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中原標準時間12月20日,瑞士超級聯賽俱樂部草蜢隊,正式官宣簽下中國國家隊國腳、北京國安俱樂部後衛李磊,由此,李磊也成為了繼西班牙人武磊、拜仁慕尼黑劉邵子洋之後的國内球員留洋第三人。考慮到這是一周之内官宣開啟留洋生涯的第二位國内球員,同時,還有更多的國腳以及歸化球員将在未來不久的一段時間,相繼憑借足協的留洋計劃,陸續前往歐洲聯賽踢球,很多國内球迷都直呼天亮了。可實際上,足協大規模開啟留洋計劃,一方面是正式宣告了中超黃金時代的完結,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引進歸化球員的第一次嘗試基本以失敗告終,中國足球的天不僅沒有亮,反而或将走向更黑的黑暗、更冷的寒冬之中。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世界杯一代過後,國内球員留洋流于形式,或将重蹈覆轍

在代表中國國家隊打進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那一批國腳當中,有不少球員都是旅歐球員,包括曼城的孫繼海、法蘭克福的楊晨、鄧迪聯的範志毅等,而在世界杯過後,李鐵和李炜鋒也借着世界杯的東風一同加盟了埃弗頓隊,球員時代的李鐵甚至還一度在埃弗頓隊站穩了腳跟。而這批人才,也就是中國球迷記憶當中,最後一批能夠真正立足歐洲的球員了。在他們之後,随着中超因為金元足球大行其道而崛起,一度也有不少球員出國追求過自己的旅歐夢,比如蒿俊闵、張稀哲,以及更為年輕的張玉甯、韋世豪、林良銘等等,可他們無論當時的表現如何,最終都殊途同歸,以失敗而告終,無奈回到了中超效力。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時至今日,當國内球迷總結這些球員失敗的原因時,都會表示如果去到五大聯賽之外的球隊,或者說實力較弱的、隊内競争不強的球隊,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然而,即便抛開在沃爾夫斯堡機會寥寥的張稀哲和在沙爾克04發揮不佳的蒿俊闵不談,張玉甯留洋生涯經曆了維特斯、雲達不萊梅以及海牙俱樂部,這些球隊實力并不強,他獲得更多機會了嗎?韋世豪如今是國内年輕球員的翹楚,但他當年在葡超博阿維斯塔、葡甲費倫斯等球隊的結局同樣不好。當你競技水準不夠的時候,即便你加盟的隻是歐洲小國聯賽,你同樣很難擁有機會,李磊雖然加盟的隻是瑞士超,但他已經29歲了,一個29歲的後衛球員,你能指望他獲得多少機會、取得多少進步?而在李磊之後,還有一大批25歲以上的職業生涯基本已經定型的球員,以及個個年齡超過30歲的歸化球員,在等待着留洋機會,這樣流于形式的留洋,隻不過是讓他們重蹈蒿俊闵、張稀哲以及自己過去的失敗覆轍罷了。至于加盟拜仁慕尼黑的劉邵子洋,在門将這一個常青樹位置上,他又有多少希望能夠接棒諾伊爾,或者說成為五大聯賽球隊主力門将?隻希望不是美夢一場就好了。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足協重金送國腳出國,是對衰落中超失去信心的表現

曾幾何時,中超曾經立志成為世界第六聯賽,彼時的中超,依靠着恒大帶頭刮起的金元足球旋風扶搖直上,各支球隊紛紛花重金,為這個聯賽帶來了孔卡、保利尼奧、奧斯卡、胡爾克、奧古斯托等等頂級外援,一度讓球迷似乎真地看到了第六聯賽的樣子。而國内球員們因為天價工資,也紛紛放棄了留洋夢想,回到了國内淘金,這是中超聯賽的最高峰,卻也是國足的最低谷。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一波疫情在2020年席卷全球,房地産泡沫提前到來,依靠着房地産老闆們勉力支援的中超聯賽也跟着一起倒了台,再加上足協推出的中性名、限薪令等一系列試圖一步到位的昏招,中超垮了,跟着中超一起垮的,緊接着就是一系列青訓學校與機構。

中超聯賽垮了,中國足球事業帶着所有從業人員一起墜入了深淵之中,可志在世界杯預選賽出線、亞洲杯以及奧運會創造好成績的中國足協,看起來卻滿不在乎。他們無所謂中超失去了多少亞冠名額,無所謂下個賽季有多少中超球隊将會解散,更無所謂底層球員及相關從業者所面臨的生活難題,他們唯一在乎的就是國足能夠在國家隊賽事中取得好成績,進而為他們提供拿得出手的成績。如今花費重金去與各大歐洲球隊協商國内球員的留洋事宜,更是直接展現出了足協已經對中超聯賽失去信心,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隊成員們相繼留洋過後,中超聯賽将會越發難以為繼。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相信球迷們都看在眼裡。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留洋計劃開啟,十二強賽注定以失敗告終,同時宣告失敗的還有轟轟烈烈的歸化計劃

在足協掀起轟轟烈烈的歸化計劃之時,國内輿論幾乎一緻是反對的聲音,足球人紛紛表示不看好歸化球員的前景,即便日本和南韓已經有成功案例。如今十二強賽還未結束,國足出線已經隻剩下了理論上的可能,當初外界輿論對于歸化計劃的看衰,竟然一一成為了現實,足協想依靠模仿日韓的成功經驗來擷取短時間的成功,沒成想,最終模仿了一個四不像。十二強賽沒有進步,歸化球員解約,聯賽還跟着一起承受了不可逆的傷害。

而如今足協再次推出新的所謂留洋計劃,與歸化計劃異曲同工,都是放棄中國足球的長遠未來,來為國足短期内的成功、上司班子短期内的成績服務。先做一個美好的假設,假如國内球員們,包括所有的歸化球員,都通過這一次的留洋獲得了像武磊一樣的突飛猛進,國足水準也是以得到了提高,能夠在接下去的2023年本土亞洲杯上取得好成績,在2024年奧運會上實作出線,可在國内聯賽與青訓一片雞毛的情況下,下一屆世界杯、亞洲杯以及奧運會,國足又該依靠哪些人獲得突破?是以,不需要等待幾年過後再做判斷,這一次國腳留洋計劃的失敗,幾乎現在就可以斷定。

深度|劉邵子洋簽約拜仁,李磊加盟草蜢,國足天亮了?白日做夢

結論

這麼多年過去,中國足球始終隻是注重短期内成績,而忽視更為重要的青訓人才培養。足協學習了日韓一切能夠在國際賽事取得成功的現成經驗,想要畢其功于一役地完成國足進世界杯、進奧運會以及亞洲杯奪冠的目标,然而,日韓做得最為成功的青訓事業,他們是一點不學,因為這項事業相比于引進歸化球員和留洋計劃,時間成本更加高昂,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舉動,沒人想做,也沒人願意做。當我們如今去看日本與南韓的青少年球員培養,日本每年舉行得轟轟烈烈的全國高中生大賽,為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中國足球目前,有哪一位國腳或者足球運動員出自于校園?南韓雖然沒有名震世界的學生賽事,但當他們的青訓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夠在歐洲站穩腳跟的年輕人過後,中國足球是否也應該反思自己青訓的缺陷呢?留洋計劃不是壞事,但我們在送球員出國之前,不能先對自己的聯賽不管不顧,這是舍本逐末,國腳能夠在歐洲踢球同樣不是壞事,但與其做表面文章地輸送大批大齡球員出國,不如先關心一下中國足球真正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