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話冬至,今年這個冬天寒氣大盛

傳播正能量 創造新價值;第一健康報道——健康中國新聞釋出與傳播平台,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和“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戰略思想的新媒體,專注新時代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和健康品牌建設與傳播,是國務院醫改上司小組公開表彰媒體。

聚焦健康中國節氣(第一健康報道北京 作者武雲龍)

2021年12月21日23時59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是隸屬冬季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冬至,進入了五運的終運,六氣的主客氣依然是太陽寒水,氣溫以寒、燥為主。近期新冠疫情的大爆發和快速發展,讓這個辛醜年的冬天變得不再和平。主客氣和運全是水,寒氣大盛、陰氣凝結,陽氣被阻擋無法生發,是以,2021年的年尾防護新冠的重點在于如何抵禦寒邪和補陽。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既然是陰邪就最容易傷陽氣,加上寒邪有凝滞的特點容易導緻血淤,是以會出現疼痛疾病比如關節炎、肩周炎、痛痹等,同時腎病容易複發,尤其是平時腎氣虧虛的人,可以多吃生姜、羊肉、胡椒、茴香等溫陽散寒,配合艾灸、拔罐、睡前泡腳以抵禦寒邪。

中醫話冬至,今年這個冬天寒氣大盛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是習俗,吃餃子可以補陽散寒,但無論是肉餡還是素餡的餃子,也注意禁忌。

魚生火、肉生痰,肉盡量少吃,尤其對于形體肥胖、痰濕重的人來說要少肉多素。拌餡兒的時候要少油,對于患有糖尿病、膽囊炎、、胰腺炎的人來說更要少油,油多了會影響脾胃的吸收和消化而出現惡心、呃逆、頭暈等情況,像醬油、鹽等佐料對于高血壓、心髒病的人來說盡量少放。

在北方吃餃子,講究搭配臘八蒜和醋,别忘了喝一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不僅可以解膩還有利于吸收和消化。但對于患有胃潰瘍或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來說,不适合吃餃子蘸醋,容易刺激胃腸黏膜。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也要少吃大蒜,辛辣的食物會刺激血管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的人海鮮餃子,嘌呤含量較高易導緻痛風發作。

(責編:薄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