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孰讀《三國演義》,我們不得不承認,曹操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抛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了最大的割據勢力不談,單說他手下的武将,不但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将,數不勝數,就連他的兩任保镖,也個個骁勇無敵——許褚曾單挑過趙雲、馬超、徐晃等名将,而且未落下風,典韋則能與許褚大戰一天,不分勝負。也就是說,如果單論個人武藝,他們都能跻身一流名将之列。可是,如此骁勇的兩個人,為什麼雙戰呂布,卻沒有占到一點便宜呢?
小說第十一回中寫道:“(呂布)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将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将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也就是說,典、許二人,不但雙戰呂布沒有占到便宜,即使再加上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呂布還能全身而退。那麼,如此骁勇的兩個人,為什麼二打一還奈何不了呂布呢?對于這個問題,小編認為,應該站在書中和書外兩個角度來考慮。
一、站在作者的角度
衆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而非史書,不必客觀公正,反而可以摻雜作者的個人感情。而羅貫中老先生,在其中摻入的,正是“擁劉反曹”的感情。雖然他在自己筆下的故事中,沒有改變漢末三國的天下大勢,但是他對劉備麾下的猛将,尤其鐘愛。當初他為了突出呂布之猛,也為了突顯劉歇業兄弟情深,安排了“三英戰呂布”這一情節。後來,再寫曹操手下的大将,對陣呂布,肯定不會少于三人。
再者說,在小說中,典韋、許褚武藝本就不如歇業,當初關羽和張飛夾攻呂布三十餘合,呂布未露敗績,典韋和許褚雙戰呂布,作者怎會讓他們占到便宜呢?
二、站在書中的角度
如果不考慮書外的因素,隻從小說情節本身考慮這個問題,典韋和許褚二打一,還是不能占到便宜的原因,依舊不是單一的。
(1)許褚、典韋風格大開大合,呂布技巧與力量并重
我們都知道,典韋使一雙鐵戟,重達八十斤,由此可見,他的戰鬥風格,應該是大開大合的,并不靈巧。而許褚同樣以力大著稱,戰鬥風格應該與典韋差不多。呂布不但有速度較快的赤兔馬,有過人的氣力(對上袁術的大将紀靈,如提童稚),還有精湛的武藝技巧。雖然他對上許、典二人,不一定非常輕松,但是絕對不會手忙腳亂,招架不住。
(2)二人合力,形成的戰力,1+1<2
除了上述原因之後,在戰争上,兩員将領夾攻一人,形成的戰力,并不是兩人戰鬥力的總和,因為他們彼此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在他們同樣比呂布弱的情況下,二打一對呂布來說,并不比單挑難應付多少。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張飛能與呂布單挑一百餘合而不敗,有關羽助陣,卻依舊奈何不了呂布,典韋和許褚占不到便宜,同樣與此有關。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典韋、許褚都骁勇無敵,不輸關羽、張飛、趙雲等一流名将,雙戰呂布卻占不到任何便宜,這既與作者的主觀情感有關,也符合邏輯。而通過這些情節,也加深了人們對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将的認知。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内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