啞人、盲人組成的演出團體。

他說,自己每個月能夠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足夠養家糊口。沒有手臂的丁二偉并不覺得自己的人生缺少什麼,他也不願意向健全人認輸。他還會用腳上網、寫字、打乒乓球、繡十字繡等,甚至他還能用腳演奏小号。

2018年他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和他一樣失去雙臂的外國兄弟克裡澤用腳按活塞演奏法國圓号,他就想“我也一定能幹”,于是開始學小号。

因為小号對靈活性要求極高,哪怕用手也十分困難。丁二偉卻一定要嘗試,他表示一根腳趾按是簡單的,用第一根和第二根腳趾按也是簡單的,最難的其實是如何同時用第一根和第三根腳趾按住氣孔。在他最初的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腳趾抽筋、頻繁錯音的狀況,但他堅持不懈。最終在艱辛的練習下,他順利演奏出了優美流利的音樂。

Qing聽丨39歲小夥雙臂缺失成藝術團團長 口含毛筆寫書法走紅網絡

被問到演奏小号時,最喜歡的曲子是什麼?他毫不遲疑地回答是《送别》。因為這首曲子優美動聽,是他最初學習的作品之一,更因為創作者弘一法師多才多藝,精通書法、美術、音樂、詩詞。其實,從2009年開始,丁二偉就迷戀上了書法,經常口含毛筆,一闆一眼地練字,甚至四處拜師學藝。12年過去,他的書法有模有樣,經常被邀請進行書法表演。他也是以成為網絡紅人。

丁二偉期待自己能夠成為像弘一法師那樣的人,而他也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董振傑 實習生 劉曌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