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畫畫的人,到了俄羅斯,總要去冬宮看看。

來到冬宮廣場,圓弧形的冬宮大樓前是寬闊的廣場,中間矗立着一座高高的柱式紀念碑,是為亞曆山大柱,從基座到柱頂雕塑,高47.5米。柱體是一整塊花崗岩,直徑4米,重600噸,沒有任何粘接,隻靠自重立在基座上,曆經近200年穩如泰山。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柱子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着一條蛇,這是戰勝拿破侖的象征。而柱腳裝飾的浮雕以寓言的方式歌頌着俄羅斯取得的戰功。因為戰勝拿破侖的沙皇正是亞曆山大。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據說世界上有四大博物館,前三家沒的說,是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第四家一般都認為就是俄羅斯的冬宮博物館。

在以上幾個博物館領域,向來以西方藝術品為主,以所藏的西方名畫,名雕塑的價值來衡量,但他們對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古代藝術并不熟悉。

冬宮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冬宮博物館正式名稱叫埃爾米塔什博物館(隐宮),最初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收藏她個人收集的珍玩名畫,包括從德國購買的數百幅名畫。

冬宮博物館為什麼能跻身“四大”?因為裡面有兩幅達·芬奇的真迹《戴花的聖母》和《聖母麗達》,世界流傳至今的達·芬奇的油畫總計不過十幅,五分之一就在這裡。文藝複興另外兩傑,拉斐爾的《科涅斯塔比勒聖母》和《聖家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品《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也都是該館的珍品。有這三傑作品鎮館,威望自然而立。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達·芬奇油畫《聖母麗達》

不過達·芬奇的這兩幅真迹,其藝術感染力比起另外兩幅名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差遠了,不過是西方美術界畫過不知多少遍的聖母像,畫不出多少新鮮花樣。達·芬奇自己最看重的也是《蒙娜麗莎》,終生帶在身邊,後來賣給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達·芬奇油畫《戴花的聖母》

冬宮僅西方藝術館就有120個展廳,除了油畫,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花瓶等也占了20多個大廳。

東方藝術館則包括古埃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文明古國的藝術珍品。

遠東藝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和藝術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紀的珍稀絲綢和繡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畫的樣品,以及中國的瓷器、琺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圖。包括3000幅的中國年畫及泰國藝術品。

導遊說,因為這些展品存在争議,是以沒有開放參觀。

若想走盡350間冬宮博物館展廳,行程約22公裡

總之,冬宮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如煙海,據說若想走盡350間展廳,行程約22公裡。

冬宮共有1050個房間。咱們的故宮共有房間9999間半,占地似乎也比冬宮大,但在世界博物館中的名氣遠比不上冬宮。(圖檔來源于網絡)

文/閑雲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